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七十四章 職業打手板楯蠻(1 / 3)

(為了表叔方便,表嫂也方便;

下麵的地名,沿用現代地名進行表述。)

…………

板楯蠻又造反了!

板楯蠻,先秦時期,朝廷將它招了安,成為朝廷裏“安保集團”的一份子。

給他們配備上長矛、盾牌,喂上一點飯食;就是秦朝、漢代兩個王朝的合格保安。

成年累月的出去打羌人、揍氐人,捶僰人、宰僕人…

板楯蠻到處去替朝廷打架,生猛倒是生猛,可那收入,實在是太低了!

時常吃了上頓沒下頓。

替朝廷賣命,打死了人,家裏連一頓豬肉白菜,都拿不出來招待那些左鄰右舍,幫忙下葬的人。

不造反,遲早也是個餓死…

就這,

朝廷依舊不放心板楯蠻們。出了一個妙招,將板楯蠻——“劃成小單位、各部獨立核算”。

一共封賞了“板楯七姓夷王”:羅、樸、督、鄂、度、龔。

——這些人,都是能夠為朝廷“默默地奉獻、還不講條件”、“獻完熱血獻青春、獻完自己獻子孫”的先進少數名族代表;朝廷給他們的優惠政策就是:你們好好替我砍人,咱免你們的人頭稅!

其餘的板楯蠻,敢跟征服講條件?統統課以重稅!

然後將板楯蠻拆散,一部分遷徙往湖北、一部分安頓在湖南;便是“武陵蠻”的由來。

此時的板楯蠻,還沒有北上,去吃張魯這個大戶;“楊車巴”還沒有誕生。

更沒有被曹操派到甘肅去與氐人幹架。

曹操派板楯蠻去甘肅搞“西北大開發”後,自稱“巴人”的板楯蠻,與一樣愛打架的氐人,合並為大名鼎鼎的“巴氐人”,又被甘肅、陝西的漢人稱作“巴氐胡”。

~~~~

縣尉史大人,原本是不必出征的。

不過史大人聽說自稱“巴人”的板楯蠻,比丐幫還窮、鐵刀都沒幾把。

作為一名充滿了民族自豪感的“蜀人”,能夠有機會揍一次巴人,史大人感覺自己,是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的

——更何況,犍為郡校尉賈龍,是出了名的能打;尤其是賈龍已經基本上,控製住了局麵的情況下。

史大人更是覺得,應該“宜將剩勇追窮寇”;

蜀人揍巴人,那是有著悠久的曆史傳統的。

後世重慶人、四川人,時常互懟的基因,大致便是源自秦漢時期。

那時,廣漢郡、蜀郡、犍為郡,合稱“三蜀”,被親昵的叫做“三叔”。

重慶、安康一帶,分成巴東、巴西、巴中,簡稱“三巴”,習慣性的叫“三爸”。

三叔、三爸,總是愛掐架…

連吃個火鍋,都要懟一下,強調自己的火鍋,才是正宗。

後世的“重慶川菜館”,也是這種矛盾心態的體現:強調自己是重慶人;卻不得不承認,自家做的是“川菜”。

實在是可惜,沒有單列一個“重慶菜係”。

否則那招牌,鐵定換成“重慶菜館”——必須盡最大可能地消除蜀人的痕跡…

~~~~

史縣尉連同文呈,東拚西湊了八百歪瓜裂棗;一路晃晃悠悠地往東北方向行進。

經大足、過潼南,繞道武勝,最終在嶽池這個小縣駐紮下來——再往前,校尉賈龍,正在與板楯蠻打的熱鬧!

史大人還是很理智的。

他並不認為自己這八百顆歪瓜,能夠喂飽前方的一萬多“三爸”。

雖然三叔,特別想揍三爸一頓,奈何實力不允許啊!

一同駐紮在嶽池的,還有來自蜀郡、廣漢郡的兩隻兵馬。三支兵馬,足足兩千多軍士,天天人吃馬嚼的,將小小的嶽池縣,禍禍的著實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