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11、戚繼光驅逐倭寇(1 / 1)

戚繼光(1528~1587),字元敬,號孟渚,山東蓬萊人。他出生在一個世代擔任武職的將門之家。由於家教的影響,他從小就堅定了抵禦外侮的愛國思想。

明世宗的時候,日本的一些封建諸侯,經常糾集武士、商人和海盜在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騷擾,燒殺搶掠,鬧得人民不得安寧。沿海居民非常痛恨,稱他們為倭寇。 戚繼光17歲那年,擔任了登州衛指揮僉事,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這個具有愛國思想的年輕人,看到沿海不平靜,曾慷慨賦詩“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表達了他無意榮華富貴、一心保衛祖國海疆的誌向。

1555年,戚繼光調到浙江,擔任參將。他到任不久,就在溫州、台州接連大敗倭寇,成了遠近聞名的勇將。在軍事實踐中,他深感當時軍隊素質太差,缺乏訓練,戰鬥力弱,軍紀又壞,無法保證戰勝倭寇。於是他整編了一支以農民和礦工為主的三千新軍,並根據南方地形特點,創造了“鴛鴦陣”的新陣法。這種陣法可攻可守,作戰靈活,特別便於近距離作戰,大大增強了戰鬥力。他還招募漁民,組成一支水軍,從海陸兩個方向打擊倭寇。戚繼光非常重視部隊的軍紀。一方麵,他經常給將士們講述殺敵衛國,保衛家鄉,愛護人民的道理,使戰士齊心合力,刻苦練兵;另一方麵,他製定了嚴格的軍紀,賞罰嚴明。他規定,擂鼓該進,就是前麵有水火,也要奮勇前進;鳴鑼該退,即便前麵有金銀財寶,也要堅決後退。經過戚繼光的訓練,一支作戰勇敢、紀律良好的軍隊形成了,被人們稱之為“戚家軍”。

戚家軍剛組建完成,倭寇大舉侵犯浙江台州的消息就傳來了。戚繼光便率軍進剿。敵人一闖進戚繼光擺的“鴛鴦陣”,刀、槍、藤牌就像一陣暴風驟雨,密密層層向他們壓了過去。倭寇一部分被當場殺死,一部分被趕到靈江裏淹死了。戚家軍大獲全勝,從倭寇手裏救回了被虜去的五千多百姓。時隔幾日,戚繼光又在處州上峰嶺設下埋伏,最終以少勝多,殲敵二千多,充分顯示了他敢於出奇製勝的指揮才能。接著戚家軍又在台州地區與倭寇進行了十餘次戰鬥,連戰皆勝,把倭寇全部趕出了浙江。戚家軍打出了軍威,一時間名震天下、老幼皆知。大軍凱旋時,台州百姓官吏出城二十裏相迎。

倭寇懾於戚繼光的威名,便把騷擾的矛頭指向了福建沿海。戚繼光又奉命出師福建。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戚繼光巧施妙計,在寧德、牛田、林墩接連打了三個勝仗,殺敵數千,搗毀敵人的大小巢穴數十座。當地百姓出城遠迎,慰勞品塞滿街道。戚繼光婉言拒絕了對他個人的讚譽,他想到犧牲的士兵,難過地說:“士卒傷亡,我何忍受賀。”他流著熱淚下營帳看望傷兵,親自撫恤陣亡將士的家屬,穿上素服,聲淚俱下地哭祭陣亡士兵。戚繼光愛兵如子的將風,深深感動了全軍將士,殺敵逐倭的士氣越來越高昂。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經過戚繼光等將領十餘年來統率沿海軍民,浴血疆場,英勇戰鬥,東南沿海的倭寇終於被徹底肅清了,人民又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簡評:

戚繼光平定倭寇,保衛海疆,在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曆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他的愛國思想和豐功偉績,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直到今天,浙江、福建一帶還流傳著戚家軍英勇殺敵的故事,並且保存著大量戚繼光和戚家軍的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