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千九十一章 第一步491(2 / 2)

馬裏奧在屏幕中奔跑,屏幕外的烏龜真的存在嗎?在哪裏?

袁長文發現,這段話總結起來就是,“我沒看見所以不存在”。當然,“看見”這個詞彙並不準確,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然後更深一步,“我看見了也不存在”。

這兩個“存在”的含義並不一樣,“我沒看見所以不存在”中的“存在”是指“呈現”,“我看見了也不存在”中的“存在”是指真實。

我沒看見,畫麵元素沒有呈現,這個東西沒有呈現。

我看見了,隻是畫麵元素的呈現,這個東西並不真實。

袁長文感覺自己根本沒有必要討論這些玩意,都不真實。不管我認為什麼,這個認為本身就不真實,角色的存在就是虛假。

爭論的層麵根本不在於“我認為”的內容,比如,我認為老媽是條狗,這就是假的。我認為老媽是個女人,這就是真的。

而是這個“我認為”本身,就不真實。

真實就是一切,無限存在而局限不存在。不管“我認為”的內容是什麼,都隻是畫麵元素的呈現。或者說,所有的畫麵元素的呈現,本身就是“我認為”。

微妙的誤導在於,桌子並非客觀事物,也隻是“我認為”的內容而已。

畫麵元素並沒有呈現一個桌子,然後再呈現一個我,仿佛我對桌子的分析又是另一個層麵的東西。

不是這樣的。

都是畫麵元素的呈現,都是覺察到的畫麵元素。

或者說,“畫麵元素的呈現”這種描述本身就意味此刻覺察到的所有,包括思維、場景等等。並且,區分思維、記憶、場景,並沒有意義,反而會產生微妙的誤導。

仿佛桌子、記憶、此刻的思考都是不同的東西,仿佛有一個桌子可以讓我去思考,仿佛有一段記憶可以讓我去回憶。但事實上,這些是呈整體出現。

桌子的呈現,已經是我對桌子思考之後的結果。

整個內容都是意識到的內容,都是覺察到的畫麵元素。

就像漫畫中角色在某個場景,並不存在某個場景,也不存在某個角色思考某個場景。

袁長文很想笑,因為這似乎再次回到看戲人模式。

並不存在一個我,也不存在一個桌子,而整個畫麵元素的呈現本身就是意識到的內容。

似乎有點難以解釋,繞來繞去都解釋不清楚。而袁長文也隻是模模糊糊有點感覺,但仿佛又差了點什麼,甚至認為想通這個自己就能斬殺完成。

這種念頭已經出現了很多次,可信嗎?

但是,又差了點什麼呢?

沒有一個我,也沒有一個桌子。這句話不斷在袁長文腦子裏縈繞,仿佛有什麼東西要出來,但就是沒有出來。

都是舞台戲劇,都是畫麵元素,都是意識到的內容。

那種感覺消失了,袁長文有些遺憾,但又有些無所謂。

角色終究都是虛假,腦子裏裝的什麼都無關緊要。換句話說,畫麵元素究竟呈現什麼都是無所謂的,因為真實根本就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