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184章 半君主立憲製度!(1 / 2)

第二,在皇帝分身和本體的雙同努力下,加上新軍按管了城防。 WwW COM

大朝會上,討論符合大明的特殊,“立憲會議”以及新內閣人選,還有內閣製度變革開始提上討論的列表。

當然,就這個會議而言。百官因為是第一次聽這個事,也不懂什麼叫立憲會議,最多也就是帶耳朵來聽,言的少。

整個過程,幾乎都是朱子龍的本體和皇帝分身輪流言為多。

為免百官,左耳進右耳出,完全聽不太懂。朱子龍還準備了,印刷好的白皮書一人一本,上麵有各種解釋。

“這次變革怎麼改,白皮書裏都寫的很清楚,細節在這裏我就不多細節了,大家可以回家慢慢看。我就談談改革的必要性,十幾年前,大明江山外部有滿清的軍事壓力,內部有橫行中原的流寇。造成這個局麵的根本原因,本質上就是過去的製度,已經不適合大明社會的展現狀。”

“時代在變,人也要跟的變,就像許多規章製度,其實這些年一直都有細的變化一樣……”

朱子龍手拿白皮書,就像一名老師一樣,在朝會上絡繹不絕的講著,周邊的百官就像是學生一樣,認真的聽,認真的看。

之所以表現的這麼認真,一個是內閣職位空虛,誰都像表現好一點,希望有機會入閣。

畢竟,白皮書上第一條就寫了,以後入閣三品以上官員,都有機會。而不再像以前的製度一樣!

這樣做,可能在有些人眼中看來不合規局。

但是,官位和利益動人心。明知道是朱子龍扔出來的誘餌,也立刻將文官集團們想聯手的心,打了個粉碎,開始各自為陣。

-

(起初內閣成員是五品,稱學士。也就是,五品以上的官員都有可能被皇帝任命為內閣成員。)

仁宣以後,六部尚書開始兼任內閣學士,這就把內閣的級別提高了,到了二品以上。

最後做到尚書,由輔推薦就可以入閣,不過出身必須是庶吉士。

也就是,先科考必須是庶吉士,然後經過n年,先做到京師或者南京六部的尚書或侍郎,等需要補充閣員時由吏部公推候選人,然後由皇上選擇任命,這是一般步驟。

特殊的由皇上直接任命的,如嘉靖朝的張憁,不過這樣的內閣一般得不到六部的支持,並且很少有正常人願意接受這樣的任命。

這樣的任命明你的人品太差了,太丟人了,寧願回家種地也不要,明朝的官員可是很有骨氣的咯。

當然,骨氣這東西。

在北京事變後,死了無數東林黨,江南也給血洗了幾次後。現在的文人,有這東西的人已經不多了!

然後,本來這些年的好日子一過多了,有些文人的骨氣又要漲了,現在又讓朱子龍在南京給打斷了。

於是,拉上一幫子新官員進來搞混水後。本著死也不想讓位的原則,新舊兩批官員間都在暗暗較勁,也就把其它的東西暫時放下了。

因而,現在內閣之位,以及其它重要部門的位置,一下子就成了眾矢之的。

把內閣和其它位置扔出來的朱子龍,其實一點也不擔心什麼。

明代的內閣大學士是宰相,其實不過是個負責文字工作的大秘書。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製度,六部九卿都該直接向皇帝負責,但是既然皇帝不管事,內閣自然就成了眾矢之的。

特別是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看不清現實。

還在意這個,僅身受皇帝、太監和朝臣的壓力,還要承受社會輿論的責難,至於國勢不振、內憂外患所加給宰相的重擔位置,那就更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