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十二章 贏得信賴——讓他人主動幫忙(3 / 3)

正是學校對老師的期待,老師對學生的期待,才使老師和學生都產生了一種努力改變自我、完善自我的進步動力。這種企盼將美好的願望變成了現實,這表明: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決於周圍的人能不能像對待成功人士那樣愛他、期望他、教育他。

當我們希望別人成為我們希望的人時,就應該給他傳遞積極的信息,告訴他可以成為這樣的人。

你希望他成為什麼,他就能成為什麼。當他有了天才的感覺,他就會成為天才,當他有了英雄的感覺,他就會成為英雄。

作為老師和家長,如果希望孩子變得更好,就要盡量鼓勵他們,誇獎他們,告訴他們行。在你的熱切期待中,他們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總是批評他們,暗示他們“馬尾穿豆腐——提不起來”,“朽木不可雕”,那他們就會覺得自己真的不行,就會自暴自棄,不求進取,就真的會墮落下去了。

古人雲“用人不疑”。任用別人,就應該相信別人的能力,給別人傳達一種積極的期望。要想使你的員工發展更好,作為一個好的管理者就應該給他傳遞積極的期望。當然,如果一個管理者認為自己的下屬都是飯桶,一無是處,並經常批評指責自己的下屬,那麼他的下屬也可能真的變得一無是處,成為公司的負債資本。

欣賞引導成功,抱怨導致失敗。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欣賞期待,他會按照你的意願而變化,成為你期待中的人。

利用對比心提出大要求

人人都存在對比心。如果最初給出的是一個非常苛刻的要求,然後又提出了一個妥協的要求,即使這個要求也有些苛刻,但是對方會認為這是一個能被接受的要求。

有個小孩想養隻寵物貓,但是考慮到家裏可能不同意,於是就對爸爸媽媽說:“我好寂寞呀,沒人陪我玩,給我生個小弟弟吧,好不好……”小孩可憐巴巴地哀求著爸媽,看到爸媽否定的表情(其實,心裏早就知道)時,裝作委屈地說:“那要不,就給我買隻寵物貓吧。”於是寵物貓就來了。

有個妻子在逛商場的時候,看到了一件標價800元的裙子好漂亮,想讓老公給自己買,但是考慮到老公可能不同意。於是,就對他說:“老公哈,我們好久沒出去旅遊了,最近好煩哈,不如我們去歐洲玩一趟吧?希臘、巴黎、倫敦……”妻子看到丈夫麵有難色裝作沒聽見般地繼續看報紙(意料之中),故作生氣地說:“那要不,就給我買——裙子吧。”於是,那件早就看中的裙子買回來了。

這就是利用了人本性中固有的對比心。父母覺得與其再生個孩子,不如買個寵物貓更能讓他們接受。丈夫覺得與其歐洲遊,還是買條裙子吧。

魯迅先生曾於1927年在《無聲的中國》一文中寫道:“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裏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

這種本想要讓人答應自己的小要求,卻先提出大要求的心理現象,就是利用了人的對比心。

學校的一名學生犯了錯誤後離家出走,班主任老師和學生家長知道後都急壞了,四處尋找,都找不到。但是,過了幾天,正在大家都一籌莫展、痛苦不堪的時候,學生自己安全地回來了。班主任和學生的家長反倒不再過多地去追究這名學生之前所犯的錯誤了。“回來就好。”實際上在這裏,離家出走就相當於“拆屋”,是班主任和家長沒辦法接受,也是不希望再發生的一種結果,學生之前犯的錯誤就相當於“開天窗”,雖然原來難以接受,但相對於離家出走就顯得可以接受。

心理研究者查爾迪尼等人曾做過一項被稱為“導致順從的互讓過程”的研究。研究人員將參與實驗的大學生分成兩組,對於第一組大學生,研究人員要求他們帶領少年們去動物園玩一次,需要兩個小時,但隻有1/6的學生答應了這個請求。對於第二組大學生,研究人員首先請求他們花兩年時間擔任一個少年管教所的義務輔導員,這是一件費時費力的工作,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謝絕了。他們接著提出了一個小的要求,讓大學生帶領少年們去動物園玩兩個小時,不就兩個小時嘛,太容易了!一大半學生都答應了這個請求!

