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七章 L(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以畫牡丹花見長的花鳥畫家李山石,深諳姊妹藝術形式為同一旨歸。其盡管以寫意花鳥為主,但兼習人物、山水,並研習過油畫、水粉、書法,從而使自己的畫作雍容中見清秀,淡雅裏見華彩,潑墨中見筆力,別具一格,力避浮華、淺薄和俗套。

李樹寶——

曾長期臨摹和研究敦煌壁畫的中年畫家李樹寶,參禪悟道,窮究畫理,並將傳統繪畫技法與現代表現形式相融合,重形而求神,顯神而不失形,從而達到形神具臻。尤其是他使用純天然礦物質顏料作畫,色彩愈發豔麗堂皇,雍容華貴,贏得賞者及藏家的青睞。

李振淑——

“明目標,走正道,尋自我”,是李振淑為藝與為人的準則。其畫作,師法傳統而重在體悟,形象靈動而為情生,充盈著深邃的文化內涵與濃鬱的時代氣息,令人耳目一新。

李國路——

中國的山水畫不是自然主義的描摹,而是畫家通過對大自然的獨特觀察和對生活的親身體悟,通過藝術構思、造型並運用色彩,表達出一種至美的意境。觀李國路的畫作,就洋溢著對大自然的謳歌,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禮讚,從而得到藝術的升華。李誌成——

來自大西北羲皇故裏的畫家李誌成,尤善繪製西北的高山峻嶺。其表現西北大山的雄渾之勢,用墨大膽,筆線潑辣,重寫實、重氣勢、重意境。萬壑神采墨中來,大野吞荒筆生魄。李鳳滿——

“辛勤耕耘無終期,不敢懈怠誤藝涯。”這幀賀李鳳滿畫集出版所作的題詞,既是名家姚治華對中年畫家李鳳滿的由衷褒獎,也是對其在浩瀚的藝海彼岸揚帆遠航的殷切期寄。著名書畫家葛喦評價李鳳滿的藝術追求是既繼承傳統,又勇於創新。其畫作極富時代感,並以情入畫,用鮮明的色彩和大膽的筆墨表現對祖國大好河山之謳歌。

李大坤——

書法是從漢字衍生創作而形成的獨特藝術,年近八旬並浸淫六十載的書法家李大坤深諳,盡管書體種種,風格迥殊,但都不能悖逆漢字之母體。所以,其所涉獵的真草隸篆以及尤為擅長的顏柳,在蒼勁、跌宕和豪邁中,傳遞著傳統的字意“寫”工。李大坤——

“畫我眼中山川,寄我胸臆情懷”的山水畫家李大坤,“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其山水畫作,充滿整體氣勢與質感,咫尺間見千裏之勢。虛實相間,墨點華茲,頗有生命的律動。

李興武——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畫家李興武將這句格言作為座右銘。由於其勤奮好學,苦其心誌,花鳥畫作,尤其是牡丹,構圖簡潔明快,著墨設色厚重沉渾,雅而不俗,媚而不妖,靚麗而不輕浮,風格別見。

李金和——

優秀的藝術在於給人一種生命的意義。畫家李金和通過富於表征的色彩熔鑄和藝術符號的提煉而形成的頗具感召力的畫麵,如《戀》、《吉慶人家》、《幽幽鹿鳴》和《追春》等所彰顯的和諧、圓融、平實而又充滿內在的勃勃生機,使心存浮躁、功利、征伐者的心靈會獲得過濾、淨化、洗禮以及生命意義的領悟。

李會山——

京戲人物畫家李會山,深得“以神寫形”要旨,精構人物頭麵,於出神入化;再以行草般的急筆潑墨畫出人物的身姿和構架氣勢,於“似與不似之間”,從而一幅簡約精妙的京劇人物畫躍然紙上。每幅畫栩栩如生,意境非常,感到別殊。

李墨耘——

傳統書法,既是線條的藝術,又是書家情感世界的秘碼。李墨耘的行書,灑脫而木恣肆,出規入矩揮灑自如,筆意流暢縱橫流貫,跌宕屈曲,靈秀酣暢,可謂“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倒海凝青光”,給人以內斂美和奮進美。

李溪境——

當你認真觀賞當代實力派畫家李溪境的畫作,便會得到這樣一種詮釋:形與神二者是一個獨立統一的整體。在花鳥畫的作品中有形的物像因為有了神,才得以栩栩如生。如果沒有了神蘊於形內,形也就失去他的生命之所在,則如同標本而已。如君想真切領悟此道,其畫作將繪聲繪色娓娓道來。魯秋——

譽為中國冰雪冷香畫派創始人的魯秋,以開創性地畫作冰雪梅花而標新立異。其冰雪梅花,雪壓梅枝枝堅挺,冰度梅花花彌香。不以花團錦簇爭春取寵,不以梅杆虯勁取勢而故作姿態,在疏密有致和簡約清奇中彰顯凜然風骨和內在張力,給人以生機勃勃和俊俏清純的陶冶與洗禮。這是其對梅花品格頗有領悟的深刻詮釋,也是對人生情懷的高度禮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