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七十章 誰人可阻郭右都(上)(1 / 2)

磐石為堅,置於火上烘焙至紅色,一瓢冷水澆上去,必然劈叭聲中做粉碎!

當誠貝勒以春秋筆法轉述了康熙旨意,尤其強調天或有雨貿然行事可能使鳳體違和,士林名士們差不多都能聽到自己心碎的聲響,化作三百六十五塊,每塊八麵,俱寫“憋屈懊惱”“無可奈何”!

早知今日事何必當初請?

串聯謀劃,具折聯名,反反複複折騰多少回臨門一腳了卻來懸崖勒馬,能不憋屈麼?早就剖析過“國家養士”,這點“特權”是士林壯大的物質基礎,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理論基礎,套用現在的話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也得能保證“全心”不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亙古唯範文正公一人矣,可,他也沒捐納!

儒家議罪不論行而論心,“國家養士”就像祖宗牌位,莫說做點什麼不敬事,有點想法都得銖椔必究,不懲戒何以安士林,士林不安何以治天下?

別拿皇上沒點頭說事,他也沒搖頭!相反“妄言”變成“童言無忌”不乏回護之意!帝王行事如神龍見首不見尾,誰知道他是不是借弘皙的嘴往外吹風呢?

莫提什麼,君父的母親受不得風寒驚嚇,臣子的父母就該風餐露宿麼,老吾老以及人之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君父孝道有損廟堂江湖不穩,弘皙,罪魁禍首也!

但憋屈的結果既然是懊惱,指定是無可奈何,就像魯迅先生講的那樣,不再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誰來爆發?

儒家不光是閹割了民眾的血性,同樣閹割了讀書人的血性,監為薦,監生也稱薦生,得薦,首在忠君。進士,列朝堂心思卿相,為吾皇效犬馬之勞自然以犬馬自居,逆來順受早成了習慣要不能有文死諫的說法,反了他娘的不是痛快?

做不到又不甘心,目光便開始箭一般投向李紱,組織者和領頭人呢,解鈴還須係鈴人!

眾矢之的眾目睽睽李紱不得不說話,況他與胤祉說知己是自抬身價實際還是主仆,賣身則無己見,胤祉要鬧他得串聯具折胤祉想息事,寧人的事就得他來,“三爺,您以為皇上對弘皙世子會如何發落?”

“坦誠說,胤祉真不知道,”胤祉搖頭苦笑,前番塚中枯骨這回借屍還魂,這該是當爹的評價兒子的話呢?但事到如今隻能硬著頭皮苦勸,“皇阿瑪既有‘苟不教’之語,胤祉必舉薦博學碩儒,正直公允之士言傳身教之!”

“如此麼?”李紱拱手,“巨來雖當不得碩儒,但不以卑鄙願頭一個寫薦書單子!”

苟不教麼?人不學不知義,咱們就請他來讀萬卷書吧,萬卷不行就十萬卷,咱們教死他!雖有泄憤之意卻早已偷換概念轉移話題了,就像青山不改流水長流一樣,後會有期隻不過是場麵話!

頭羊一動羊群便要隨之轉偏,就在此時一個聲音自人群之外響起,“三爺,郭某插一句如何!”

語音晴朗更帶幾分金石之意,眾人回身看時但見其人身量頗高,濃眉細目,焦黃的麵皮,略略前撅的下巴上飄灑著花白的胡須,一身天青色仙鶴補服,珊瑚頂子上手指肚大小的紅寶石熠熠生輝,正是都察院左都禦史郭琇!

“華野公也來了!”剛才本來安靜的士子們一時又鼓噪起來。

郭琇,可謂大器晚成之典範,三十一歲方過了童試為秀才,隨即連中三元,三十九歲進京謁選時逢其父病逝,直到四十二歲才赴任吳江知縣。其時,為官者皆把江南三吳之地視為畏途,大多幾個月便掛冠而去。而郭琇卻道:隻有為地擇官,哪有為官擇地。赴任之後興學校、禁私派、革火耗、清漕弊,為任八載深得百姓愛戴。

康熙二十五年,年屆五十的郭琇為江寧巡撫湯斌舉薦,升任江南道禦史,自此得號:郭三本!

第一本,康熙二十七年《參河臣疏》,河道總督靳輔罷官。

第二本,康熙二十八年《糾大臣疏》,單刀直入直指上書房大臣、大學士明珠及餘國柱一黨。時明珠當壽,旁人賀禮堆成山他送的賀禮寫成了小本“明珠凡奉諭旨,或稱其賢,則向彼雲:由我力薦。或稱其不善,則向彼雲:上意不喜,吾當從容挽救。且任意增添,以示恩立威。因而要結群心,挾取貨賄,每日啟奏畢,出中左門,滿漢部院諸臣及其腹心,拱立以待者,密語多時,上意無不宣露,部院衙門,稍有幹係事,必請命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