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三十七章 雲泥 8(1 / 2)

【勿點,本次發布為防盜,正文上午八點前換上,到時未顯示請刷新】

孔子的具體生日有爭議,《公羊傳》作魯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庚子日(公元前551年9月28日);[10]《穀梁傳》則作同年十月庚子日;[11]《史記》則作次年,不記月日。[12]孔子五十一代孫金代孔元措的《孔氏祖庭廣記》將孔子的生日定在魯襄公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13](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但後世仍存有爭議。[14-15]

孔子生而七漏,頭上圩頂(意為頭頂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魯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歲時,叔梁紇病逝。叔梁紇死後,顏徵在被叔梁紇正妻施氏所逐,於是帶孔子庶兄孟皮與孔子至曲阜闕裏,過著清貧的生活。

魯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已意識到要努力學習做人與生活之本領,所以稱自己雖然已經十五歲了,但誌向在於做學問。[16]

魯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親顏征在去世。這一年,季氏宴請士一級貴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陽虎拒之門外。

魯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十九歲,為了能夠經常回到祖籍地宋國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國人丌官氏之女為妻。[17]

魯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自己老了,不能用了。孔子隻好倉皇逃回魯國。

魯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晉魏獻子執政,舉賢才不論親疏。孔子認為這是義舉,在近處不會埋沒與自己親近而有賢德的人,在遠處不會埋沒受人推舉而有賢德的人,這可以說是仁義了。

魯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冬天,晉國鑄刑鼎。孔子認為晉國的滅亡,主要是因為統治者沒有好的製度和法度。[21]

魯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孔子四十歲,經過幾十年的磨練,對人生各種問題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所以自稱四十歲不疑惑。[22]

魯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季氏家臣陽虎擅權日重。孔子稱之為家臣掌政。[23]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隱而修著《詩》《書》《禮》《樂》,眾多弟子跟著孔子走遍各國,跟隨他學習。[24]陽虎想要見孔子,而孔子卻不想見到陽虎,後來兩人在路上相遇。陽虎勸孔子出仕,孔子沒有明確表態,隨後孔子被升為小司空。

魯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孔子升為魯國大司寇,攝相事,七日而誅少正卯,曝屍三日,魯國大治。

魯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的後代,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製著三桓)采取了隳三都的措施,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隳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

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五十五歲。春天,齊國送八十名美女到魯國。季桓子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與季氏出現不和。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