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849章 想的太簡單了(1 / 2)

“你說的這個項目,國外已經在做了,不是什麼新東西,而且國內的情況跟國外還有很多不同,在推廣上,你有什麼想法呢?”

這個世界不缺創意,缺的是將創意落地的具體實施計劃。

楊林很想知道,眼前這個陳奇到底是靈光一閃想到了這樣的一個點子,還是已經有了相對完備的計劃。

如果是前者,那麼很遺憾,不用說楊林了,換成任何一個投資人都不會再對他感興趣。

還好,陳奇是後者。

聽到楊林這麼問,陳奇似乎來了精神,他從隨身帶的公文包裏拿出了一疊厚厚的A4紙,雙手遞給楊林。

“楊總,這是我草擬的一份計劃書,希望您能看一下。”

楊林接過那一疊計劃書,開始翻閱。

看起來陳奇的確做了不少的功課,以濱城為例,上麵有相對詳盡的交通數據,以及市場調研的部分信息以此來印證調動私家車填補運力不足的可行性。

對於這些基礎性的、背景性的東西楊林興趣不大,因為這些東西他早就知道,他所關心的是陳奇有沒有推廣計劃。

前麵一些楊林認為沒有營養的內容上,他一目十行大致翻閱了一下,而到了推廣這塊,楊林才相對仔細地看了看。

在陳奇的這份計劃書中,他提出分三步走的推廣計劃,第一步是大範圍的廣告,用廣告的方式來提高產品的知名度。第二步則是給司機高昂的出車補貼以此來刺激司機的出車熱情,第三步便是給乘客極高的優惠券,用這種辦法來吸引乘客使用軟件。

在計劃中,陳奇還引用習慣構件原理,認為人們想要養成某種習慣隻需要兩個星期的時間,當習慣養成之後,這件事就跟他的生活再也分不開了。

單純從這個方麵來看,陳奇的想法是完全沒錯的,且跟楊林認知中的網約車最初出現時的模式幾乎一模一樣。

但那是人家經過許多專家一起做了複雜模型之後得出的結論,而陳奇顯然沒有經過這種專業的學習,他能想到這一點,也足見他是個極有想法的人,且還是那種不笨的。

陳奇見楊林看的認真,也解釋道:“楊總,您也看到了,這個項目的前期會涉及到給司機和乘客的補貼,還有大麵積的廣告投入,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也需要很多的錢,放眼濱城,我認為也隻有眾合集團有這種實力能接下這個項目。”

對於這種彩虹屁,楊林早就免疫了。

“盈利轉化模式在哪兒?”楊林沒搭理他的吹捧,反問了一句。

“等到司機和乘客都已經習慣了這種模式之後,我們就可以停止那些高昂的補貼,作為平台我們抽取一定比例的傭金,從而實現盈利……”

陳奇說他沒有留學或者在國外生活工作的經曆,但楊林聽了他的這些話之後,感覺他至少是知道Uber的,因為他說的這種模式,跟Uber幾乎就是如出一轍。

當然,楊林不會在這個問題上跟他去掰扯什麼,因為那樣並沒有什麼意義。

“你認為司機和乘客多久會習慣這種模式?”

“我認為半年時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