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25、德義治國至善(1 / 1)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原文

為天下及國,莫如以德,莫如行義。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勸,不罰而邪止,此神農、黃帝之政也。以德以義,則四海之大,江河之水,不能亢矣;太華之高,會稽之險,不能障矣;闔廬之教,孫、吳之兵,不能當矣。故古之王者,德回乎天地,澹乎四海,東西南北,極日月之所燭,天覆地載,愛惡不臧,虛素以公,小民皆之其之敵而不知其所以然,此之謂順天;教變容改俗而莫得其所受之,此之謂順情。

——《呂氏春秋·上德》

譯文

治理天下和國家,不如用德,不如行義。用德用義,不靠賞賜人民就會向善,不靠刑罰邪惡就能製止。這是神農、黃帝的為政之道。用德用義,那麼四海的廣大,長江黃河的流水,都不能抵禦;華山的高大,會稽山的險峻,都不能阻攔;闔廬的教化,孫武、吳起的軍隊,都不能抵擋。所以古代稱王的人,他們的道德彌漫天地之間,充溢四海之內,東西南北,直達日月能夠照耀的地方;像天一樣覆蓋著萬物,像地一樣承載著萬物,無論喜歡的還是厭惡的都不藏匿其道德。他們恬淡質樸,處事公正,小民們也都同他們一樣,小民們與君主一起公正處事,卻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這就叫順應了天性。君主的教化改變了小民們的麵貌和習俗,自己卻不知道受到了教化,這就叫順應了人情。

雜家智慧故事

古代的人自身隱沒了,卻功績卓著;形體淹滅了,卻名聲顯揚,學說通行而教化大興。好處遍於天下,而人民並不能察覺,哪裏一定要用嚴刑重賞呢?嚴刑重賞,這是衰落社會的為政之道。德和義,是治理國家的根本。

相傳舜家境清貧,故從事各種體力勞動,經曆坎坷。他在曆山耕耘種植,在雷澤打魚,在黃河之濱製作陶器,總之生計艱難,顛沛流離,為養家糊口而到處奔波。

相傳舜在20歲的時候,名氣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聞名的。因為能對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堅守孝道,故在青年時代即為人稱揚。過了10年,堯向四嶽(四方諸侯之長)征詢繼任人選,四嶽就推薦了舜。堯將兩個女兒嫁給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與全家和睦相處,而且在各方麵都表現出卓越的才幹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曆山,曆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隻要是他勞作的地方,便興起禮讓的風尚;“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製作陶器,也能帶動周圍的人認真從事,精益求精,杜絕粗製濫造的現象。他到了哪裏,人們都願意追隨,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縣為都)”。

堯得知這些情況很高興,賜予舜細葛布衣和琴,賜予牛羊,還為他修築了倉房。

舜得到了這些賞賜,父親和兄弟都很嫉妒,他們又想殺掉舜,霸占這些財物,便讓舜修補倉房的屋頂,卻在下麵縱火焚燒倉房。舜靠兩隻鬥笠作翼,從房上跳下,幸免於難。後來他的父親和兄弟又讓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父兄卻在上麵填土,要把井堵上,將舜活埋在裏麵。幸虧舜事先有所警覺,在井筒旁邊挖了一條通道,從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時間。他的父兄以為陰謀得逞,他的兄弟說這主意是他想出來的,分東西時要琴,還要堯的兩個女兒給他做妻子,把牛羊和倉房分給父母。結果他的兄弟住進了舜的房子,彈奏舜的琴,舜去見他,他大吃一驚,極不高興,嘴裏卻說:“我思舜正鬱陶!”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順父母,友於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誠懇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