在向別人提出自己真正的要求之前,先向別人提出一個大要求,待別人拒絕之後,再提出自己真正的比較小的要求來,別人答應自己要求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比如我們在賣東西的時候,假如我們的進價是100塊,而我們一口要價400塊,最終我們可能會以200塊成交。但是假如我們直接要價200塊呢?我們就很難以200塊的價格賣出去。

我們想向一個朋友借錢,如果想要借一萬塊,我們不妨獅子大開口,先對他說,需要借10萬塊錢(假如他直接借給你10萬塊,那可是意外的收獲。)

假如他麵露難色,借口自己這段時間也不方便、不寬裕,一時拿不出這麼多來。那我們就可以利用他的比較心,開口說:“哪怕一萬塊也好呀。”

此時,在他心中,已經有了比較,從10萬塊下降到1萬塊,感覺上好多了,貌似是自己占了便宜,而且已經拒絕了10萬塊的要求,心理有了一定的內疚感,如果1萬都不借,也太說不過去了。於是1萬塊的預期目標實現了。

“紅臉”、“白臉”都要唱

要在社會上做到見機行事、亦剛亦柔,需要的臉孔不止成百上千。它需要慣會逢場作戲的好演員,去擔當差距很大的角色。因此,“變臉”是一種巧妙的功夫,同時也是為人處世的攻心策略。

人際交往、談判交涉、官場商場,必須懂得自保方可取勝。一味地“軟”,無異於讓人欺侮;總是黑著臉強硬或白著臉使詐,又會激化對立,處處受防而落得敵人滿天下。高明的操縱者,紅黑相間,紅白並用,追求軟硬兼施的巧妙效果。一會兒紅臉,一會兒白臉,教人捉摸不定,高深莫測。扮黑臉做莽漢可殺滅對手的威風,做紅臉好人可以給人台階,圓滿收場。運用紅白臉相間的高明者,可像優秀的演員一樣,根據角色需要變換臉譜。

美國《商業周刊》專文介紹了通用電氣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傑克·韋爾奇,文中引用密歇根大學管理學院一位教授的話:“20世紀有兩個偉大的企業領導人,一個是斯隆,另一個則是韋爾奇。但兩人比起來,韋爾奇又略勝一籌,因為韋爾奇為這個世紀的所有人樹立了一個榜樣。”

當年他新官上任三把火,公開宣稱凡是不能在市場維持前兩名的實體,都會麵臨被賣或被裁撤的命運。很多通用的員工抱怨韋爾奇的要求太嚴。無論在生產上打破多少紀錄,韋爾奇總嫌不夠。員工就像檸檬一樣,被韋爾奇把汁都擠幹了。

很多年前,有一位通用的中層主管在韋爾奇麵前第一次主持簡報,由於太緊張,兩腿發起抖來。這位經理也坦白地告訴韋爾奇:“我太太跟我說,如果這次簡報砸鍋,你就不要回來了。”在回程的飛機上,韋爾奇叫人送一瓶最高級的香檳和一打紅玫瑰給這位經理的太太。韋爾奇的便條寫道:“你先生的簡報非常成功,我們非常抱歉害得他在最近幾星期忙得一塌糊塗。”

任何一個辦事高手,都應該懂得用“紅白臉”的原理去獲得一個好的結果。在這方麵,韋爾奇的確是個高手。

另有一種“變臉”方式,你可以“演雙簧”,說“對口相聲”,一唱一和,讓對手如墜霧裏。扮白臉者給對手造成壓力,構成威脅,然後由扮紅臉者出場取得滿意的結果。這種搭配效果,與一人雙麵有異曲同工之妙。比方你的下屬因為生活的壓力,感到苦痛,最好的辦法是不待他們開口就先為其解決困難。即使不然,對於他們的要求,也應該予以相當的滿足。如果他們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就會怠工、罷工,使本已憤怒的情緒更加暴烈,此時你再開始疏導,必覺費力。但若用高壓,又會造成衝突結果,必有勝敗:他們獲勝,氣焰因此高漲,以後一不如意,便會爆發,將來你還會有麻煩,一言難盡;你獲勝,他們與你的對立程度加深一層,同舟之中,形同敵國,伺隙而動,借端而起,總有一天會與你進行慘烈的火拚。老子說:“和大怨,必有餘怨。”你不但不和,且加深其怨,那麼由怨成怒,“眾怒難犯”,“以一何能敵眾!”

