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7、陸遊報國至死不渝(1 / 1)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還在繈褓中的陸遊就隨家人顛沛流離。他親身感受到被侵掠、受欺淩的痛苦。陸遊的父親,是具有愛國思想的正直士大夫,所結交的也多為愛國之士,他經常與朋友在家中聚會,談論國事,每當說到金人入侵,眾人無不咬牙切齒,痛哭流涕,父輩們的愛國思想和高尚情操,陸遊耳濡目染,熏陶默化。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在他心裏生了根,使他從小就決心獻身抗金事業,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愛國壯誌。為了實現這一壯誌,陸遊習文學武。他曾研讀兵書,還花了很長時間從師學習劍術。學習劍術,培養了他英勇豪爽的氣概,鍛煉了他剛健強壯的體魄。

長大以後,陸遊積極投入抗金救國的鬥爭。在他做官期間,做了許多愛國、愛民之事,曾為收複失地、統一祖國積極出謀劃策;也曾身著戎裝,躍馬橫槍,衛戍在大散關口,往來於前線各地;還曾在大災之年,開官倉賑濟饑民……因為陸遊始終堅持抗金救國的主張,多次遭到投降派的陷害、打擊和排擠,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理想。直到晚年病重時,報國信念和愛國熱情仍然不減當年。

1210年春,這位85歲高齡的愛國老詩人病在床上已經有一百多天了,吃藥也不見效,病情越來越嚴重。他的親朋好友知道他將不久於人世,都紛紛前來探望。

在最後幾天裏,陸遊已茶飯不進,不能說話了。全家人圍在他身邊,悲痛萬分。一天,他忽然掙紮著要坐起來,家人隻好扶著他坐好。他又示意家人把窗戶打開。大家怕他受風,承受不了,不肯開。陸遊顯出十分急躁痛苦的樣子,家裏人隻好給他開了窗戶。此時,他透過窗口,翹首北望,眼含熱淚。他生活在民族矛盾尖銳的時代,親眼看到金兵蹂躪中原人民,曾多次表示要揮戈躍馬收複失地,統一祖國,但都被軟弱無能的南宋朝廷拒絕了。國仇未報,他的一腔愛國熱情隻好傾注筆下,“一聞戰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他的強烈的愛國熱情,有增無減;“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他的報國壯誌,老益彌堅;“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他的收複中原的信念,至死不渝。幾十年過去了,山河依然破碎,百姓仍遭塗炭,自己白白老去,壯誌未酬,所有這些,怎能不叫他“悲歌仰天淚如雨”?詩人明白自己就要離開人世了,他又看了一會兒窗外,忽然指指書案,家裏人明白,他要寫詩。兒子端來了筆硯,跪在他身邊。他那顫抖的手拿起筆剛剛寫了“示兒”兩字,便不得不停下,胸口起伏,喘成一團。但他不肯作罷,用盡最後的力氣,哆哆嗦嗦地寫道:“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意思是:個人生死原是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可悲的是不能再看到祖國山河的統一;有一天朝廷的軍隊收複了中原失地,家裏舉行祭祀時,千萬不要忘了把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啊!這就是千古傳誦的《示兒》詩篇,這就是一位偉大愛國詩人留下的最後的心聲,這就是陸遊用血和淚以至整個生命譜就的華章。

簡評:

陸遊,這位偉大而傑出的愛國詩人,直到臨終,心裏念念不忘的,仍然是祖國領土的完整,國家的統一。這種至死不渝的報國信念,這種熾熱的愛國激情,多少年來同他那不朽的詩作一樣被人們傳誦,直到今天還激發著千百萬中國人的愛國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