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00957 虛霊現身(四)(1 / 2)

有了漢斯這個例子的反推,那麼接下來的四個例子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黑猩猩或許的確是為了“娛樂”而攻擊遊客,這種看似於黑猩猩生存而言無意義的行為實際上恰恰很好的反映出了其高智慧和“情感”的具備。

因為人類也會時常作出一些於生存無意義,甚至有害身體健康,但可以讓人感到愉悅的行為。

最簡單的就比如抽煙。

目前世界上沒有任何實在的證據表明抽煙對人體是有益的,相反,它是引起肺癌的最主要原因所在。

可是全世界還是有很多人每天煙不離嘴,這種行為背後帶來的是否為“情感”因素呢?

如果不是,那是什麼讓人類選擇抽煙呢?是因為父親抽煙,導致的遺傳習慣?或者行為模仿?

可是在一份調查報告中,大多數父親有吸煙酗酒習慣的家庭中,他的孩子反而會遠離這種惡習,因為他們從小就厭惡了這種行為帶來的家庭不和睦。

由此可見,無論是不為了獲取食物而向遊客丟石頭的黑猩猩,還是不以繁衍為主要目的卻喜歡XXOO行為的倭黑猩猩都應該是或多或少具備一些情感因素的,盡管我們還不能確定,但至少同樣有此行為的人類是擁有的。

而喜歡上照鏡子的KK和每天對著鏡子梳妝打扮的人類對比一下就不難發現,也許KK的其他行為和普通貓沒什麼分別,但對鏡子不陌生,不排斥就已經是很奇怪的“情感”行為了。

我們為了讓自己變得講究得體,變得漂亮美麗而對著鏡子打扮自己總不能說也是無意義的習慣行為吧。

KK喜歡照鏡子或許就是因為它很在意鏡子裏的自己是否得體,而這一點存在的很細微,隻是研究人員沒有注意到KK眼神的變化而已。

盡管這些都是笑談,但也值得深思。

至於救同伴的大鼠,或許很多證據都能表明這是一種生物遺傳選擇,因為隻有懂得拯救同胞,重視警告的族群才能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去,其他那些選擇食物的早就被淘汰了。

可是類比之下,我們在上班路上遇到乞討者的時候,我們的施舍是一種怎樣的行為呢?又或者說我們的行為是怎樣的心態呢?

如果按照大鼠的算法,我們施舍他人是因為我們無法無視乞討者這種“乞求”的聲音,又或者說,我們是因為必須要消除這種“乞討”,讓它別再來“煩我們”,才願意掏錢,那麼我們的“善舉”好像一下子就變味了!

而事實上,也卻有很多人認為施舍通常意義上也是一種變相的優勢心理展示,就像草坪於人類的意義一樣,我們在肥沃的土地上種植不會產出糧食的草坪不是因為我們真的喜歡草坪,或者草坪有其他價值,而是因為我們通過這種“浪費”自然資源的行為來表達我們很富有。

“施舍”同樣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富有”心理,而不是“幫助”心理。

這樣一看我們的施舍行為不但變了味道,甚至有點麵目可憎了。

可如果不是這樣,去掉大鼠這種選擇公式,我們的行為就變得富有“情感”氣息,變

得“有人情”味起來。

相反,如果我們認可大鼠的選擇公式,那麼我們就是一群腦子裏由二進製代碼編程並指引行為舉止的機器人,而更好的算法告訴我們,不必要拿出自己的資源去“施舍”注定被社會淘汰的劣等機器人。

這種想法很可怕……但已經有很多人深陷其中卻不自知。

當然這部分是外話了。

說完了大鼠,最後就是八公了。

八公的忠誠令人類感歎並反思,可是八公身上的算法如果真的成立,那麼一定會被人類直接舍棄,並跳過忠誠這一環節。

八公也就不會再第二天日出時重複前一天的舉動,它會做出更好的選擇,那就是向一個有愛心的人類示好,並期待他能夠帶自己回家,這樣八公就會重新擁有“家”、“食物”和“主人的愛”。

這是最優選擇算法,與大鼠的去“情感”算法完全相同。

在人類的世界中,類八公的忠誠已經不常見,選擇算法反倒更多。

如果把“忠誠”算法視為死胡同,選擇算法的優勢就明顯很多。

但這時,八公的行為是由什麼造成的呢?是因為八公不夠聰明導致的嗎?

那麼與之相對的,人類世界中很多采取八公算法的人也是因為不夠聰明嗎?

我想並非如此,真正驅動八公算法得出“忠誠”結果的,是“情感”因素。

那些忠烈之人,忠貞之人,他們不是不夠聰明,而是“情感”因素讓他們的行為變得有意義。

八公放在所有五張照片最後也就更能體現出曾一傑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