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七十章 誰人可阻郭右都(上)(2 / 2)

“靳輔與明珠、餘國柱相交固結,每年靡費河銀,大半分肥,所提用河官,多出指授,極力庇護!臣固知其黨羽實繁,睚眥必報,伏見皇上求治,辨別奸險,正朝野肅清之會。竊思報效,不顧身家。”

明珠當場氣暈,好好的壽誕險些成了葬禮。明珠倒台他也沒放過隻不過十大罪變成了七大罪,這不是憐憫之心用它的話說“便是這七宗罪足以斬明珠之頭懸於國門”。

康熙上諭:朕不忍加罪大臣,用兵時曾有著勞績者,罷明珠大學士,交領侍衛大臣酌用。郭琇擢升左都禦史!

第三本,康熙二十九年,郭琇上《參近臣疏》,彈劾皇帝近臣,內廷少詹事大學士高士奇、原右督禦史王鴻緒和給事中何凱、修撰陳元龍等植黨營私、徇情枉法、貪汙自肥。

“日思接納,陷附大臣,攬事招搖,以圖分肥,凡內外大小臣工,無不知其名,夫辦事南書房者,先後豈止一人,聲名顯赫至此是其罪之可誅者一也。”

“凡督撫藩臬道府廳縣以及在內之大小卿員,哄騙而照管者饋至成千累萬,名之曰平安錢。而士奇曰:我之門路真。貪贓壞法全無顧忌,其罪可誅者二也。”

“賄銀資本約四十餘萬,於本鄉置田地千頃,大興土木,修整花園,杭州西溪,廣置園宅,竊思以覓館之窮儒,忽為數百萬之富翁,金從何來?無非足給於各官,然官從何來,非侵國幣,即剝民膏。其罪可誅者三也。”

結果,高士奇等罷官丟祿。

三本得名,天下大噪,然水滿則虧,直道難行,康熙二十九年,山東道禦史彈劾山東巡撫,巡撫為開脫罪責反咬一口說郭三本曾致書舉薦手下被拒方有誣陷,查實後部議郭琇私書罪擬杖刑,康熙知道這是郭琇鯁直敢言讓人人自危,擔心一頓廷杖打死皇恩有加改降五品調用,然此時又有誣告說郭琇之父乃前明禦史家奴,讓康熙不得不讓郭琇休致還鄉。

但“慶父不死,幹戈不止”,又有人舉報郭琇在吳江縣令時坐侵米糧二千三百餘石,郭琇不得不到堂對質,可當堂審問,明珠、高士奇皆在屏風之後,主官根本不看不問,隻用酷刑夾板逼迫認罪。屢審屢夾,或三四、或五六,最多十二,直到最後郭琇得以恩敕回籍已是一年之後。

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南巡見江南、吳江百姓至今感戴郭琇,複起為湖廣總督,取其耿直加都察院右都禦使銜(前番為左,有誤,其時左都禦史應為滿人,名聲不著)。此次本是來京陛見,其於名聲蜚然於士林,李紱拜訪豈敢遺漏。

郭琇適才已在人後聽了許久,至此抱拳以世子禮左右示人,方緩緩言道:“三爺,君隻知一體納糧之事危及士林,可知其對朝廷之深害?若一體納糧又以合計?”

這是又有新論斷了?圍觀士子們漸熄的心思重又燃起,彼此側目,靜等……

“諸君可知我朝湯潛庵事?”

湯潛庵,原內閣學士禮部尚書湯斌是也,因其任職期間,朝服襤褸府衙荒敗,魚肉葷腥概不入府衙每日隻買三塊豆腐做菜肴,人稱“豆腐湯”,但終眾人皆濁獨清難以立世,被郭琇彈劾“沽名釣譽”,鬱鬱而死!此時被郭琇重新提起,諸人惘然。

“那湯潛庵雖有沽名釣譽之嫌,然其儉樸持家卻是真,非不願實不能也!”郭琇幽幽道:“莫說湯某之四品,以郭某之從一品計,計算闔府之入,年俸不過百八十兩銀子,禦賜田地百畝年入不足百半,府內父母早逝老妻亦亡,除具名官養者仍有書童一名,侍女三個,仆從雜役十二人,瘦馬兩匹,除青菜豆腐能取何物度日?”

“而捐納事,自古皆以丁口計算,本朝捐納雖微,十六人之捐,以郭某之捉襟見肘度日維艱無論如何是拿不出來的!”

“生財之道有乎?舉債國庫者為虧空,”

郭某餘財可添乎?

可借國弩,此為虧空可收受賄賂政之亂始可増田畝之租害民藏亂。此亦郭某一人之為也,然天下之官吏仆僚何止萬千,一人害家,為國蛀,萬千人為害國政之亂也!

此皆一體納糧之一言弊也,士子高中之日便是貪腐滋生之必然,害社稷也!郭某常聞社稷為重君為輕之語,豈可因君上之孝道而卻步?

誠貝勒能振臂高呼郭某以為誠君子也,今前倨後恭,視天下士林玩物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