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99章 舊時王謝(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就連顧鹹受本來想讓月莊高氏出來當這書院山長,他們都連忙推辭。

月莊高氏,在嘉靖年間出了個高汝登,有名的樂善好施好名聲,有田四千畝,一生捐資建了三座橋,般若書院以及縣學等他也數次修建,大災時,更是放糧救災活人無數,他八十歲去世時,五百裏內都罷市哀悼,鄉民們感恩,還特在城東立祠祭祀,現在還在。

其子高舉後中進士,官至浙江巡撫。

高舉四子,長子高所蘊舉人,娶兵部尚書新城王象乾之女。高所蘊二子高瑋高珩,崇禎十二年,兄弟同中舉人,高瑋還是解元。

所蘊的兄弟所學所養等,也都是舉人出身,官至兵備道、光祿寺丞等。

不過高家雖然這些年確實人才輩出,但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他們跟孫王韓幾家一樣,站錯了隊。

他們居然覺得韃子入關後,能得天下。

高瑋居然在去年跑去北京參加科舉,還中了進士,授河間府推官,然後今年初就被土國寶給俘虜了,老家又接著被大明光複了,高珩崇禎十六年中的進士,然後甲申國變時逃回老家。

結果後來又跟著孫之獬他們去北京朝韃子,授了個翰林檢討。

他的堂弟高玶也是去年參加韃子山東科舉中的舉人,另一個兄弟高琭去年一起參加鄉試不中。

高家唯一算是運氣好站對了隊的是高理,早年科舉不順,便幹脆棄學從商,遷居青州日照,創辦商號,擁有商船,事業有成,然後明軍北上時,日照為明軍光複後,他倒是順應時勢,馬上歸附,還捐銀助餉,成了朝廷表揚的義商。

這兩年依托大明,借著山東航線的興盛,倒也是生意越發興隆,也成了日照有名的富商。

相比起來,淄川高家卻都站錯了隊。

其實不僅是高氏,六大族幾乎都站錯了。

比如說高瑋的嶽父,是張至發的長子,舉人張泰來,雖然父親是崇禎首輔,可在韃子南下之時,雖然自己沒去北京,卻也拿出金銀等讓孫之獬等代進貢清帝。

他叔發張中發,是有名的書法大家,結果也給韃子皇帝寫了數幅字進獻。

正是因為這些,所以般若書院重開,高畢雖幸存,卻根本不敢接這山長之位。

以前般陽書院,曆任山長基本上都是他們六大家的人,裏麵的學生,也多是六大家族及親戚子弟,他們在這裏讀書製文,研習八股,也確實走出了二十多個本地進士,和幾十個外縣進士,以及無數舉人秀才。

這在淄川,那是真正的第一學府。

但現在重新開學後,原來的學生卻少了大半,孫王韓張四族的子弟,幾乎沒了身影。

高畢兩家,也是低調許多。

書院招收了大量新學生,連山長都是家裏早年從淄川遷往南京定居數代的。

新生裏,甚至出現了謝遷、丁可澤的子侄,還有一些小戶,甚至商賈之家,以往根本沒資格來這裏讀書,現在卻都堂而皇之的站在了書院裏。

時代變了。

高張畢三家的那些本地名流士紳,此時站在那裏誠惶誠恐,哪還有過去那種本地高門名流的風範。

33小說網

。您提供大神木子藍色的海上升明帝起點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