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72章 趁火打劫(1 / 3)

不到長城非好漢。

大明天子朱以海第一次登上長城巡視,

腳下長城猶如巨龍一般蜿蜒盤旋於燕山的群山峻嶺之中,那巨大的條石和城磚,帶著厚重的曆史感撲麵而來。

城牆頂上鋪著方磚,可以五六匹馬並行,城牆外沿是兩米多高的垛子,上麵有方形的望口、望口,隔百來丈有敵台。

“這一塊條石便有三千斤重!”

朱以海聽隨駕大臣介紹,暗暗驚歎,在這種崇山峻嶺中,要把這些條石、城磚運上來,再壘砌起來,建起這雄偉長城,甚至東西串連一萬三千裏,可知道有多麼的了得了。

就算從太空裏一眼認不出這萬裏長城巨龍,但也不妨礙他是漢文明的輝煌見證。

明長城先後大修十八次,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啊。

皇帝西巡第一站,便是居庸關八達嶺長城。

居庸關之險盡在關北的八達嶺關城,長城在此分為南北兩峰,關城依山憑險,關城也建在山脊,雖受地形限製,也就不到十畝地,也無水井,水源缺乏,平時能駐兵不多。

禦營駐八達嶺關城的部隊,主要駐紮在西北三裏的岔道城。

“已在關城中打掃好了‘察守公館’做為皇上駐蹕之所。”

“八達嶺關城既是居庸外鎮軍事要塞,也是交通要道,從這裏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慶,西北往宣化、張家口,路從此分,四通八達,此八達嶺之得名也。”

紹天朝恢複北京後,自然對此北京西門戶十分重視,南衙禁軍八鎮,便有一鎮專駐居庸關、八達嶺,又以省營兵協防煙墩,巡防道路。

居庸關和八達嶺關城上,都還增加了許多大炮。

“關城炮台上的大炮,都是要塞城防炮,二十四磅炮和十八磅炮,射程遠威力強。”

朱以海站在長城上遙望關城內外,居庸關和八達嶺關的防禦性能確實遠超之前,僅這裏就駐有一鎮八千精銳禦營禁軍,還沒算上省營等。

僅僅是這些巨炮,加上此天險,基本上什麼蒙古、女真都別想靠近。

甚至可以說,其實現在北京外圍長城的防禦有些溢出了,因為現在明軍已經開始在燕山、陰山外設省,把關外的大片地方都納入控製,進行半屯駐半直隸半羈縻的一個特殊治理。

已經是以積極進攻取代消極防禦了。

大明燕山北的防禦要點已經北移,不再是長城一線,而是諸如大寧、承德,在集寧、張北,在涼城、歸化。

不過居庸關畢竟是北京西大門,所以和山海關一樣,仍然是要禁軍重點駐防的,連北麵古北口、喜峰口、獨石口等燕山長城重要關隘,也一樣還是要重點防禦的。

隻不過這些都是屬於京城衛戍部隊的防區,而現在真正的邊防已經是在長城外。

居庸關和八達嶺關上駐防的都是南衙禁軍八鎮之一的兵,十分精銳,不僅全都是精選留下的二三十歲的青壯精銳,個個健壯驍勇,而且都是老兵。

他們全都完成了新式裝備換裝,步兵都是三式鳥銃,加上四式的九頭鳥,還有五式虎蹲,五式佛朗機,重火力支援方麵則是三磅營屬炮。炮兵標則是十二磅野戰炮為主,因為是守關防禦,他們又有不少重型的城防要塞炮。

威風凜凜。

不僅銃炮嶄新,而且士兵的軍服也都很整齊很新,都是紹天三式款戰袍,鮮豔的紅色,既有輕便又兼顧不錯防禦性能的新型棉甲,迎接皇帝檢閱,他們還特意穿上了粗呢軍大衣。

不少士兵還特意在胸口戴上了勳章。

有紫金勳章,有白金勳章,還有黃金勳章,有的人還戴了好幾塊。

朱以海甚至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麵孔,他們是天子門生,有最早浙東出來的元從近衛,也有講武堂接受過天子教導的軍官,還有是在親勳翊武四衛當過近衛的軍官。

他們特意把天子賜的軍官劍別在腰間,一個個挺胸抬頭,跟一隻鬥誌昂揚的大公雞似的。

當皇帝拍著他們的肩膀,說出他們的名字時,一些少壯軍官們甚至激動的哽咽,想不到他們做為七八品的低級軍官,皇帝都還能記的他們名字。

朱以海詢問他們在新部隊的情況,也了解了一波最底層的真實情況,軍官們都挺滿意現狀,軍餉不錯,也不會有亂扣減,更不會拖欠,另外他們現在駐防在這邊,也還分老婆分地。

“分了多少地?”

“回陛下,臣僅是九品,所以分了五十畝地,就在延慶,臣的妻子也已經辦理隨軍。”

“嗯,有什麼困難嗎?”

“回陛下,沒有,臣現在家裏挺好,新年陛下發了一筆年賞,年後太子大婚,殿下又給我們發了一次賞,臣便用這賞,還有積蓄,買了幾個建奴做農奴,幫著耕種陛下所賞賜的五十畝地。”

朱以海問了他買的奴隸價格,都是遼東等地抓獲的戰俘,他買的那幾個是蘇尼特人抓的科爾沁蒙古人和滿州八旗餘丁。

蘇尼特本也是漠南蒙古人,甚至還曾是察哈爾的,但他們的首領騰機思雖做了大清的女婿,娶了宗室郡主,可因為跟多爾袞的恩怨,最終卻反了大清,帶著部落人馬跑去漠北投喀爾喀,還早早向大明上表歸附。

因為這,所以在朱以海重返北京後,這騰機思自然也就受到特別對待,朱以海便把宣化北麵牧場,劃封給蘇尼特,分其為左右兩翼八部,置兩都護府八都督府。

其實這塊地大致就是曆史上察哈爾在遼西叛亂兵敗後,被清廷遷到張家口外所設的察哈爾八旗之地,東至克什克騰界,西至歸化城土默特界,南至太仆寺牧廠和山西邊界,北至四子部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