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章 夫畫之道 乃寂寞之道——閱稿隨感(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世界華人》報總字第十一期將刊登被譽為“北京圓明園原生態畫家”和“圓明園畫派”領銜人物楊愛國人品與畫品的文章,作為本報總編輯的我,由於對楊愛國有過懇晤,不久前也曾撰寫千字文向一些報刊作過推介,所以在閱稿時所感所思油然而生,興致所至,信馬由韁,口無遮欄,據實述之。

一個有特殊品格的畫家,心目中一定有個神聖無比的“香格裏拉”和醉心不已的精神家園。這個精神家園之於畫家,如生於斯養於斯的故土,似賜予血肉命脈的父母,像人生終極求索的歸宿,參禪般神往、入定與皈依。當25年前楊愛國肩背畫箱告別“首都師範學院美術係油畫專業”而跨入大千世界,似冥冥之中的呼喚和上天賦於的使命,抑或如一種“認祖歸宗”,他立刻義無返顧地投入到厚重與蒼涼的北京圓明園原生態的懷抱,從此獲得了藝術的生命,並且又將自己血肉之軀的生命奉獻給彰顯圓明園原生態的藝術。由是,楊愛國之圓明園原生態,宛如菩提達摩在嵩山少林寺為求“心法”麵壁九載和佛祖釋迦牟尼“成道”選擇在菩提樹下,成了其矢誌不渝並以終極一生為跨度的繪畫藝術創作的領地。

五彩繽紛的世界總是喚醒人們原本不安分的欲望。洪峰般突然而至的市場經濟對於許久在計劃經濟中運行並已形成思想觀念定勢的人們的衝擊,不啻於火山爆發和強烈地震:天光地火,日月交錯,愕然、迷惘、錯位、尋覓、攫取,等等,不一而足。各路英豪赤膊上陣和粉墨登場,十八般武藝無所不用其極。在物欲的巨大誘惑下,人們變得心浮氣躁,一些以往自命不凡的書畫藝術家也將自己作為高級商品堂而皇之地在胸前明碼標價而招搖過市。然而,此刻的楊愛國依然像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聖徒,全身心地忘情於圓明園的寫生和創作。他為了用更多的時間零距離地參悟和體認圓明園,居然在圓明園內租了一間平房,一住就是20年,力求擺脫外部世界紙醉金迷的誘惑和散發著銅臭之氣的熏染,同時也幾乎斷絕了與朋友們的社會交往。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市。身處全國政治和文化中心首都北京的楊愛國,狀若殘酷地將自己置身於圓明園那寂靜的樹林和曠野清風,過濾內心的躁動,以頂禮膜拜般的虔誠,一步一個腳印地詮釋著齊白石大師的至理名言:“夫畫之道,乃寂寞之道。其人要安心境清逸,不慕名利,為可作畫。”

一個畫家的境界,精騖八極,心遊萬仞。以藝術“窮造化之奇,探人間世事之究竟。”享有“萬園之園”之稱的北京圓明園,集中國乃至世界園林藝術之大成,不失為世界園林藝術之瑰寶。但是,一個世紀前,由於積貧累弱的清王朝沒落頹廢,國勢衰敗,致使擁有堅船利炮的英法聯軍衝破國門進而對圓明園進行獸性般的大肆浩劫,頃刻之間占地5200餘畝並擁有千百處樓台殿閣的世界名苑在罪惡的火焰中變成一片廢墟。這是弱肉強食的見證,是落後必然挨打邏輯的解析,是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然而,天道輪回,物質不滅,在圓明園廣袤蕭瑟的廢墟上受日月之精華的厚育,倔強地生長出大片樹林,尤其是挺拔的白楊樹,充分張揚著炎黃子孫頑強不屈的品格。圓明園負載著厚重的曆史,記載著中華民族的榮辱興衰。楊愛國感慨地說:圓明園的一個殘簷破瓦,都記述著命運的變遷;圓明園的一草一木,都飽含著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因此,圓明園融進了他的血液,他的靈魂,他的摯愛,變成了他一生不竭的認知和繪畫藝術不變的追求以及永遠期寄的洪鍾大呂。

畫之難,難在表現生命,即對表現對象的理解、認知、情感乃至本源的表征。楊愛國酷愛圓明園的每一寸土地和一草一木,連圓明園的空氣他都覺得與別的地方不同,每每都要張開大嘴呼吸一陣。但是,他又認為,圓明園原生態的精髓是它的樹,尤其是白楊樹。這是生命之樹,它能和你說話,向你敞開心扉,與你進行心靈的溝通。盡管這些樹有大有小,有粗有細,有直有曲,但卻像音樂,像詩,令你陶醉與神往。楊愛國的愛人支紅女士在文稿中述說,平時言語木訥的楊愛國,一旦帶她到了圓明園,立刻變得話語滔滔,講這裏原來一共有多少棵樹,那棵樹少了,曾長在什麼地方,是什麼姿勢,那神情,如數家珍並且眉裏眼裏都透著喜悅與失落。天人合一,神與物遊。當畫家與表現的物象融為一體,心心相印,以心寫生,以法心源,意念相彰,那麼他的畫作一定富有生命的靈性和命脈的律動以及氣質的張揚,而不會成為客觀事物僵滯、機械和外在的臨摹、模擬及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