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00956 虛霊現身(三)(1 / 2)

最後一張圖片是為世人所熟悉的“忠犬八公”。

八公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相應的描述八公一生的電影也是感人非常。

可是即便八公表現出一種令人感慨萬千的忠誠,八公的行為對於大部分研究者來說依然不能歸類到“情感”方麵。

因為他們認為八公的行為是一種固定的算法,而非不可捉摸的“情感”。

說種算法,其實在上述四個例子中也有所體現。

會算術題的馬,會打“遊擊”的猩猩,愛照鏡子的貓和會救同伴的大鼠都可以用算法來表明他們的行為。

漢斯會算術題雖然並不是通過單純的訓練記憶,但漢斯本質上並不理解人類數學,因為數學是人類簡化世界的工具,是與人類直接匹配的。

它之所以會算術題是因為它懂得“察言觀色”,並依照此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算法。

那就是在發現自己的敲擊聲接近正確答案時,提問者的表情會有所變化,這時候停下它就“答對了”。

這是一個進行“觀察”A,觸發“表情”B,則得到“算術答案”C的公式。

會打“遊擊”的黑猩猩用石頭攻擊遊客是基於這一行為可以讓它感到興奮,同時作為地球上除人類以外少部分會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靈長類動物,黑猩猩會用石子攻擊遊客來使自己感到身心愉悅也就不算奇怪了。

雖然這隻黑猩猩會“藏東西”,但“藏起石頭”並不能表明它發現人類對它行為的觀察,因為它隻是發現自己的東西處在“暴露”狀態時容易丟失,所以它才會把東西“藏起來”。

這聽上去似乎有點強行解釋的意味,但實際上,很多動物都有把東西“藏起來”的習慣。

比如鬆鼠會為了過冬儲存鬆子,家養的狗狗也會把愛吃的骨頭之類的東西埋在土裏等。

這麼看來,黑猩猩會把能讓它感到身心愉悅的“石頭”藏起來也就不算什麼了。

不過也許這時就有人要問了,黑猩猩感到身心愉悅算不算一種“情感”表現?

我想大部分科研人員依然不會承認,因為相比較這隻特殊的黑猩猩,世界上還有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倭黑猩猩。

倭黑猩猩在靈長類裏算是非常特殊的,因為他們是少數了除人以外的,會不以繁衍為目的的進行XXOO行為並以此取樂的動物,甚至它們還會將這種行為用於兩個猩猩“部落”之間的外交,也就是說,它們會把自己“部落”的雌性倭黑猩猩派出去與對方建立深入交流。

這樣看來,拿石頭打遊擊真算不上什麼“情感”行為了……

因為進行“丟石頭”A的目的是為了得到“身心愉悅”C,至於中間存在怎樣特殊的“遊記戰,或XO外交”B環節都不足以認為黑猩猩具備“情感”。

那麼愛照鏡子的貓呢?

KK的“自我”意識是否真的存在呢?

為了驗證這一點,俄羅斯方麵的專家為KK準備了一個特殊的實驗。

那就是讓那些依然我行我素的貓和KK住在一起,並觀察KK的行為。

貓的行為是反複無常的,這一點就算你不是研究人員也應該很清楚,那麼擁有自我意識之後的KK的行為會不會有所變化。

經過長達一個月的觀察後,研究人員發現,KK除了對鏡子裏的“自己”不感到陌生以外,並沒有出現過分“自我”的獨立狀態。

它依然會和同伴睡在一起,也會和它們偶爾打鬧,甚至還在這些貓裏找到了自己的伴侶,並且幾乎每天都會膩在一起互相舔舐毛發。

這樣一看,KK的“自我意識”還真是相當的單薄。

那麼如何解釋KK對鏡子的裏的自己不陌生似乎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這沒有意義。

這時對於KK而言,它的反常行為意外得到了“照鏡子”C,可是這一行為並不具備“主動”A的前提和“自我”B的認知環節,甚至最終的結果“照鏡子”C也是不完整的,不準確的,因為我們不能因為一隻貓坐在鏡子麵前“發呆”就認為它看出了鏡子裏那是它自己。

那麼大鼠拯救同伴是否可以證明大鼠是有“情感”的?

前文已經說了,有些科學家認為,大鼠之所以會拯救同伴是因為它想要解除同伴發出的“警報”,而這種“警報”對於大鼠的影響是大於“食物”的。

可能有人質疑這種說法,但事實上,在很多動物遭遇天敵的時候,同伴發出的“警報”的確是擁有這種力量的,因為它們清楚“活著”遠比“少吃一頓”要更有價值,這是一種生存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