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53章 心懷不軌(1 / 3)

皇帝用心,武英殿裏的紫緋大臣哪個不懂。

畢竟能入殿廷議,起碼也是部院五品職,還是那種要職。

這明顯是對舊勢力的一次清算,而且很嚴厲,把他們全族從原籍家鄉遷來京畿,但若說是發配流放其實也不算過。

特別是如那些曾經降虜降順的,這次要舉族遷移到長城關外地,他們在關內原來留下來的那些地,這次也要被全部置換到關外,不管這個是一比一置換還是一換幾,中原內地的良田熟地,能跟關外的地相比嗎?

更何況遷的時候要全族一起遷走,但到了長城外安置的時候,卻是要求家族拆分按戶安置,以小家庭形式落戶安置,皇帝的用心誰還能不明白呢。

其它逃跑的被殺的、戰死的自殺的,各有不同待遇,但基本上都是在被清算,區別隻是誰被清算的更徹底些。

就算這些舊勳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今手裏還握著許多錢財,遷移到關外,既是財力上的削弱,更是對他們影響力的巨大打擊,離開了原籍家鄉,想重新開始可不容易。

有許多舊勳本來就是一直居住在北京,他們原來有北方就有許多田產,有的甚至遍及數省,如今就算能留在關內的,但也基本上是要落戶到北京外圍,甚至是河北遼西山西的。

殿堂上坐著跟天子論道的基本上都是新貴,對於前朝舊勳,他們可沒多少同情心,所有人都明白,舊勳臣倒下,皇帝吃肉,他們喝湯啃骨頭。

舊勳裏沒幾個在新朝有地位的,誠國公劉孔昭算是一個較難得的特例,這位劉伯溫後人,在崇禎、弘光兩朝,是比較風光的,尤其是在弘光朝,也算是武勳巔峰,金殿上能把東林大臣罵個遍,手握操江實權。

清軍南下時,他沒跟著弘光逃跑,也沒跟著徐允爵他們投降,而是帶著一支水師南下,繼續抗清,後來朱以海招撫,他倒也是很用心的賣命,也成了天子心腹元從,這幾年雖沒什麼大新聞,但一步一步也做到了誠國公。

當舊勳基本上要被清算時,他卻還一支獨秀。

也有一些殉國死節的勳臣之後,得朱以海恩蔭授職後,也在紹天朝做出了些成績,這次也算是不在那些清算的舊勳之列,但也是需要如其它新貴們一樣遷移入京,隻是不牽連族人。

“臣附議。”

誠國公劉孔昭,前幾天才被天子欽點為五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右都督,此時身著賜麒麟紫袍第一個站起來附和皇帝。

做為舊勳代表,還是開國功臣劉伯溫後人,劉孔昭也是個奇人,畢竟能夠在崇禎、弘光甚至紹天朝都得重用,還能把女兒送進宮做了嬪妃,自己還能做到前軍右都督這位置,已經是非常不易了。

這代表著劉孔昭在紹天朝,是真真切切的進入了軍功新貴集團的頂層核心。劉孔昭這幾年很好的詮釋了如何做一個皇帝心腹,那就是無條件的服從命令,全力的支持皇帝。

既聰明又有能力,人狠話不多,立功還多,他成功為自己在新朝爭取到了一個核心位置。

就如此時,皇帝話音剛落,他毫不顧忌的第一個站起來支持。

洪承疇緊接著站出來支持,然後錢謙益也趕緊站出來,這兩個那都是有汙點的,在朝堂上始終有不安感,更因為這幾年一直在兩院主持,幹的盡是些監督彈劾的差事,早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也隻能做個孤臣。

明知道這可能是條不歸路,他們卻沒有選擇餘地。

他們知道自己對皇帝唯一的價值,就是毫不留情的去撕咬、鞭打那些官員,假如他敢有半點循私甚至辦事不力,那絕對會被皇帝毫無留情的拋棄,甚至最後還可能被清算。

他隻能在這條道上走到黑,甚至每次皇帝提議時,他們都要積極響應支持,為皇帝出謀劃策,拾遺補缺。

若是在以前,身為東林領袖的錢謙益,是絕不可能在這種事情上為皇帝搖旗呐喊的,可現在卻必須得第一時間站出來支持。

朱以海看了眼底下的吳三桂。

“涼國公以為呢?”

吳三桂入朝後,這是第一次參加廷議,他現在是前軍左都督府的都督同知,涼國公爵,加少保銜,還有輔國大將軍階,看著好像挺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