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00989 五個問題(上)(1 / 2)

感恩節這個故事非常可怕,但也充滿了不確定性,而且在之前也多次出現過這個概念,並深度分析了這種概念於火雞,或者於人類是否構成確定威脅和考量意義的問題。

火雞不知道感恩節,但感恩節意味著一些火雞群體的滅亡,它們將被送往工廠,然後經過烹飪端上人類的餐桌。

可是火雞並不會因為感恩節而消失,因為隻要人類還存在,感恩節還存在,火雞就會繼續存在,這時候再看感恩節,它似乎成了火雞實現雞生崇高價值的終極目標。

起碼人工飼養火雞的目的在於此,我們總不能聖母心泛濫的去喂養一群注定要老死在雞舍裏,一生都沒能實現自我價值的火雞對吧?

……

對於此,遊格格在書中也是這麼認為的。

人類思考感恩節不應隻看到感恩節血腥的一麵,還應當警醒這種概念背後引申的意義,那就是人類的價值實現在哪裏?

……

這也是整部《自由覺悟》的最後一部分內容。

“超越星辰”

在這裏,遊格格給出了許多問題。

其中卓知雯做了詳細記錄的有五個。

第一個問題是“人類於世界的價值體現在何處?”

這裏遊格格提到的世界並不隻是人類世界,因為按照我們目前的社會整體意識而言,實現自身於社會的價值的選擇和方向是非常之多的。

你可以扮演很多角色,比如出色的員工、孝順的兒女、偉大的父母、忠貞的伴侶、傑出的科學家、愛國的誌士等等。

但總結起來,個人的價值永遠是服務於人類社會自身的。

這與地球整體生態而言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因為前提是服務於人類,而不是服務於自然生態。

有人可能會質疑,如果我是一個自然科學家,我讓沙漠變成了綠洲,我難道不是在為自然服務,在世界中實現自我價值嗎?

其實不然……沙漠變成綠洲這個概念本真的價值意義仍是服務與人類,是為了創造更適宜人類居住的環境才誕生的概念,或許一些同樣需要綠洲維係生命的動物從中獲益,但並不代表這種價值得到了完全的體現。

遊格格在這裏提出的問題不是為了問題而問題,而是在一個特殊的基礎上提出的問題。

對此卓知雯通過網絡檢索到了相對最靠譜的補充和解釋。

“孤獨的人類於世界的價值體現在何處?”

或許這才是遊格格真正想要問的。

人類真的很孤獨,這種孤獨埋藏在潛意識中,大有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已經在地球生態中占據著霸主地位的人類曾經嚐試過與外星文明建立聯係,但在“黑暗森林法則”的警告下,這種短期內沒有收益的舉動被暫停了。

【具體可檢索“紅岸”這個詞】

暫停之後,人們把更多的精力耗費在了自身,成了一個在地球上默默成長的孤獨存在。

但奇怪的是,我們對於其他獨立思想的渴望是糾結於期待和恐慌之間的。

期待,是因為這個問題有了答案。

恐慌,是因為不

同思想之間的碰撞帶來的可能不是融合,而是取代。

第二個問題是“人類需要多大的生存空間才會滿足?”

談及生存空間,你想到的是什麼?是擁擠還是充裕?

遊格格的自我回答可能與大家完全不同。

她說:“小到難以呼吸,又大到無法想象。”

這話一聽起來就讓人感到十分糾結……什麼叫小到難以呼吸?又大的難以想象?是不是作家都喜歡搞這種矛盾的說辭?

其實當你繼續閱讀下去之後你就會發現遊格格說法一點都不糾結。

遊格格在這裏把自己的住處、所在城市最大的別墅、城市的整體麵積、城市所在國家的麵積、世界陸地麵積、地球整體麵積、地球相當於太陽幾分之幾、太陽再和其他天體進行比較,最終在人類目前觀察到已知最大天體麵前停下。

此時的數字已經長到無法想象。

也許有人會以為,這種對比也沒啥,不就是想要表達地球相對於宇宙不過是塵埃嗎?

其實不然。

地球於宇宙而言,根本沒有塵埃那麼大,塵埃的體積於宇宙可能就相當於一個星係了……

在這種對比之下,遊格格想要表達什麼?

是表達小?還是表達大?

遊格格沒有明確說明,但她在比較完之後引用了一個設想。

或許在幾十年、或者幾百年之後,人類從一出生就放進了一個連翻身都很困難的箱子,在那裏,你身邊充盈著采集你身體神經反饋信息的混合態納米機器人,你的思想從一出生就被連接在網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