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97章 天經地義(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可現在他們看到過去那些高高在上的士紳豪強地主們,一個個灰頭土臉,老老實實,也覺得這回朝廷不一樣了。

看著士紳地主們又是繳納地丁銀,又是主動捐義倉糧什麼的,剛收了秋糧的百姓們,總有些不太自在。

以往到了這時,地主啊官差啊,就開始下鄉來催租逼稅了,但現在沒人來了,反而一遍遍說免除欠繳,今年免除地丁銀等等。

大家反而都不自在了。

最後村裏的老少爺們聚在曬場上商議了幾天,最終決定還是繳皇糧。

畢竟按這最新的地丁銀規,一畝地才繳二鬥四升二,山地坡地旱地等還可以折算成良田,好幾畝折一畝,都是標準的稅畝,這樣算下來,其實就算山地坡地旱地,也能折到二石糧一畝的,這意味著實際上繳的十稅一左右。

特別是以前雖說三十稅一,可實際上正稅隻是小頭,真正負擔重的是各種浮收、火耗、攤派、加征、耗上耗等等,所以百姓實際負擔往往占到十稅五,甚至更高。

如果沒有自己土地的百姓會更慘,哪怕名麵上不繳田賦,但各種丁役折銀少不了,甚至加征派灘也要按人頭來。

“我們要繳皇糧。”

“繳皇糧天經地義!”

“感謝聖皇仁政!”

鄉長看著這群鄉民,額頭汗水都不斷往外冒,他從沒想過,還有人繳皇糧這麼積極的。www.x33xs.com

最後也隻好去找縣衙裏下來的書吏,這書吏其實就是他本家族侄。

“叔,咱們也沒逼這些人繳糧,聖人的旨意,官府的告示,咱們也都是傳達解釋到位的,你看他們態度明顯,是一心要繳皇糧的,這是好事啊。”

“他們要繳,那就收,咱們隻要不亂搞浮收,規規矩矩的收糧入倉,然後給他們寫個條子,最後往縣太爺那一報,這也是功績一個啊。”

鄉長心想,老子這鄉長都不願意當,要什麼功績?以我舉人出身,真要願意當官,最起碼也是當個縣教諭啊,哪會當這勞什子鄉長。

不過他轉念一想,也承認侄子的說法。

他們這些士紳先前不也非要主動補繳欠繳,清退侵占這些嗎,還主動的搞出個義倉,現在這些百姓也沒啥區別。

“各位鄉親,各位父老!”

“大家靜一靜!”

鄉長站到一處高地,雙手虛按,大聲講話。

“大家能有如此忠心覺悟,本鄉長也是非常高興,既然大家說豐收了有餘糧,要納糧進獻,那這份忠良之心,本鄉長又怎麼好拒絕呢。”

“現在開始,大家排好隊,一個個來,這邊開始鬥量登記,入庫存儲。”

皇糧畝征一鬥四升二合,指的是麥稻,如果是其它的糧食,也有個專門的折算標準,相應折算就好。

鄉裏的辦事員,甚至縣裏的吏員,加上鄉保甲的,一起開始收糧。

這若是往年,收糧這事,那可是縣中胥役們最高興的時候,因為這是撈銀子賺錢的時候,甚至還有專門的老手負責各個環節。

比如有人專門負責踢鬥,還要提前穿上鐵鞋,一鬥裝好糧,還要堆的高高的叫淋尖,然後他們狠狠往鬥上一踢,這淋尖的就全落地上了,落地上的就歸他們了。

所以浮收驚人,往往普通百姓交一鬥糧,實際上得繳兩三鬥。

多的連火耗都不算,因為火耗還是有名目的有賬的,這些直接就是這些小吏們聯手弄下來,最後所有官吏一起平分的一個外快。

甚至還要搞大小鬥。

但今天,沒人搞這些事情。

一個老農來時,在家裏提前量過了,按折算、按畝數等,自己家折十稅畝地,該繳二石四鬥二升,他直接按以往的規矩,拉了八石來。

還怕不夠。

結果那邊鄉長老爺拿著筆和名冊,翻看了鄉裏剛完成的戶籍、田地清理登記表,“簸箕村張二牛,地畝折算十稅畝整,地賦二石,丁銀二鬥,火耗加征二鬥二升,合計二石四升二,”

那邊吏員應了聲好。

然後把鬥擺好,幫老漢把糧裝上,也沒堆尖,裝好後,拿刮板一刮,刮下不多一點到地上,並不算多,沒有特別淋尖,更沒有踢,然後讓補的。

“二石四鬥二升,上繳完畢。”

“老漢,把鬥旁邊墊子上這些,都掃一掃拿回去吧。”

老漢愣住,回頭看了眼牛車上還有小半車的糧,再看看鬥旁蘆席上灑落不多的那些糧。

他估摸著,還真就量了二石四鬥二升,鬥沒問題,也沒多量。

可他還多拉了五石多呢。

“老牛,這個單子給你,皇糧完繳單,有本鄉長的印和縣裏書吏的章,本鄉長代表國家和縣裏,感謝你的繳納,謝謝!”

張二牛還在發愣。

“下一個!”

張二牛的兒子把蘆席上的糧都掃起收好,然後拉著還愣在那的父親退到一邊,“爹,完事了呢。”

“這,這,”張二牛指指鬥,又指指車。

他兒子把他拉回車邊,另幾個兒女圍過來,也都感慨著,“沒想到這回居然沒加浮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