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2、立身當清遠(1 / 1)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原文

所居長吏,但宜敬之而已矣,不當極親密,不宜數往,往當有時。其有眾人,又不當獨在後,又不當宿留。所以然者,長吏喜問外事,或時發舉,則怨,或者謂人所說,無以自免也。若行寡言,慎備自守,則怨責之路解矣。

其立身當清遠。若有煩辱,欲人之盡命,托人之請求,則當謙言辭謝,其素不豫此輩事,當相亮耳。若有怨急,心所不忍,可外違拒,密為濟之。所以然者,上遠宜適之幾,中絕常人淫輩之求,下全束修無玷之稱;此又秉誌之一隅也。

——嵇康《家誡》

白話

對居住之地的官員,隻要尊敬他就好了,不應和他過分親密,和他的往來也不宜太多,一定要去拜訪的話,也應當注意控製時間,不宜處的太久。若是和其他人一起去拜訪,不要單獨和官員一起走在最後,也不要在他家裏留宿。之所以如此做,是因為官員喜歡問別人一些府衙之內看不到的事情,或者提拔、舉薦他以為好的人,這些都會遭人怨恨,有時會講到別人提到的一些事,你在和官員談話時總是免不了要有所答複,陷入兩難境地,實在難辦。如果能做到少說話,謹慎戒備,守好自己的言行口舌,就可以遠離那種難以避免的被人怨恨或責備的境地了。

平時做人應當處清淨高遠,遠離凡人俗事。如果有人來麻煩、叨擾,想要你為他做一些可能要冒生命危險的事,在推辭別人的請求時,語氣應當是謙虛、真誠而禮貌的,要讓他清楚地知道你從來不插手這類事情。如果那人的事情有冤屈或者真的很急,心裏有些不忍,希望能夠幫助他,可以采取表麵上拒絕他,私下卻偷偷想辦法幫助他的策略。之所以要你這樣做,是因為這樣上可以預防、遠離一些想要以此為借口拉攏、束縛你的人,中可以杜絕一些麻煩人士的請求,下可以保全自己以往的名聲,這也是堅守誌向的一個辦法。

家訓史話

南宋一代著名的理學家周敦頤,於公元1072年,來到江西,創辦了濂溪書院,從此開始設堂講學,收徒育人。他將書院門前的溪水命名“濂溪”,並自號“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愛蓮花,便在書院內建造了一座愛蓮堂,堂前鑿一池,名“蓮池”,以蓮之高潔,寄托自己畢生的心誌。先生講學研讀之餘,常漫步賞蓮於堂前。後造就一篇《愛蓮說》,其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成為千古絕唱,至今仍膾炙人口。

古訓今鑒

立身當清遠,不諂媚攀附於高官,也不冷麵有求於我之人。這是一種立身的技巧,也是一種處世的智慧,猶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即便長於汙垢的環境裏,也能不受外界影響,保持自己高潔的品質,無愧“君子”之名。

古代官場黑暗,要在官場上保持自已高潔的品格,就如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那麼難。這也是許多人為官的經驗總結,因為周敦頤不想同流合汙。而“濯清蓮而不妖”,不過是作者的一種良好願望罷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獨蓮而能為,彌足可貴也。這也是作者的感歎吧,因為在大環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獨善其身的,除了逃避與遠離。或者如他那樣兢兢業業的守著自已的一份誌節。

而這段古訓的作者嵇康,更是討厭官場風氣,他超然物外得自在,不為虛偽世俗所拘,卻又重視真正的情誼。《文士傳》裏說嵇康有“性絕巧,能鍛鐵”的本事。嵇康愛好打鐵,鐵鋪子在後園一棵枝葉茂密的柳樹下,他引來山泉,繞著柳樹築了一個小小的遊泳池,打鐵累了,就跳進池子裏泡一會兒。見到的人不是讚歎他“蕭蕭肅肅,爽朗清舉”,就是誇他“肅肅如鬆下風,高而徐引”。從中可見其對生活的瀟灑姿態。《晉書·嵇康》還這樣寫道:“康居貧,嚐與向秀共鍛於大樹之下,以自贍給。”他在以打鐵來表示自己的“遠邁不群”和藐視世俗,這是他的精神特質的根本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