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不光敢於赴死,這幾步道還要走得穩當(1 / 1)

盤錦市公安消防支隊的陣地在火場東部的萬噸油品碼頭。特勤大隊二中隊班長劉明明印象最深的是這裏的油罐如此之多、如此之大、管道如此縱橫交錯,儼然是一個龐大的石油帝國。劉明明想不到這裏竟然會起火,當時誰也說不清哪個油罐,哪處管道在燃燒,整個火場都在燃燒。劉明明想不到這麼大的火還能夠撲救,360公裏長的沈大高速公路上全都是消防車,全省消防官兵除了留守看家的以外,全部趕到了大連火場,劉明明更想不到這樣的大火竟然被撲滅了。連續幾個月,劉明明做夢依然夢到大連的飆天大火,他疑惑,不是撲滅了嗎?難道又複燃了?一怔驚醒,想到大火早已被撲滅了,頓感萬分慶幸。劉明明和許多人一樣,在潛意識裏總覺得這場火撲不滅,但事實證明它已被官兵們成功撲滅,他從心底裏感覺遼寧省公安消防部隊的偉大,盤錦市公安消防支隊的偉大。把“偉大”這個詞放在7·16火場撲火英雄身上,劉明明覺得恰如其分,太偉大了。

劉明明1982年出生,1997年入伍,是四期士官。在他心目中,7·16戰鬥是十分慘烈的,所有英勇頑強的部隊都趕不上遼寧消防鐵軍頑強。中國軍人自抗日戰爭結束後,就沒再經曆這麼慘烈的戰鬥。要不就到火場試試,死拚四天五夜。一般的部隊頂四五個小時,最多頂七八個小時就頂不住了。不光體能達到極限,心理承受力也達到極限。遼寧消防鐵軍從參戰一直打到全線勝利,這是什麼隊伍?劉明明想來想去,還是那個詞:偉大。他覺得國家博物館應該收藏一麵遼寧省公安消防總隊的隊旗,旗上有油汙和火燒的痕跡,上寫九個大字“偉大的遼寧消防鐵軍”。

剛進火場時,劉明明和中隊長蔡東輝率先進入陣地,持泡沫槍打輸油管道火。開始,他們還能看清火光映照下的道路,後來看不清路了,煙霧——不是白煙,而是像烏賊在水裏吐出的墨汁般的黑煙,把人和路都包住了。爆炸聲此起彼伏,油蒸氣發出尖銳嘯音。他和蔡東輝互相招呼的聲音也聽不到了。這時候,東側輸油管道爆燃,“砰”的一聲,蘑菇雲托出一個火球,然後是噴泉似的火柱,著火點離他們倆隻有20多米遠。他們退了幾步,又轉回頭繼續滅火。

劉明明印象深刻的還有盤錦支隊陣地的第二次爆燃。其聲音巨大不光是對耳膜而言,聲波巨大的能量把五髒六腑全都撼動了,人在地上站不穩。劉明明覺得,聲波足以摧裂肺腑,但還是挺過來了。

後半夜下雨了,劉明明換班下來,坐在沙堆上吃飯。那種場麵忘不了,黑雨如箭一般打在衣服上,衝不去衣上的油汙,又添一層新油汙。雨落在盒飯上,白米飯全變成黑米飯。

劉明明感到最艱難的不是麵對爆燃,也不是烈焰灼烤,而是戰鬥了一天一夜剛休息,又接到命令奔赴103號罐。身體都累散架子了,像泥一樣癱在地上,站起來,上103號罐,腳步真是太沉重了。

到了103號罐陣地,先行冷卻罐壁,劉明明被選為攻堅隊員進入罐內滅火。103號罐坍塌了一角,如張著大嘴的怪獸。怪獸的嘴裏和頭頂仍然火焰熊熊。誰說進罐滅火不害怕,他就在撒謊。背著沉重的裝備往罐裏走,就是走向死亡,沒有其他解釋。誰也不知罐裏還有多少油,會不會爆炸。但是,作為一個消防軍人,一個爺們兒,不光敢於赴死,這幾步道還要走得穩當,不能讓人笑話。總之,那時候把一切都豁出去了。人在那時候沒思想,啥都不想。與死神無數次擦肩而過,人把命給豁出來了,像一把刀,左右翻飛,飛快。

進罐裏就像進了火焰山一樣,劉明明感到高溫無法承受。腳底的浮頂在燃爆中劇烈震動,十分恐怖。在坍塌的坡上打火時,劉明明感覺好幾次差點被爆燃震下去。好多事都記不清了,劉明明記得自己從沒退卻過,始終堅守在第一線。在罐內戰鬥了3個多小時,劉明明和戰友最後撤出。從罐裏出來,他沒別的感覺,就是困,太困了,哪管能睡上一分鍾都無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