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412章 發銀兩百姓喊萬歲(1 / 2)

龍霄的一番話,才使牛成輝如夢方醒,感情龍大人什麼都知道,隻是因為自己做的差事不錯,不予追究罷了。牛成輝想到這裏就是一陣的冷汗,回想龍大人去年一下子就抓了近百名貪官,沒收了家產200億兩銀子,牛成輝心裏就發怵,自此以後才沒有了僥幸心裏。自己也撈夠了,這10億兩銀子,也夠自己祖祖輩輩花了,起碼是三代不成問題了,還是好好做官,別一不小心讓禦史言官彈劾了,就麻煩了。而龍霄也不願意天天抓貪官,要是把官抓沒了,誰來做差事?

龍霄抓貪官沒收的200億兩銀子的家產,統統的放在了巡撫衙門的公賬上,也沒有上繳戶部。這在隋朝的律法中也是合法的,沒收的銀子可以有省郡自行處理,隻要是自己不貪就行了。龍霄就一直考慮,這200億兩銀子的去向。龍霄考慮了很久,決定做一個大動作,龍霄就找來三司六道的人一起商量。

也有的說是投資項目,賺取的銀子,西山巡撫衙門人人有份。也有的說分掉,隻是怎麼分就有了分歧。龍霄本打算,西山郡有一億人口,那就來了個平分,人均200兩銀子就完事,可是,眾多的官吏是不願意的。有的就說,現在的老百姓每年都有每畝10兩銀子的補貼,日子已經過的不錯了,再分銀子就不對了。反正都是泥腿子,銀子多了反而是害他,還是分給官員的好。

也有的說,不如將銀子分成兩份,100億兩銀子分給西山全省的老百姓,那也是人均100兩,也是不少。另外100億就分給全省2200個官吏。龍霄考慮了一下,這個主意不錯,官吏就是應該多分,要是跟百姓一個樣,就會有反對意見,自己就不落好了。龍霄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就決定,拿出100億來分給全省的百姓,人均100兩,拿出50億來分給全省2000名在品的官員,那就是人均250萬兩,另外的50人,分給2萬名沒有品位的官吏,每人就是每人25萬。

龍霄的這個方案一出,就獲得廣大的官員的擁護,一個普通的官吏每年的銀子也就幾十兩,加上分到的例規銀子也不過是上千兩,上萬兩的都不多,一下子分到25萬兩銀子,的確是一個天大的數目。等到銀子落實到了每一個頭上,不光是西山郡的官吏叫好,就是所有的百姓,無不奔走相告。百姓一個五口之家,每人100兩就是500兩,就算是糧食豐收,每人均分5畝地,每年的收益也隻有不到千兩銀子,一下子分到500兩,也是一個不小的錢財。

那些官吏就更不用說了,人均25萬兩是什麼概念,那就是年俸的1000倍,豈能不歡喜,整個西山郡的人,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吏,都說巡撫是個好官,有的人竟然把龍霄的塑像供養在家裏,當做財神供養,更是有人直呼萬歲。消息傳到龍霄的耳朵了裏,龍霄卻是嚇的不輕,趕緊派人四處辟謠,才避免了一場無妄之災。自古的皇帝,並不是怕官員貪墨,怕的就是收買人心,因此,曆史上很多清官都不得好死,就是因為清官容易得人心,這是皇帝最害怕的。

尤其是動蕩年代,要是一個村裏的保長得人心,皇帝也許不在乎,要是一個巡撫四處收買人心,這個人就會遭到皇帝的猜忌,很有可能身陷囹圄,輕則罷官,重則是殺頭。皇帝最怕的是有人造反,有人詆毀皇家的信譽,這是每一個皇帝都不喜歡發生的。龍霄見有人喊萬歲,豈能不擔心,要是傳到朝廷的耳朵了,自己就有一個大麻煩,即便是有靠山王庇護也不會有好下場。

龍霄在實行了一係列的措施之後,就發布了一項條令,各州府各郡縣,不得出現流民與饑民,要是那個縣裏出現了饑民流民,那怕是一個,都要問罪知縣或者是知府。各個州府知府和知縣對於各村鎮都建立了保長連甲製度,要是那個村裏或者鎮裏出現饑民或者流民,就那保長問罪。每年有省郡巡撫衙門撥付下來的銀子,每畝就是10兩,就算是撒上種子不管,也能生產幾百斤糧食。所以,龍霄對於全省饑民的控製很是嚴格,當作一個知縣,一個州府吏治的主要政績。因此,西山省郡的所有郡縣都非常注重這件事,但凡發現那裏有饑民流民,立刻就派遣官吏巡查,詢問是什麼原因,給於補助,當然,這是最基本的吃飯問題,想做被保護對象,也不是好吃懶做的,想不勞而獲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