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41章 水中銀(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紹天朝朱以海起兵之初,就在控製區改鹽製,控製鹽場後任商販購買運銷,收稅較低,這樣做的極大好處就是爭奪市場占有額,並能進一步打擊走私。

私鹽泛濫最大的問題,還是販鹽有暴利可圖。

像如今王夫之老家的鹽,還是官售熟鹽,也是從廣東運過去的,一斤僅十文左右,長沙、夷陵也不到二十文一斤。

借助水運,運鹽成本降低,尤其是關卡上的層層加征攤派沒有後,讓鹽成本大減,特別是取消了過去鹽商壟斷的製度後,市場調節下,哪裏鹽近哪裏運,中間層層販銷的環節也少了,都進一步降低了成本。

雖然鹽看似賣的便宜了,但朝廷在其中征收到的稅卻並不少。

一文錢一斤買進來的鹽,所有環節收稅和加價,漲了幾倍,變成快五文錢。

百姓平均一年要吃多少鹽?如果鹽價不是太高,那麼七八斤鹽是要吃到的,所以每年產銷的鹽是數億斤,以明萬曆年人口數量,可能一年要吃掉十億斤鹽。

就算現在一年全國隻消耗六億斤鹽,這也是個大數字。

現在韃子雖然還控製著不少地方,但他們現在自己遷界禁海,其境內最大的幾個鹽產區如山西解池、蒲灘,以及寧夏鹽池,現在基本都被明軍控製著,他們幾乎完全失去了鹽產區。

所需用鹽,都要靠從明朝這邊走私過去。

晚明時,朝廷想盡辦法從鹽上弄錢,商人得買鹽引,還要買餘鹽以補正課,支鹽時,每引還要繳納五分銀存留司庫稱賑濟銀以備災荒,還有什麼火鹽錢,修漕河鹽銀,甚至還有常例的科罰銀、割罰銀、納銀,另還有腳價、包索費等八項。

另外收了銀子到取鹽,還有時間差,還能有個利息收入,這筆利息都有五六萬兩。當然,朝廷還可以超發鹽引,讓鹽商捐銀捐米,水商納的牙稅等,一年理論上這些收益加起來有兩百五十萬兩。

僅兩淮鹽場,可年產十億斤,嘉靖年間,兩淮鹽場就產三百七十萬引,七點四億斤鹽,還有幾億斤的私鹽。

明朝曾經實行過按戶口食鹽鈔製度,十五歲以上大口歲食鹽十二斤。

萬曆時食鹽需求達到十八億斤左右,但官銷僅五億斤左右,三分之二市場被私鹽占據。

明朝也改革過幾次鹽政,但都沒太大效果,說到底還是鹽商們官商勾結壟斷,形成了鹽業寡頭,嚴重影響著朝廷的鹽政。

食鹽市場是有限的,要多賣官鹽,則私鹽就必然受打擊。

朱以海現在的政策就是降低官鹽價格,搶占市場占有率,以此降維打擊私鹽販。雖說他的官鹽依然加了不少稅,但納稅開票後,一路上就可以暢通無阻。

而私鹽無票,其運輸成本會高,以前利潤高,鹽戶、鹽商、鹽官、沿途地方關卡、地方官員等都在裏麵分錢,大家一起勾結。

而現在官鹽的價格,已經讓私鹽的利潤空間很低了,如果他還要繼續維持走私網,打點關卡,那可能成本比繳稅也沒區別,還得擔著砍腦袋、抄家流放的風險,這就不值得了。

尤其現在想掏銀子勾結官吏的成本風險還大,監察太嚴格,沒足夠的利益官吏也不敢亂來。

就連鹽丁們鹽課減少後,現在製鹽實際收入也提高了許多,用不著冒那麼大風險去賣私鹽,直接賣給鹽倉既省事又賺錢。

而現在新朝新氣象下,參與走私的官吏、士兵、胥吏也會少許多,畢竟查的嚴格。

在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的情況下,鋌而走險的就會變少。

正經鹽商的成本是稅和運輸,而走私鹽商他們的成本除了運輸,還有打通關節,以及違法的成本。

官鹽都是精製鹽,還僅賣幾文錢一斤了,私鹽還怎麼賣?

現在朝廷一邊是收鹽稅,一邊也有官營的運輸行、鹽店鋪,還有皇家經營的運鹽行、鹽倉鹽棧鹽鋪等,這裏麵也有不少利。

更別說如今向韃子占領區販私鹽利潤更高。

鹽價降低了許多,鹽稅卻提升了幾倍。

。您提供大神木子藍色的海上升明帝起點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