“紅白臉”原理便是恩威並重,又打又拉,當然並不是你一個人通曉此方法,如果你不幸遇到同樣的“紅白臉”,對此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明智的人都應明白:這畢竟是策略和手段,是誰都可以使用的,究竟誰更高明那得看誰更能“演得真切”,用得恰當了。

巧用禁果吸引對方注意

通常情況下,一個人的某種欲望被禁止的程度越強烈,它所產生的逆反抗拒心理就越大。馬克思早就說過“一切秘密都具有誘惑力”。

土豆從美洲引進法國時,很長時間沒有得到認可。著名的法國農學家安端·帕爾曼切在一塊出了名的低產田上開始栽培土豆,並安排由一支身穿儀仗服裝的、全副武裝的國王衛隊看守這塊地。但隻是白天看守,到了晚上,警衛就撤了。這使人們非常好奇,是什麼好東西需要這樣煞有介事地看守?一定是好東西,才怕別人偷啊。人們這樣一想,就猜測土豆一定是非常美味或很有好處的食品,禁不住要垂涎欲滴。他們於是商量好,到晚上就來偷著挖土豆,種到自己菜園裏去。

不用說,土豆得到了很好的推廣,人們發現這是一種風味獨特的食品,帕爾曼切就這樣達到了目的。

人的心理多麼奇怪。難道禁果就格外香,格外甜麼?其實這是由人們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決定的。這種對禁果的好奇心理在人類中是很普遍的。人總是這樣,越是被禁止的東西或事情,越會引起好奇和關注,充滿了窺探的欲望和嚐試的衝動。這種現象是禁果效應的表現。

亞當和夏娃的故事人盡皆知。上帝不讓亞當和夏娃吃伊甸園裏的智慧果,可是這樣做更讓他們感到好奇,最後經不起蛇的誘惑,吃了智慧果。作為懲罰,他們被趕出了伊甸園,過上了艱難困苦的生活。

禁果效應也叫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是指一些事物因為被禁止,反而更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使更多的人參與或關注。俗語說:“禁果格外甜“,越是禁止的東西,人們越要得到手。這與人們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有關。

就像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一樣,越是有阻力,愛情越甜蜜,所以禁果也被稱為love apple。

人們渴望揭示未知事物的奧秘,本來一個平常的事物,如果遮遮掩掩,就會大大吊起人們的胃口,非要弄到手,研究個明白而後快。否則這種好奇心就會一直折磨人們的心靈。

尤其是人們覺得被禁的東西,是某些人想專有的東西,那麼它一定是因為太好,而舍不得給所有人用。這就使人們推測被禁的東西是好東西,所以才格外向往。而且花費心思和力氣弄到的東西,使人們有一種成就感,比對待容易弄到的東西更加珍惜。這也是慣常的心理。

潘多拉的盒子的故事最能體現這一心理現象:在古希臘神話中,有個叫潘多拉的姑娘從萬神之神的宙斯手裏,得到了一個神秘的盒子,宙斯命令禁止她私自打開。但是這就誘發了潘多拉的獵奇和冒險心理,使她在種種刺激和誘惑下,將盒子打開。於是,災禍由此飛出,充滿人間。

曆代統治者經常把他們認為是“誨淫誨盜”的書列入“禁書”之列,如我國的《金瓶梅》和西方的薩德、王爾德、勞倫斯等人的作品。但是被禁不但沒有使這些書銷聲匿跡,反而使它們名聲大噪,使更多的人挖空心思要讀到它們,反而擴大了它們的影響。

有些家長總是喜歡禁止孩子做這做那,比如不讓讀不健康的書,不讓早戀,不允許玩遊戲、網絡聊天等等。但是如果一味地嚴厲禁止,卻不講明利害,就容易產生“禁果”效應,增加孩子的好奇,越是不讓就越是要做。

現在有些書和電影就利用人們的原始禁果心理,增加自己的點擊率和銷量。像色即是空、誰和她睡覺了、爽了你就叫、和空姐同居的日子、秘密等,我們姑且不論內容如何、層次高低,僅從名字來判斷,就足以引起人們去看。

很多人不肯尋求別人的幫助,主要是怕給別人添麻煩,或是怕被別人拒絕丟麵子。你的心理完全不必這麼脆弱。對於你的求助,大多數人還是很樂意幫忙的,給他們一個機會幫助你,贏得他們的信賴,他們也會感到開心。即便真的遭到拒絕也沒什麼,大不了還是自己動手。為什麼不嚐試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