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16、欲見真情,多聞多問(1 / 1)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原文

何謂求諸人?人同類而智殊,賢不肖異,皆巧言辯辭,以自防禦,此不肖主之所以亂也。凡論人,通則觀其所禮,貴則觀其所進,富則觀其所養,聽則觀其所行,止則觀其所好,習則觀其所言,窮則觀其所不受,賤則觀其所不為,喜之以驗其守,樂之以驗其僻,怒之以驗其節,懼之以驗其特,哀之以驗其人,苦之以驗其誌,八觀六驗,此賢主之所以論人也。

——《呂氏春秋·論人》

譯文

什麼叫向別人尋求?同樣是人但智慧相差懸殊。不論賢明的人和不肖的人有多大的差異,都用花言巧語、辯解之辭來保護自己,防範仇敵,這是不肖的君主之所以惑亂的原因。凡是評估一個人,如果他比較通達,就觀察他都對什麼人以禮相待;如果他顯貴,就觀察他都舉薦什麼人;如果他富貴,就觀察他供養的是哪些人;如果他聽取別人的言論,就觀察他的實際行動;如果他閑暇無事,就觀察他愛好的是什麼;如果他學習,就觀察他說出來的都是什麼話;如果他貧困,就觀察他不接受的是什麼;如果他貧賤,就觀察他不去做的事情是什麼。使他高興,以檢驗他的操守;使他快樂,以檢驗他的邪僻。使他發怒,以檢驗他的氣節;使他恐懼,以檢驗他的信念;使他悲哀,以檢驗他的人性;使他窮困,以檢驗他的意誌。以上八種觀察和六種檢驗,是賢明的君主用來評估人的標準。

雜家智慧故事

想對一個人有所了解,可觀察其言談、喜好、操守、氣節、信念、意誌等各個方麵,觀察得越仔細,越有助於更詳盡地了解一個人。而貿貿然不經考察就對他人作出評判,是有失公允的。

相傳,北宋時期,蘇東坡任職湖州期滿後赴京等候新的任命。一天,他到當朝丞相王安石府上拜訪,被仆人安排在書房等候接見。閑來無事,他在書房隨意走動觀看,突然,他看到一首題為《詠菊》的詩稿,上麵隻有“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遍地金”兩句詩,沒有完稿。他認得這是王安石的筆跡,但卻想不通王安石怎麼會吟出這有悖情理的詩句來。因為據他看來:“黃花即菊花。此花開於深秋,其性屬火,敢於秋霜鏖戰,最能耐久,隨你老來焦幹枯爛,並不落瓣。說個‘吹落黃花滿地金’,豈不是錯誤了?”

這麼一想,蘇東坡不由興之所發,便舉筆舐墨,依韻續了兩句詩:“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寫了以後,他又覺不妥,擔心王安石責怪,便不待晤麵就一走了之。

後來,王安石得知蘇東坡續詩譏諷自己之事,便決定煞一下蘇東坡的傲氣,給他一個教訓。因為王安石所詠之菊乃一特殊品種,此菊花產於黃州。不久,經玉安石一番安排,朝廷任命蘇東坡為黃州團練副使。

果不其然,在蘇東坡赴黃州上任後的那年重陽節之後幾天,連日大風,蘇東坡與來訪的好友陳季常一道去後花園賞菊花,沒想到隻見菊花棚下滿地遍灑黃燦燦的菊花,枝上全無一朵。這一情景使蘇東坡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陳季常見而生疑。蘇東坡便坦誠他說道:“季常有所不知,平常見此花隻是焦幹枯爛,並不落瓣。去歲在王荊公府中,見他《詠菊》詩二句,道:‘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小弟隻道此老錯誤了,續詩二句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卻不知黃州菊花果然落瓣!此老左遷小弟到黃州,原來使我看菊花也。”

蘇東坡沒詳細考察,就妄加批評,最後的尷尬也許隻有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