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百九十九章 修到真實229(2 / 2)

或者,一個開放的結局,給觀眾留下懸念,然後拍攝第二部?

靠!

徒勞?無用?

我不知道,反正我不會再讓角色繼續控製我,回到那種渾噩的生活之中。

該死!

好多瑣碎的事情,輕易拉扯我的注意力,又來了。

似乎,那件事情很重要,但在虛假世界中的重要,又有什麼重要呢?誰來判斷重要與否?誰來規定人生大事就是人生大事?

難道數萬年的傳統都這樣講述,所以我必須遵守必須認可,這些事情就是人生大事?

還是說,如今社會在宣揚,如今時代在發出口號,所以我也必須追求這些人生大事?

如果這不是被操縱,還有什麼是被操縱?

我以為我有自由意誌,不過是角色賦予的假象罷了。

先不說自由意誌vs命運論,我擁有意誌這個玩意嗎?

如果我是那份覺察,那麼我就是不擁有任何意誌可言,我無法思考更無法控製思考。但是,現在看起來,我很明顯可以控製自己的思考,比如我正在思考關於意誌的問題。

我也可以不思考這個問題,然後思考一些如何賺錢的問題。

如何知道是我在控製?

不對!

思考屬於角色,那是建立在角色這麼多年的經驗、認知、信息儲備之上的。我隻是覺察到思考,而看起來我在控製,事實上是角色自己在控製。

如果有另外一個人,跟我的角色經曆同樣的事件,所有都一樣,包括空氣中的濕度、體內寄生蟲、腳趾甲的長度,全都一樣,那麼他肯定會擁有跟我角色同樣的屬性。

同樣的角色屬性,必然會帶來同樣的思考。

也就是說,看似我在斬殺角色,其實是角色自己在斬殺角色。

而我,隻是覺察到這一切罷了。

電影屏幕承載了電影光線交錯,某天,光線覺察到屏幕的存在,發現是光線自己遮擋了屏幕的顯現。於是,光線互相斬殺,以結束光線的存在。但整個過程,屏幕什麼都沒做。

角色,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我”。別人知道的,也是袁長文這個角色而已。當角色被斬殺之後,相應的角色屬性也會丟失。那麼,在別人眼裏,袁長文這個角色就像換了個人。

當然,因為組成角色的自我定義被拋棄了,自然角色也會呈現完全不同的狀態。

那麼,為什麼角色要開始自殺任務呢?這麼多年來,角色一直以豐滿自身作為己任,一直以認可自己的存在作為首要目標。什麼時候開始,角色突然就開啟斬殺模式了呢?

我不知道,唉,都習慣用“我”這個詞彙。事實上,這麼多章的斬殺,所有的“我”都應該被換成“角色”。

不是我在斬殺角色,而是角色在斬殺角色。也不是我在惡心角色,而是角色在惡心角色,角色在憎惡角色,所有的內容都屬於角色。

我隻不過是那份覺察,覺察到這一切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