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453章 維吾爾魔龍騎士!(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最近,岸上的沙漠風景逐漸變成了一片平坦的大草原,但依然相當的於旱,連樹木都很少見到。

不過,當他來到海島附近時,終於有了新發現。

巨大的鐵鳥向他飛來,並且有曾經聽過的漢語發出聲音:“……你已經進入本海島市的轄區,請表明你的身份,否則,將視為入侵者。這裏是中國基地!”

-

在經曆了剛開始的驚駭和震撼之後,維吾爾臉上閃現出狂喜的表情。

他隻是想找條路,結果直接找到了最終目標,中國人。

在一輪番的表明態度後,終於維吾爾該興奮的還是要興奮的,此次的發現,卻足以彌補任何損失。在得到了土豆、番薯、麥、水稻、葫蘆、番茄、辣椒、黃瓜、卷心菜、空心菜等等作物的種子後。

他也相互間送了些禮物,然後就友好的表明了外交的架勢。

不過,中方基地的人對維吾爾的態度就是:可以考慮,但請換一個話管用的人來談!

這個答複讓維吾爾感到十分沮喪,但又無可奈何:如果讓國內換人來談判,自己的功勞就會大大縮水——如果沒有被直接漂沒掉的話……可若是直接用強的話,那後果就更是不堪設想。

有中方戰士提議用無線電聯係後方基地,但是,沒法把信號發射到半個地球之外。因為氣原因,衛星也不靠譜。

除非立刻興建一座高大的無線電發射塔……無奈手頭的建築材料有限,人力更是匱乏,搞不了如此龐大的工程。

最後,他們采用了一個非常古老的發明來代替無線電發射塔:風箏。

事實上,風箏的作用剛發明時,就是用於軍事作用,而不是為了好玩。

放風箏是從古至今就受到很多人喜歡的活動,在今的各大城市的廣場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放風箏的人,按傳統的觀念認為,放風箏最好的時節是農曆二三月,以為剛經曆過秋冬的肅殺之氣,大地回春生氣上揚,有一種“上揚”的氣可以很好讓風箏飛起來,而二月的風比較柔和,比較好控製風箏。

有人認為,最早發明風箏的是春秋戰國時的魯班。《墨子。魯問》篇:“今輸子(即魯班)削竹木以為鵲(象鷹一樣的風箏)。成而飛之,三日不下。”《淮南子。齊俗》稱:“魯般(班)墨子,以木為鳶而飛之,三日不集”,再次肯定了這種法。

據《獨異誌》記載:“梁武太清三年,侯景圍台城,簡文縛紙鳶,飛空告急於外。”這就是:南北朝時的候景帶兵圍困粱武帝於台城,軍事謀土羊侃給梁武帝想出了一個妙法:在城裏放風箏,把討救兵的告急文書通過空中的風箏送了出來。

等到了唐朝,風箏不僅用於軍事,也成了人們娛樂的高級玩具。直到今,一般人隻記的它的娛樂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