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665章 反調(1 / 2)

八月中旬剛剛開始,皇太後的喪儀基本暫告一個段落,隻待半年後遷往遵化入土為安,朝堂上各項政務穩步推行,一片祥和之聲,而他長時間醞釀已久的儲君選定方案也初步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思路,天時、地利、人和,現在就是最佳時機!為此,皇上特意選定了一個朝中無大事的日子,專門召集了由滿漢重臣參加的議事會議,如同一枚重磅炸彈般地拋出了他自己獨創的一套立儲製度――秘密立儲!

所謂秘密立儲,就是皇帝將他心中所選定的皇位繼承人的親筆書寫,密藏在錦匣裏,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牌匾之後。此外皇帝另行親筆書寫詔書一封,隨身攜帶,待皇帝駕崩之後,兩相對照,確定一致之後,當眾宣布新君人選。(經過近兩百年的時間證明,秘密立儲製度是雍正朝留給整個大清帝國的一份重要的曆史文化遺產,它避免了內部自相殘殺、確保了皇權平衡過渡、保障了社會安定團結。這些都是後話,現在暫且不提)

秘密立儲的根本出發點是進一步加強封建皇帝的集權、牢牢鞏固他的江山社稷,這是關係國家根本的最重大的事情,既不能“開會討論”,從而導致皇權旁落,也不能公開立儲,從而引發骨肉相殘。

在座的諸位大臣如聽天書似地聽完了皇上從他那天馬行空般的大腦中獨創的秘密立儲理論,當即如石塑木雕一般,許久都做不出來半點反應,因為這個法子實在是太過奇特,又因為是關係到江山後繼的重大事項,因此即使一刻鍾過去了,不管是同盟軍還是敵對派都沒有一個人跳出來說個一言半句,因為這是一個非滿非漢、非古非今的“四不象”,簡直是曠世未聞,實在是令他們讓眾人難以在短時間內能夠立即理解,更不要說接受了。於是又一個一刻鍾過去了,眾人還在努力地消化皇上憑空想出的這個有些詭異又有些奇特的立儲方式,終於有個別大臣率先反應過味來,開始三三兩兩地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出乎皇上的意料之外,就像上一次拋出敏妃晉封皇貴妃並袝葬景陵的上諭一樣,他的這個全新立儲方式以又一個前無古人的驚天創舉再一次遭到了群臣眾口一詞的集體反對。對此皇上萬分不解,要說皇貴妃問題因為除了十三阿哥以外沒有任何一個受益者而遭到全體反對還情有可原,那麼這個立儲問題怎麼會再一次被全盤否定呢?至少與自己的同盟軍們沒有任何的利益衝突,怎麼也遭到了同樣的噩運?

另一個令皇上萬萬沒有料到的則是這一次第一個跳出來跟他唱反調的竟然會是高其倬。沒錯,就是那個因書寫疏忽,被皇上抓住把柄並借題發揮,革去十四貝子祿米,其本人也被革職留任的那個高其倬。皇上萬萬沒有料到,會是高其倬第一個跳出來。

當時皇上確實是在借題發揮,正在千方百計地尋找十四阿哥的過失,好不容易高其倬送上來一個勉勉強強的借口,皇上雖然是萬分鄙夷他的溜須拍馬之能事,然而最終他仍是沒能抗拒得住那個順水人情,最終仍是尋了十四阿哥的不是。所謂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當高其倬被成功地利用之後,皇上到底是受儒家文化熏染之人,做不出過河拆橋那種地痞無賴之舉,最終還是違心地重賞了這個將溜須拍馬做到了最高水平的一代權臣。

然而皇上的那點兒可憐的自尊心與驕傲心理實在是不能小覷,竟然發揮了如此大的功效,令他既不想被世人詬病為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又不想淪為臣子手中的一枚棋子,幾經三番五次的考慮之後,皇上終於還是做出了一個掩耳盜鈴的決定。於是在十四阿哥被革去祿米的同時,皇上也將高其倬即刻做出了撤職留任的處罰,然而明眼人當即就看出來了,那個所謂的“留任”分明就是給他留了一條另謀高就的退路,事實證明,沒過多長時間,高其倬被皇上封了雲貴總督,升任封疆大臣的高其倬再度成為一時顯貴。

關於高其倬那個曲線實施溜須拍馬的行為在朝之人全都是心知肚明,因為實在是“技不如人”,對此文武百官隻能是暗地裏或妒忌或嘲諷或咒罵,但是沒有一個人敢當著皇上的麵點破而已。結果不但令皇上大大出乎意料,就是當朝群臣也是不敢相信,對於立儲問題唱出的每聲調竟然來自於皇上自己的親信隊伍,這一聲反調不僅僅表達了高其倬對於秘密立儲的態度,更像是當眾打在皇上臉上的一記響亮耳光,不要說聖上臉麵覺得火辣辣地痛,就是整個保皇陣營的所有人都是覺得臉麵無光,難以接受。然而身為始作俑者的高其倬卻是沒有半點尷尬與不適,甚至愈發地慷慨激昂、侃侃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