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一十章 糧種發展(2 / 2)

“嗯?還能從別的地方運糞回來?別村不缺嗎?”討論別村缺不缺糞,這感覺有點怪怪的,但這時代發生怪事一點都不奇怪……

“你忘記之前播種的紅花草了?”覃富達眯著眼睛說,仿佛又看到了那個球該怎麼踢的經典畫麵。

“對哦,還真給忘了!”

田地都是越耕越瘦的,哪怕種出來的東西給人吃,人吃了拉,拉了漚肥,再把肥弄地裏,地也會越來越瘦。畢竟每過一道工序,能量就要損耗一分。

有些地方可以輪種,比如先來一茬狂吸地力的玉米,然後來一茬大豆。豆科可以固氮,也就是給地增肥。

但在他們這時代南方山村,是沒這個條件的,他們會種一種叫做“紫雲英”的豆科來肥田。

之前收水稻前先排水曬田,然後播種一種小種子,然後再過25天這樣,他們才收水稻。

必須那時候播種,早了不排水活不了,排水了稻穀就不好了。晚了的話,天寒地凍的,種子也沒辦法發芽。

之前一陣唐行之早早就起床去賣粉,也沒注意過地裏的情況,現在再去看,地裏全是紅綠兩色,所以這種草又叫做“紅花草”。

紅花草的種子是在種子站買的,一畝地大概放兩斤這樣,到現在二三月份,田地裏就開滿了粉紅色的小花了。

唐行之跟著大夥務農,水田不能用摩托車,隊裏的黃牛勤勤懇懇的拉著犁,地被翻起,大量的紫雲英被翻死、翻爛,成為了地裏的養料。

紫雲英也隻是補氮肥,但土壤要有氮磷鉀。

磷肥現在得弄化肥,得弄一些骨粉,但很不好搞。現在的人連吃飯都不飽,骨頭是要用舂碓來打碎,然後給人吃的……不過這樣人糞裏就會有一些磷,倒也湊合。

鉀肥就是草木灰,每畝地要放70公斤,秸稈一燒就完事了。

另外他們這會兒還有些奇奇怪怪的施肥方法,山上搞樹葉往田裏丟,公社給他們運了一些豆餅……就是豆子榨油後剩下的渣渣,拿去埋。隻是這會兒人都缺吃的,豆餅當然被人吃了。

唐行之最近學農,發現我國糧種培育曆史挺有意思的。

在公社成立之前,49年到57年,種子產業是“種糧混用”,非常混亂,這是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是58到78,口號是“四自一輔”,要求各農業社自繁、自選、自留、自用,輔之必要的特殊情況。

第三階段是79到99,種子法出台前,這時候叫“四化一供”。品種布局區域化:種子生產專業化;種子加工機槭化;種子質量標準化;以縣為單位統一供種。

第四階段,到後來2000年,那就真的是百花齊放了。

之前“四自一輔”時期,農業的活動單位也就是公社,大家都很鹹魚,反正有飯吃就行了,競爭也沒意義。

現在“四化一供”,縣開始指揮各個公社,公社可以在縣份露臉,那是有實際好處的。

於是……

夜裏,唐行之偷偷背著一個麻袋出門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