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5節(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裏都絕口不提賈詡的名字,隻說“繡掩襲太祖”“繡複反”雲雲,仿佛賈詡根本不存在。到了《賈詡傳》裏,更有趣了,整個宛城之戰這麼一個重大事件幹脆被全部刪掉了,前頭講完賈詡投奔張繡,下一段便非常突兀地開始講張繡與曹操的第二次交戰。

一直到等到許多年後裴鬆之為《三國誌》做注,才明確地提出了“繡從賈詡計”。

在這個分歧上,我更相信裴鬆之。張繡對賈詡一向言聽計從,前期與劉表結盟,後期放棄袁紹投降曹操,都是出自賈詡的建議。宛城之戰這麼大的決策,張繡絕對不可能繞過賈詡單獨行動,或者可以這麼說,沒有賈詡的慫恿,即使曹操睡了張繡的媳婦,他恐怕也未必敢反叛。

陳壽的史料都采集自魏國的檔案,他在《魏書》裏的記錄,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魏國的政治態度。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得出來,魏國朝廷對於賈詡在宛城之戰中扮演的角色,從來都是諱莫如深,幹脆提都不提。

裴鬆之引用的“賈詡策劃宛城之戰”的記載,注引自《吳書》。《吳書》是東吳國官修的史書,不必避諱魏國的政治事件,裴鬆之是南朝宋時人,更不會替曹魏隱瞞什麼。所以這一條非常關鍵的記錄被魏國刪除,卻保存在了吳國的曆史記錄裏,並被裴鬆之補注到《三國誌》裏,得以流傳後世。

也就是說,終曹魏一朝,都在極力避免談論賈詡與宛城之戰的關係,並刪除了所有的直接記錄。

這就真叫人有些糊塗了。

曹操、曹丕父子對張繡恨得咬牙切齒,卻對真正的策劃者賈詡倚重有加,甚至不惜抹煞他這一段黑曆史。如此厚此薄彼,實在是詭異之極,其中必定隱藏著我們沒有注意到的東西。

曹氏父子對待張繡與賈詡兩個人的截然不同的態度,給我們揭開了幕布的一角。現在,讓我們重新檢視一下宛城之戰,看看究竟有什麼重大的細節被遺漏了。

在《三國誌》《吳書》《傅子》《魏書》《世說新語》等史料裏,對於宛城之戰的記載或詳或略。《典韋傳》裏說“太祖征荊州,至宛,張繡迎降。太祖甚悅,延繡及其將帥,置酒高會……後十餘日,繡反,襲太祖營”;《吳書》裏說“繡降,用賈詡計……繡乃嚴兵入屯,掩太祖。太祖不備,故敗”;《三國誌·武帝紀》則最為簡略,隻說“公到宛。張繡降,既而悔之,複反。公與戰,軍敗”。

綜合這三條史料,可以捋清一個大概的脈絡:曹操至宛城,張繡開始熱情迎接,然後忽然叛變,把曹操殺了一個措手不及。但這三段史料都沒提及張繡叛變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記錄在《三國誌·張繡傳》裏:“太祖納濟妻,繡恨之。太祖聞其不悅,密有殺繡之計。計漏,繡掩襲太祖。太祖軍敗。”

這段記錄告訴我們兩件事。一,張繡叛變的原因,是因為張濟的老婆被曹操睡了;第二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先動手的不是張繡,而是曹操。

也就是說,真正的宛城之戰,與我們腦海裏想象的有所差異。在一般想象中,曹操是抱著鄒氏在大營淫樂,完全失去警惕,方被張繡趁虛而入;可實際上,曹操早就有了除掉張繡的計劃,都已經打算動手了,可惜被張繡或者賈詡搶先出招,占了先機。

可是,這樣一來,一個巨大的矛盾浮出了水麵。

暫且回顧一下張繡突擊曹營的戰前準備:他報告曹操想要把部隊移動到曹營附近的高處,曹操同意了;他又報告曹操,說車子太輕,希望把甲胄都套到士兵身上,曹操也同意了。於是他打著“移屯”和“車輕”兩個借口,把身披重甲的西涼精銳送到了曹營附近。曹軍沒有防備,結果一衝即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