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二 4(1 / 2)

【本次發布為防盜章節,正文上午八點前會換上!】

杜牧的古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善於將敘事、議論、抒情三者融為一體,氣格緊健,造句瘦勁,如《感懷詩》、《杜秋娘詩》、《張好好詩》、《李甘詩》、《郡齋獨酌》、《雪中書懷》、《落中送冀處士東遊》、《送沈處士赴蘇州李中壓招以詩贈行》、《池州送孟遲先輩》、《題池州弄水停》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其中更常見的則是散文似的夾敘夾議。杜牧的古詩受韓愈的影響好發議論。但有時他用比喻、形象的語言進行議論,富有抒情勝。杜牧的古詩往往別有境界,寫得古樸純厚,雄豪健朗,如《池州送孟遲先輩》。晚唐詩風,氣格卑弱,多是律詩、絕句,很少有人能作長篇古詩,杜牧的古詩在中晚唐詩壇上也是出類拔萃的,他的這一類詩作,和以“俊爽”見稱的律、絕佳作,構成了他詩歌創作的三個主要方麵。[5]

絕句

杜牧的絕句數量與律詩相當,亦有很高成就,一向享有盛譽。管世銘《讀雪山房唐詩序例》雲:“杜紫微天才橫逸,有太白之風,而時出入於夢得。七言絕句一體,殆尤專長。”`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雲:“杜紫微詩,惟絕句最多風調,味永趣長,有明月孤映,高霞獨舉之象,餘詩則不能爾。”“沈德潛認為杜牧絕句“托興幽微”,可稱盛唐絕之“嗣響”,把其特色概括為“遠韻遠神”。他的七絕成就最高,意境幽美、議論警拔、韻味雋永。詠史絕句,立意出奇,史識高絕。杜牧的寫景抒情絕句,意境幽美,韻味雋永,於盛唐七絕之外,別開妙境。杜牧善於捕捉自然景物中美的形象,用絕句體小詩加以描寫,含蓄精煉,情景交融,在短短的四句中,寫出一個完整而幽美的景象,宛如一幅圖畫,如《江南春絕句》。[5]

律詩

杜牧的律詩,其數量相當可觀,在《樊川文集》中約有一百餘首,加上《樊川外集》與《別集》,約為一百六七十首。他的律詩在全部詩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藝術成就也很高,尤其是七律。杜牧詩歌俊爽峭健、雄姿英發的風格在律詩中最為突出。後代詩評家都曾指出,“拗峭”是杜牧律詩的特點。宋代劉克莊《後村詩話》雲:“杜牧、許渾同時,然各為體。牧於唐律中,常寓少拗峭以矯時弊。”明代楊慎雲:“律詩至晚唐,李義山而下,惟杜牧之為最。宋人評其詩豪而豔,宕而麗,於律詩中特寓拗峭,以矯時弊,信然。”杜牧在律詩中之所以“寓少拗峭”或“特寓拗峭”的原因就在於如清人趙翼所說的:“自中唐以後,律詩盛行,競講聲病,故多音節和諧,風調圓美。杜牧之恐流於弱,特創豪宕波峭一派,以力矯其弊。”拗峭,一方麵是指用不依律體格律而加以變化的詩句所造成的陡直峻拔的氣勢;另一方麵是指在律詩中所表現出來的與古體詩有某種相似的豪宕雄渾的意境。杜牧在律體中故作拗句,或出以古意,表現出一種勁直峻峭、氣力健舉的氣勢,以力矯詩壇平弱圓熟之風。杜牧的七律有較強的現實性,此外,杜牧的律詩時用古調,豪宕纏綿中別有一種古樸瀟灑的風韻。。[6][6-11]

散文成就

王西平、張田《略論杜牧的文和賦》較全麵地論述了《樊川文集》中杜牧的文和賦,認為其主要特點是:一、筆鋒犀利,寓意深刻;二、旁征博引,條分縷析,說理充分;三、議論和抒情相結合,議論中帶有濃鬱的抒情色彩;四、善於形象地描寫、敘述,鮮明生動,富於真切感。文章又指出,可以從兩方麵看出他的文章從唐向宋過渡的印跡:一是開宋文明白曉暢之先河,二是奠定了驕散結合的文賦基礎。寇養厚((論杜牧的散文》5指出杜牧的散文在思想內容方麵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現在政論談兵的長篇政論文中,他們的藝術熱點是:縱橫設辯,文勢充沛。結構嚴謹,推理周密。巧用偶句,散驕相輝。而他的一些記人敘事抒情狀物的文章在藝術上也別開生麵,獨具匠心。文章最後說,“杜牧在繼承韓愈所領導的古文運動優良傳統的同時,又能獨辟蹊徑,自成一家。”吳在慶《杜牧與韓愈古文運動》認為,從杜牧的創作主張及創作實踐看,他與韓柳、特別是韓愈的淵源關係是明顯的。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一、在對待文章的意、氣、辭的關係上,杜牧繼承了韓柳的觀點,又有所發展。二、杜牧提出的文以氣輔的主張,也與韓愈所說的“氣”的概念大體相同。三、在對待文章的詞采章句、文體的形式上,也可看出杜牧對韓柳的繼承和發展關係。文章最後指出,在晚唐時代,驕文隨著文風的浮豔有所發展的情況下,杜牧卻能反浮豔,堅持散體文的方向,力避用驕,實在比韓愈徹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