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章 阿拉伯海南部(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國人婚喪之禮,其五等人皆各從其類而不同。

米、粟、麻、豆、黍、稷皆有,止無大小二麥。象、馬、牛、羊、犬、貓、雞、鴨皆有,隻無驢騾與鵝爾。

國王亦差頭目隨共回洋寶船將方物進貢中國。

(2)費信《星槎勝覽》中的柯枝國

其處與錫蘭山國對峙。氣候常熱,田瘠少收,村落傍海。風俗頗淳。男女椎髻,穿短衫,圍單布。其有一種曰木瓜,無屋居之,惟穴居樹巢,臨海捕魚為業。男女裸體,紉結樹葉或草數莖,遮其前後之羞。行路遇人,則蹲縮於道傍,伺過方行也。地產胡椒甚廣,富家俱置板倉貯之,以售商販。行使小金錢,名吧喃。貨用色段、白絲、青白花磁器、金銀之屬。

詩曰:嗟彼柯枝國,山連赤鹵場。穴居相類獸,市集更通商。米穀少收實,胡椒積滿倉。恩宣中使至,隨處識蠻鄉。

2、科欽

柯枝(科欽)

1405~1433年,鄭和奉明廷之命率領船隊七次出使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鄭和七下西洋期間,印度的卡拉拉邦是船隊重要的中轉站,尤其是第二次、第七次下西洋時到訪的印度諸國最多,其中到達古裏7次,到達柯枝6次。當年曾旅行到馬拉巴海岸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巴圖塔在他的遊記中這樣記述:當時的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進入卡利卡特和科欽的中國船隊大若城市,船隊中的中國官員和他們的妻子都擁有自己的房間。船上裝著青白瓷器、綢緞、茶葉、藥草和生薑等都是交易的熱門貨,印度商人以胡椒作為交換物。

永樂十四年,明成祖詔封可亦裏為柯枝國國王,詔封柯枝國內東大山為“鎮國山”,並賜柯枝禦製碑。《柯枝禦製碑文》:“截彼高山,作鎮海邦。吐煙出雲,為下國洪龐。時其雨暘,肅其煩熇,作彼豐穰,祛彼氛妖。庇於斯民,靡災靡涔。室家胥慶,優遊卒歲。山之嶄矣,海之深矣。勒此銘詩,相為終始。”不過,考古學家始終沒有發現這塊碑文的原件,隻有文獻的記錄。

據當地史料記載,1406年冬,當鄭和第二次率領商船隊到達卡利卡特港時,船隊巨大的船體在當地引起了轟動。船隊主體的大號寶船長四十四丈,闊十八丈,可載五六百人;中號寶船長三十七丈,闊十五丈,可載二三百人;加上其它船隻,如座船、戰船、糧船、水船等,百餘艘巨舶由海上徐徐駛來,如同移動的海上巨無霸,是當地從未見過的壯觀景象。當地國王向鄭和呈送了禮物,那是一條用金絲織成的腰帶,上麵綴滿了珍珠和五顏六色的寶石,華貴奪目,熠熠生輝。

鄭和離開之後,傳說中國人流下了捕漁方法給科欽的印度人。今日,在科欽堡入海口的海灘上,人們仍可以見到佇立的漁網,當地人稱之為“中國漁網”,這已經成為科欽的地標性景物。漁網係在四根木柱上,四根木柱的頂端收攏在一起,再由一根更粗大的長木吊住,長木的另一端係上石塊壓重,利用杠杆原理,隻需五、六個人便能操作一張漁網。一張張魚網沿海灘一字排開,每隔幾分鍾起一次網,頗為壯觀。

中國魚網旁立有石碑,上麵刻著:“公元1341年洪水爆發,中國人從卡利卡特遷居到科欽,並定居於此。大約在公元1350年至1450年,中國人把魚網帶到了這裏……”科欽的捕魚法據說是這種從中國傳入,這種捕魚方式在這一地區流行了600多年,直到現在,每當黃昏漲潮時,當地的印度人還在使用著中國魚網張網捕魚。

鄭和下西洋之後,歐洲人隨後而至。科欽是歐洲人登陸印度的首個地方,葡萄牙人在1503至1663年,管治Fort Kochi 。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是第一個由歐洲出發,繞好望角到印度的人,他的墓碑至今仍可在St。Francis Church看到。葡萄牙人之後,荷蘭人接踵而來,現在科欽還保留有荷蘭墓園,荷蘭人之後就是英國人,直到1947年印度獨立。

以經商見稱的猶太人,也不知何時起來到科欽,從事香料貿易而活躍一時,至今科欽還保留有“猶太人城市”的城區一角,這些“最有印度風格的徹底的猶太人”,卻遵守著猶太民族嚴格的禮教規矩,在外人眼中真是不可思議。

200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圓滿結束了對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後,便前往印度科欽訪問。同時,為紀念鄭下西洋600周年,鳳凰衛視年前沿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其中一站就是科欽。

今日科欽,因為當地的欽科造船廠為印度海軍打造本國第一艘航母而登上媒體的頭版,事實上這是我們早就認識也久被遺忘的印度城市。

(1)阿拉伯海之皇後

科欽位於印度的西南岸,卡拉拉邦的埃爾訥古勒姆區,錫魯萬納塔普拉姆城北約220公裏處。其麵對阿拉伯海,擁有優良的海港,水上運輸非常發達,有“阿拉伯海之皇後”的美稱,更是印度卡拉拉邦最大的城市。其地域包含埃爾訥古勒姆市、柯枝古城、貢巴蘭吉和外圍島嶼。科欽的港口城市位於群島與狹長半島之上,城裏較古舊的部分奇怪地融合了中世紀的葡萄牙、荷蘭和英國鄉村,連接馬拉巴海岸。

傳說中的中國網

印度最古老的教堂,聖法蘭西斯教堂位於海濱區,那裏還有一座450年曆史的葡萄牙宮殿、被中國漁網圍著的科欽堡和一座始建於16世紀中葉的猶太人教堂。各島之間有渡船往來。在碼頭上有時還可以看見海豚。

(2)全球十大樂土

科欽曾是印度的香料貿易中心。和許多其他南印度城市一樣,這裏也正逐漸成為信息技術的中心。這個城市同樣有著迷人的曆史。老城有很多葡式、英式、西班牙式的古老建築和歐式教堂。其中以葡式風格的建築居多。科欽還一度有個蓬勃的猶太人社區,在默丹傑裏還有一座裝飾著中國瓷器和比利時瓦的猶太人教堂。

科欽曾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先後評為“全球十大樂土”和“一生必遊的五十地之一”,這個臨海的城市融合了西亞的海濱魅力和東南亞的綠色天堂,顯得古樸而舒適,也因此帶來無與倫比的愉快和輕鬆。

(二)實戰科欽

1、總述

當大洪水在公元1341年突然衝破科欽河口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天然港之一的時候,科欽的多事曆史也就開始了。科欽由此成為來自世界各地的航海遊客的避風港,當葡萄牙人在十五世紀在此定居的時候這裏也成為印度第一個歐洲市區。

公元1663年,荷蘭人從葡萄牙人手中奪走了科欽城堡,之後在殖民統治末期的1795年,英國人於接手此鎮。那時候起,科欽城堡就進入鼎盛時期,成為主要的商業中心,且聲名遠播——物產豐富的貿易中心、主要軍事基地、活躍的文化中心、巨大的造船業中心、基督教中心等。幾世紀之後的今天,該城容納了接近十三個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