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零八回 “封禪泰山”的準備(1 / 2)

自從宋真宗聽了王欽若的讒言之後,他整日裏悶悶不樂,他越來越覺得澶淵之盟是個奇恥大辱,王欽若看到之後便道:“陛下要想洗去恥辱這個也簡單!”

宋真宗一聽到這便來了精神:“你快說說你有什麼好辦法?”

“陛下,你大不了再來一次親征,北伐幽燕,隻要你大振神威,收複幽燕,陛下你不但能挽回麵子,讓契丹人臣服在你的腳下,而且你的功業威名將超越你的父皇太宗陛下,而且也超越了太祖,到那時你不但能以洗前恥,而且你將得到蓋世英名!”

“狗屁”吧!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和契丹簽訂定了澶淵之盟,換來了這來之不易的和平,你再讓我北伐幽燕,這不是沒事找事,閑得肚子疼!宋真宗心裏這麼想但是嘴裏還不能這麼說:

“河朔百姓才免戰爭,朕怎麼能二次北伐,讓百姓重受刀兵,再次塗炭哪!可以想想第二個方案。”王欽若說:“隻有封禪泰山,可以鎮服四海,誇耀顯示外國。但自古封禪,應得到上天祥瑞希世絕倫的事情,然後才可以。”

那麼什麼是“封禪”哪?

封禪(shàn),封為“祭天”,禪為“祭地”,是指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遠古之時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禪的傳說。這種儀式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古人認為群山中泰山最高,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間的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去祭過天帝,才算受命於天。

中國古代帝王為加強自己的統治,不約而同的宣傳“神權天授”的理論,為了使這種理論得以證明,便有了封椫泰山的活動,使泰山祭天的作用得以延續,封建統治者的這種行為讓泰山在人們心中的神山地位進一步強化,隨後成為每代帝王一生必須的大事之一。

在中國古代政治製度中,封禪可以說是最盛大,但也爭議最多的一項典禮。民初疑古派的史家認為,這純粹是戰國至秦漢間,齊儒憑空杜撰,並為好大喜功的君主利用來鞏固政權、誇侈政績的活動。但從近年考古資料看來,其起源或可追溯到新石器石代先民築壇祭祀的習俗,是非常悠遠的。

封禪的起源多與當時社會的生產力和人們對自然現象的認識有很大的聯係,人們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不能準確地把握,因此產生原始崇拜,特別是在恐懼的狀態下,對日月山川、風雨雷電更是敬畏有加,於是“祭天告地”也就應運而生,從最開始的郊野之祭,逐漸發展到對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對名山大川的祭祀則以“泰山封禪”最具代表。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認為自己的統治得到上天的委命,第三年(公元前219年)就帶了齊、魯的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舉行封禪活動。準備行封禪之禮時,儒生博士便議論紛紛,說古代天子封禪坐用蒲裹車輪的蒲車,以免損傷山上的草木土石;要掃地而祭,鋪上用菹秸做的席。所說互相乖異,難以做到,秦始皇一怒之下將他們全部斥退,自己乘車從山南登上泰山之頂去行封禮,並刻石歌功頌德,然後又從山北下來,到梁父山去行禪禮。他的禮節基本上是取自戰國時祭天帝時所采用的一套儀式稍加改造而成。

西漢中葉,隨著漢王朝在政治、經濟領域的封建中央集權日益加強,漢家至尊的天帝神確立了之後,漢武帝決定按古禮舉行封禪。但是,這封禪的禮儀,儒生與方士說的,各不相同。漢武帝便把封禪祭器拿給他們看,問古禮究竟怎麼樣,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漢武帝索性自定用祭太一神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