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卅四、教室裏的對話(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話說北宋皇家對子孫管教一貫是挺重視的,然而也很人性化,基本上並不違背兒童發育的自然規律,完全不像後來明朝要麼幹脆撒手不管(許多,也不是全部),要麼像清朝那樣以奧數比賽的態度來折騰孩子。宋朝相對寬鬆,一般都是早上巳時開講,午時休息,未時又講一個時辰,然後皇子自行回宮自習,第二天帶作業來老師就行。統共每天也就是四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很科學,很人性。

講課內容也不外就是《詩》《書》《禮》《樂》《論語》《春秋》《易經》《孟子》等等,還有就是講史,這個很重要,不但是前朝曆史,本朝列祖列宗的行述也要認真分析,汲取教訓,匡正得失,以便今後有機會治理國家時能夠優劣得所。這些是主科。

還有其他翰林供奉,精於琴棋書畫的,也推薦給皇子,每樣學學,不要求精,有鑒賞能力,能隨便寫幾筆,畫幾筆,對幾局,彈幾曲就行,要一個陶冶性情而已。這些是副科。

但是往往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曆來對副科的興趣要大些,從古到宋到後都是如此。比如趙受益同學,對書法就非常喜歡,後來寫的一手飛白書,平和中正,不急不厲,大見修養。再到後來,趙佶、趙桓等等,那就簡直是不務正業了,個頂個的都是投資最失敗的大藝術家。

小六子不是那種不著四六的傻孩子,還是能分清主次的,所以號稱德智體全麵發展的好學生。在以儒臣主政的中國曆朝曆代,對心地好,聽話,不亂說亂動的太子爺,大臣們總是很喜歡的。

自古至今,讀書人們都有一個夢想,就是要君主垂拱而治,大概意思就是說保持威嚴、有理、有節,不輕易表態決策,以一種春風化雨般的方式,就可以達到天下大治的目的。

其實這是屁話,他們的真正含義是:您老隻管在那兒坐著發呆就成,治理國家嘛,俺們的。您別多事,您一多事就是不遵守古訓,哪天您嗝屁了我們亂寫那可別怪。

也別說,但凡是好一點的皇帝還都怕這一招,生前受點氣算什麼,死了開個好追悼會啊。

小趙同誌的一生都是按這路子走的,而且很堅定,從不三心二意,所以後來才被稱為獨一無二的“仁宗”皇帝。

今天王老師來了,他很高興,王老師是狀元,也就是說他考試那年是天下學問第一好的人,奧林匹克冠軍。不光是這個,而是王老師說話很直率,不忽悠人,對他態度很好,但不是拍馬屁的那種好。不像別的老師,有意無意地總想和自己套近乎,雖然自己年紀小,也覺得煩。

今天王老師進來,雙方互相施禮完畢,開口第一句話就是:“殿下,前些時候臣所講的《論語·泰伯》或有誤,請重試講。”

“咦?王師傅也會講錯嗎,不可能吧。你說的是哪一句?”趙小六很驚訝,狀元嘞!

王曾就把昨天聽到梁豐的解釋說了一遍,趙小六陷入了思考。他記得上回王師傅大概是這樣說的:“民是凡民,由是身行其事,知是心悟其理。然為上者之於凡民,但可使由之於是理之當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蓋所當然者,如父當慈,子當孝之類,皆民生日常之事,尋常庸眾也都行得,故能使之由。若其所以當然之故,則皆出於天命人心之本然,其理精微奧妙,必須資質高明,學力至到者,才能脫然有悟。其在凡民,如何便會曉得?所以不能使知之也,然知之之理,亦不外於所由之中。夫子在上以先知覺後知,以先覺覺後覺,至於漸摩既久,天下自然化成矣,亦何不可知之有哉?”

現在對比下來,這可是典型的鬼話。當時自己就隱隱約約覺得不太對。但至於什麼地方,又說不出來。今天一聽,原來老師其實也沒搞清楚啊。

不是老師沒搞清楚,是有些人故意曲解的結果。這不是一句話的問題,而是一整套的詐騙程序。什麼他媽的哪朝太祖出世紅光罩體啊,什麼他娘的哪個皇帝家門前大樹童童如車蓋啊,還有什麼他奶奶的哪位仁君是天上神仙下凡啦等等。無非就是糊弄一下老百姓,告訴他們,爺們兒可是上天派下來的,上天派的還不夠老子臭屁的?你們就從了吧。這就有了統治的合法性。

於是,才有了後來滿臉油光瞪著雙眼雙手虛握的趙七太爺嗬斥五斤道:“那張勳張大帥是桓侯張飛轉世,手拿丈八蛇矛,你抵得過麼?你抵得過麼?”還嚇了五斤一個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