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一回李穆之死(1 / 1)

廷美不幸病逝,朝廷正在舉行追悼儀式,這時忽有人來報說李穆病故,李穆為誰,朝廷的參政知事也!

李穆字孟雍,他是開封府陽武人。他的父親叫李鹹秩,曾經出任過朝廷的陝州大都督府司馬。李穆年幼時就很能寫文章,有很高尚的品格。如果他走在路上撿得丟失的東西,一定要找到失主。李穆的老師叫王昭素,王昭素看李穆品行端正,於是便把平生所學盡皆傾囊相授,《易》、《老子》《莊子》無所不涉及,直到窮盡其義理。有-天,師父王昭素對他說:“你學到的都是精理,今後-定能派上大用場。”王昭素逄人便說“:李穆今後一定會成為朝廷大材。”王昭素把自己所著的三十三篇《易論》也盡傳授給他。

後周顯德初年(公元954年),李穆考高中進士,他便被朝廷任命為郢、汝二州從事,後來升任右拾遺。

宋朝初年,李穆升任為洋州通判。他到洋州後,處理積案,一件也不滯留。改任陝州通判,有關部門調郡裏租稅送到河南,李穆因為本州缺糧,他為保護百姓,不立即應命,因此被免職。又因推舉官員失誤,被削去以前的資曆。當時他的弟弟李肅在博州升從事,李穆便領著母親到他的弟弟家居住,這時他們家裏雖然很貧窮,但是兄弟互相講學,態度豁然淡泊。

開寶五年(公元972年),朝廷召他回朝,並且任命他為太子中允。第二年,又升任左拾遺、知製誥。五代以來,詞令之風崇尚華麗,而李穆的文風卻獨崇尚雅正,他盡力矯正五代以來這種華而不實的文風。李穆與盧多遜為同門學生。太祖曾經對盧多遜說:“我聽說李穆雖為人仁善,但是除了文學之外別無所擅長。”盧多遜回答道:“李穆*行端重,遇事不因生死易節,是個有仁有勇的人啊。”

“果真如此,朕將重用他。”

當時準備進攻南唐,已經對諸將作了部署,卻沒有找到發兵進攻的借口。太祖皇帝於是任命李穆為使者出使南唐召李煜入朝。李穆到南唐說明來意後,李煜也不傻,宋朝借故找他的過錯他豈能不知。

李煜便以疾病為借口推辭道:“事奉大國求生存,現在如果入朝,隻有死路一條了。”

李穆說:“國主入朝與否,你自己作主吧。但是宋朝軍隊精銳,物力雄厚,這也是有目共睹的,憑著南唐現有的實力,恐怕不是大宋的對手,國主還是三思吧!”出使回朝後,季穆便把出使的經過詳細地稟明了太祖皇帝,太祖皇帝認為他的宣諭切中要害。南唐也認為他的話很誠實。

太平興國初年(公元976年),李穆轉任左補闕。三年冬天,又加任史館修撰、判館事,太宗皇帝當麵賜給他金紫朝服。後來,他又跟從太宗征伐太原,回來後又升中書舍人。李穆參加修撰《太祖實錄》期間,皇帝賞賜他大量地衣帶、銀器、繒彩。後來李穆因為與盧多遜親近,又替秦王廷美草擬朝辭笏記,被言官彈劾,被貶授司封員外郎。

八年春天,與宋白等人同知貢舉,他在崇政殿陪侍皇上親自考試進士,皇帝憐憫他形容憔悴,當天就恢複他為中書舍人的身份。六月份又升任他為知開封知府,李穆判案精敏,奸滑之人無所遁形,從此豪族收斂惡跡,權貴不敢以私幹預政事,皇上更加知道他的能力超群。之後便提升為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一月後,母親病故,李穆便回家守喪,但是他守喪未滿三年,朝廷又重新起用他任本官。李穆三次上表請求守喪滿製,但是朝廷卻強行起複,李穆因此才重回朝廷。

雍熙元年(公元984年),早晨起床準備上朝,突然風眩不止,不久便因此而病逝。因死時年五十七歲。

李穆剛當上參知政事還不到-年時間,太宗皇正要重用他,他卻壯年而逝,確實很可惜。太宗接到李穆的死訊,便率領眾大臣親自前去祭奠,祭奠儀式上,太宗哭著對大家說:“李穆能力過人,是國家的良臣,我正要重用他,他卻撒手而去,這那是他的不幸,這是朕的不幸啊!”

皇帝立即下詔,追贈李穆為工部尚書。

李穆其實是個大孝子,他的母親有一次病重,因此不能起床,李穆身居高官,他本來可以讓下人照顧她的母親,但是李穆卻親自動手照顧他的母親,他的老母親很滿意,嘴裏直誇“真是個大孝子!”。

在李穆因為秦王廷美的造反案中,李穆受到牽連,被留在官府之中隔離審查,因而不能回家,李穆為了不讓母親擔心,他讓他的兒子李惟簡對他的祖母說:李穆這幾天是奉詔在審查一個大案,因此暫時不能回家。在有-次李穆被貶回家期間,李穆每隔一天,照常離家,他隻是想讓他的母親知道他去上班去了,而其實一出門他就去親戚或朋友家裏去了!他免職回家期間,直到官複原職,他的母親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回事!好-個孝順的李穆啊!李穆的母親過世,李穆更是哭得死去活來!

這日太宗上朝,說要召見-個華山奇士,欲知太宗要召見-個什麼人哪?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