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二回“睡仙陳摶”(1 / 2)

這日太宗上朝說要召見一個華山奇士,這位奇士不是別人乃是華山隱士陳摶!

陳摶,字圖南,道號“扶揺子”,人稱“睡仙陳摶”,他是亳州真源人氏(河南周口市鹿邑),因筆者與陳摶乃是同一地方人,所從筆者要對陳摶多描述幾段。

陳摶出生時不會說話,人稱“啞孩兒”,直到他五歲,有一天,他和一群小夥伴在渦河水邊遊戲,突然有一個青衣婦人飄然而至,這個青衣婦人自稱“毛女”。“毛女”將陳摶抱到隱山之中(今鹿邑尚有隱山遺址),喂了幾口乳汁,陳傳從此開了心竅,他竟然開口說話了。而後“毛女”又將一本書投入他的懷內,並且贈詩一首:藥苗不滿笥,又更上危顛。

回首歸去路,相將入翠煙。

陳摶本來不會說話,這天回到家中突然開囗念出這四句詩來,父母先是大吃一驚,接著慌忙問從哪學來的,陳摶說是“毛女”所傳,並取出書來,原來是本《周易》!

陳摶得到了《周易》之後,如獲至寶,手不釋卷日夜研讀,他後來創作《指玄篇》八十章,還有《無極圖》這主要得力於他對《周易》的研究!

陳摶通曉了八卦之後,從此之後無書不讀,陳摶博覽群書,每讀經史子集,過目不忘,一見成誦,後來陳摶便參加了後唐長興中(公元930——933年),陳摶便參加了科舉考試,但是他的文章為世人所不能理解,所棄之不用,陳摶便放棄了科舉這條道路,十八歲那年他父母雙亡,他便把家財散盡後隱居山中。

陳摶從此寄情山水,與白雲為伴,在此期閩,陳摶遇到孫君仿、麋皮處士兩位奇人,他引導陳摶學會了服氣辟穀之術。這兩個奇人各訴陳摶武當山九室岩中,有-個洞穴,可以隱居,陳摶於是便隱居於九室岩中,一住便是二十多年,這二十多年之中,陳摶練學“辟穀之術。”辟術之術乃是教人成仙之術。

何為“辟穀之術”,“辟”就“避”,辟穀說簡單了就是不吃飯,辟穀又稱“卻穀”、“斷穀”、“絕穀”、“休糧”、“絕粒”等即不吃五穀,方士道家當做修煉成仙的一種方法。道教認為,人食五穀雜糧,要在腸中積結成糞,產生穢氣,阻礙成仙的道路。同時,人體中有三蟲,專靠得此穀氣而生存,有了它的存在,使人產生邪欲而無法成仙。因此為了清除腸中穢氣,驅除三蟲,必須辟穀。為此道士們模仿《莊子?逍遙遊》所描寫的“不食五穀,吸風飲露”的仙人行徑,研習辟術。“辟穀術”起於先秦,與“行氣術”同時。秦漢以前曾有《大戴禮記易本命》記載:“食肉者勇敢,食穀者智慧,食氣者神明,不食者不死而神。”是為辟穀術最早的理論根據。

佛道兩教確立以後,大行辟穀之術,在我國曆史上會辟穀之術的大有人在,《漢武帝外傳》記載,方士王真辟穀二百餘日,但仍紅光滿麵,奔跑賽過烈馬,力敵數人。東漢方士郝孟節能嘴中含棗不食五至十年。陳摶老祖更是辟穀大家,他在九室岩中能辟穀二十餘年,每天隻是喝酒數杯而己。至於辟穀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每頓少吃一口飯,三天後減一頓,十天後三頓皆無,但是毎天要喝適量的涼白開,而且要天天涼水洗澡。在加以養氣之術,如果能堅持辟穀三月,便可就成功了!

陳摶後來後移居華山台觀,在少華石室之中,-睡百餘日不起。在世間有人傳聞陳摶小大睡三千日,小睡八百日!人送稱號“睡仙”!

華山的道士見他住處沒爐灶,非常奇怪,便暗地裏觀察,但隻是見他終日無所事事,隻是鼾睡而己。有一次幾個道士有幾個月不見他了,還以為他搬到別處去了,可是來到柴房-看,他原來睡在柴草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