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00901 想象力(1 / 2)

郝廣義的確是有備而來,他的一席話讓在座的各位不禁對這位看著邋裏邋遢的大作家有點刮目相看。

不過說來說去,作家眼中的因子依然是發散性的,它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許許多多的不確定性。

而與作家們不同,科學講究嚴謹,講究具體可實用。

唐春榮作為應用物理學教授,他對因子的認識和理解顯然不可能像郝廣義那麼跳躍,那麼誇張。

他也不會相信因子會以人的形態出現在次會議現場,但郝廣義的一番話卻給了他許多靈感。

尤其是那段關於“人類的亞特蘭蒂斯情節”的解釋。

唐春榮長期受基礎科學桎梏的思維茅塞頓開,一瞬間,他好像看透了很多東西,也開始逐漸理解人類與神之間的關係。

因此,在郝廣義說完後,唐春榮搶在了齊新蘭前邊,作第二個發言。

以下內容即為唐春榮在討論會上的發言內容。

……

首先,我要感謝一下郝廣義先生,雖然您提出的諸多可能在現有的科學認知觀下是極為荒誕的,但我很佩服您的想象力。

這一點也正是我們當代科學界所缺少的。

尤其是您提到的“人類的亞特蘭蒂斯情節”,以及您昨天在直播中說道的“在銀河裏劃船的土著。”

這些觀點對我們而言是莫大的諷刺,但不得不承認,您諷刺的好,您諷刺的對!

……

科學需要想象力嗎?

科學到底存在嗎?

這是我探尋因子的出發點。

在思考這兩個問題的時候,我一度很糾結。

因為就像很多年前,出現在《三體》中的那張台球桌一樣。

無論怎樣移動台球桌,相對的結果仍是確定且統一的。

雖然後來作者創造了“智子”這個調皮鬼,徹底打亂了這一秩序,但這個故事的確引人深思。

這就好比,太陽東升西落,每天二十四小時一樣。

這一切不是設定好的用來服務人類的。

而是本就在那,人類自己去適應並習慣的。

同樣的《三體》中提到的三體星人,他們的世界因為三顆恒心變得混亂不堪,也許你今天在白天待了十二個小時,明天可能就是長達數百年的黑暗。

所以,科學需要想象力嗎?

我的答案是……

那是肯定的。

而且不僅限於想象力,更在於好奇心、欲望等等人性需求。

就好比,我們希望像鳥兒那樣翱翔天空,於是我們想法設法的去探尋鳥兒飛行的秘密,然後我們發現了空氣的流動的秘密,而為了減輕飛行物體的重量,我們還順帶發現很多其他的具備高強度和輕質量的材料。

當現代飛行器做的越來越好的時候,回過頭去看萊特兄弟的第一次飛行。

我發現,這麼多年來,我們隻是在“飛行”的概念上做的越來越好而已,再多的科技成果也始終離不開最初那個可能被無數人嘲笑的想法。

設想,如果我們接受了自己是陸地生物這個事實,並且永遠不去想象成為鳥兒一樣飛行,那麼我們還會製造出飛機嗎?

想象力真的很重要,它應該永遠走在科學的前頭,這樣我們才不會停滯不前。

……

說到這,我想補充一個例子,一個人物。

這個人叫喬布斯,這個例子就是上世代的科技產品之一——手機。

雖然現在的我們早已經不再拿著笨重的手機出門了,也不用再擔心什麼充電問題了。

可是在智能手機誕生之前,是什麼讓喬布斯這個人想到了去改變人與科技產品之間的這種交互關係?

又是什麼扼製了智能手機的發展,讓它在誕生之後的很多年間都沒有再發生過顛覆性的變化?

我想這就是想象力推動的結果。

而真正的想象力絕不是在框架內臨摹,甚至精雕細琢,它要跳出去,以一個全新的角度展開。

而不是隻專注於“屏幕大不大”、“反應快不快”、“續航長不長”等局限於最初那個想法之內的衍生物。

透過這個例子看現在。

我們的托爾級戰艦是上世代航母的幾十倍大小,而且它可以飛,作為托爾級以上戰艦的王牌,君王號更是已經完成星際航行改造,已經可以在蓋亞星所在的恒星係統內航行。

但一艘托爾級戰艦從艾魯伯出發到艾辛瓦爾仍需要兩個小時,君王號要想完成遊曆整個蓋亞星所在的恒星係統內的其他星球,則需要兩個世紀。

可無論是兩個小時,還是兩個世紀都太過漫長了。

於我們人類而言,目前的壽命基本不允許我們有此奢望去見證君王號起航和歸來整個過程。

這時作為應用物理學的一名小學生,我能想到的解決方案隻有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