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13、仁主多以賢臣為師(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原文

有道之士固驕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驕有道之士,日以相驕,奚時相得?若儒、墨之議與齊、荊之服矣。賢主則不然,士雖驕之,而己愈禮之,士安得不歸之?士所歸,天下從之,帝。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此之謂至貴。士有若此者,五帝弗得而友,三王弗得而師,去其帝王之色,則近可得之矣。

——《呂氏春秋·下賢》

譯文

有道的士人本來就傲視君主,不賢明的君主也傲視有道的士人。他們天天這樣互相傲視,什麼時候才能相投呢?這就像儒家墨家思想不同,齊國楚國衣服不同,各是己而非人的情況一樣。賢明的君主就不是這樣。有道的士人雖然傲視自己,而自己對他卻更加以禮相待。這樣,士人怎麼會不歸附呢?士人所歸附的君主,天下的人也會順從,他就可以成為帝王。道大至無所不包,小至微乎其微。這就是最珍貴的東西。士人如果有持此大道的,五帝也得不到他們當朋友,三王也得不到他們當老師。如果能夠去掉帝王的尊貴神態,那就差不多能夠和他們交朋友、以他們為老師了。

雜家智慧故事

賢臣對於國事多半會以百姓的利益為出發點,提出的建議和策略也很少關注個人得失;而奸臣往往隻關注個人得失,置國家民族的生死存亡不顧。君主若是聽取了奸臣和小人的建議,隻會令百姓的利益蒙受損失,而采納賢臣的意見,以賢臣為師,則會使百姓的生活日益富足,進而獲得百姓的大力支持和擁護。

相傳唐太宗即位以後,把魏征提拔為諫議大夫(官名),還選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來秦王府的官員都不服氣,背後嘀咕說:“我們跟著皇上多少年。現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讓東宮、齊王府的人先沾了光,這算什麼規矩?”

宰相房玄齡把這番話告訴了唐太宗。唐太宗笑著說:“朝廷設置官員,為的是治理國家,應該選拔賢才,怎麼能拿關係來作選人的標準呢。如果新來的人有才能,老的沒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

大家聽了,才沒有話說。

唐太宗不記舊恨,選用人才,而且鼓勵大臣們把意見當麵說出來。在他的鼓勵之下,大臣們也敢於說話了。特別是魏征,對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麼意見就在唐太宗麵前直說。唐太宗也特別信任他,常常把他召進內宮,聽取他的意見。

有一次,唐太宗問魏征說:“曆史上的人君,為什麼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說:“多聽聽各方麵的意見,就明智;隻聽單方麵的話,就昏庸(文言是‘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他還舉了曆史上堯、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煬帝等例子,說:“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夠采納下麵的意見,那末下情就能上達,他的親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連連點頭說:“你說得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