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實錄篇 影響你一生的經典演講(1)(1 / 3)

《論語》reference_book_ids":[7255253493282245671]}],"8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8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35,"start_container_index":8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28},"quote_content":"《道德情操論》reference_book_ids":[7007741219153447967,6907226465415203847,7045214724790684679]}],"6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6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8,"start_container_index":6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54},"quote_content":"《尚書》reference_book_ids":[7078185085475752973]}]},"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胡錦濤在美國耶魯大學的演講

在美國耶魯大學的演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 胡錦濤

2006年4月21日

尊敬的理查德?萊文校長,同學們,老師們,女士們,先生們:

首先,我感謝萊文校長的邀請,使我有機會來到世界著名學府耶魯大學,同青年朋友和老師們相聚在 一起。

進入耶魯大學的校園,看到莘莘學子青春洋溢的臉龐,呼吸著書香濃鬱的空氣,我不由回想起40年 前在北京清華大學度過的美好時光。學生時代,對人的一生都會產生重要影響。當年老師們對我的教 誨,同學們給我的啟發,我至今仍受用不盡。

耶魯大學以悠久的發展曆史、獨特的辦學風格、卓著的學術成就聞名於世。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幾十年 ,我真希望成為你們中的一員。

耶魯大學校訓強調追求光明和真理,這符合人類進步的法則,也符合每個有誌青年的心願。300多 年來,耶魯大學培養出一大批傑出人才,其中包括2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5位美國總統。美國民族 英雄內森?黑爾是耶魯校友,他的名言——“我唯一的憾事,就是沒有第二次生命獻給我的祖國”,深 深感染了我和許多中國人。我衷心祝願貴校培養出更多英才,為美國經濟社會發展、為人類進步事業 作出更大貢獻!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長期以來,中美兩國人民一直相互抱有濃厚的興趣和友好的感情。中國人民欣賞美國人民的開拓進取 精神,欽佩美國人民在建設國家中取得的驕人業績。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和中美合作的不斷拓展,越 來越多的美國人也把目光投向中國,更加關注中國的發展進步。

了解是信任的基礎。今天,我願從中華文明曆史流變和現實發展的角度,談談當代中國的發展戰略和 前進方向,希望有助於美國人民更全麵、更深入地了解中國。

在5000多年的曆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也走過了曲折艱辛的 道路。特別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160多年間,中國人民為擺脫積貧積弱的境遇,實現民 族複興,前仆後繼,頑強鬥爭,使中華民族的命運發生了深刻變化。95年前,中國人民通過辛亥革 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製製度,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57年前,中國人民經過長期 浴血奮鬥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28年前,中國人民開始了改 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曆史進程,經過艱苦創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從1978年到2 00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從1473億美元增長到22257億美元,進出口總額從206億美 元增長到14221億美元,國家外彙儲備從1.67億美元增加到8189億美元,農村貧困人口 由2.5億人減少到2300多萬人。回顧這160多年來中國發生的滄桑巨變,可以說,中國人民 經過艱苦探索和頑強奮鬥,既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推動了人類進步事業。

必須看到,中國盡管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仍 排在世界100名之後,中國人民的生活還不富裕,中國的發展還麵臨著不少突出的矛盾和問題。要 徹底改變中國的麵貌和改善中國人民的生活,需要繼續持之以恒地艱苦奮鬥。中國將在未來15年集 中力量全麵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具體來說,就是要使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到2 020年達到40000億美元左右,人均達到3000美元左右,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為了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中國根據本國國情和時代要求明確了自己的發展理念,這就是樹立和貫徹 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 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更加注重解決民生問題,更加注重克服發展的不 平衡性,更加注重解決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致力於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 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 會建設協調發展,努力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格局。

科學發展的理念,是在總結中國現代化建設經驗、順應時代潮流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也是在繼承中華 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終沒有中斷、連續5000多年發展至今的文明。中華民族在漫長曆史 發展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深深影響了古代中國,也深深影響著當代中國。現時代中國強調 的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社會和諧、和平發展,既有著中華文明的深厚根基,又體現了時代發展的進 步精神。

——中華文明曆來注重以民為本,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國人就提出“民惟邦本, 本固邦寧”、“天地之間,莫貴於人”,強調要利民、裕民、養民、惠民。今天,我們堅持以人為本 ,就是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關注人的價值、權益和自由,關 注人的生活質量、發展潛能和幸福指數,最終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麵發展。保障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 仍是中國的首要任務。我們將大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權,實現社 會公平和正義,使13億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生活。

——中華文明曆來注重自強不息,不斷革故鼎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中國的一句千 年傳世格言。中華民族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曆史進程中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曆經挫折而不屈, 屢遭坎坷而不餒,靠的就是這樣一種發憤圖強、堅忍不拔、與時俱進的精神。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 表現出來的進取精神,在建設國家中煥發出來的創造熱情,在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中表現出來 的頑強毅力,正是這種自強不息精神的生動寫照。

——中華文明曆來注重社會和諧,強調團結互助。中國人早就提出了“和為貴”的思想,追求天人和 諧、人際和諧、身心和諧,向往“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今天,中國提出構 建和諧社會,就是要建設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 相處的社會,實現物質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機統一。中國人民把維護 民族團結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把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作為自己至高無上的使命。一切有利 於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行為,都會得到中國人民真誠的歡迎和擁護。一切有損於民族團結和國家統 一的舉動,都會遭到中國人民強烈的反對和抗爭。

——中華文明曆來注重親仁善鄰,講求和睦相處。中華民族曆來愛好和平。中國人在對外關係中始終 秉承“強不執弱”、“富不侮貧”的精神,主張“協和萬邦”。中國人提倡“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主張吸納百家優長、兼集八方精義。今天,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的發展來促 進世界和平。中國堅持實施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真誠願意同各國廣泛開展合作,真誠願意兼收 並蓄、博采各種文明之長,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促發展,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 世界。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中美都擁有遼闊的國土,都是多個民族並存、多種文化融合的國家,都生活著勤勞智慧的人民。中美 因不同的曆史背景和現實國情而存在著差異,這有利於我們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中美加強合作,符 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也具有重大影響。

200多年來,浩瀚的太平洋並未阻斷中美兩國人民的交流合作,中美兩國人民相互學習、相互幫助 ,譜寫了世界不同文明相互借鑒的美好篇章。1979年中美建交27年來,兩國關係曾曆經曲折, 但總體上保持了穩定發展的大方向,給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利益。

進入21世紀,國際形勢繼續深刻變化。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但不穩定、不確定因素 在增多,新挑戰、新威脅在增加。在新的國際形勢下,中美兩國共同利益在增多,合作領域在擴大。 世界和平與安全麵臨的新課題,特別是反對國際恐怖主義、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保護人類生 存環境、打擊跨國犯罪等,使我們兩國擁有重要的共同戰略利益。中國的巨大市場和發展需求,美國 的先進科技和優質產品,使兩國具有巨大的經濟技術合作空間。中美全麵發展建設性合作關係前景廣 闊。

昨天上午,我同布什總統就中美關係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看法,達成了許多重 要共識。我們都認為,雙方應該堅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審視和處理中美關係,加強對話,擴大共 識,增進互信,深化合作,全麵推進21世紀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

我相信,隻要我們從中美關係發展的大局出發,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兩國關係就能夠健康穩定地向 前發展,給兩國人民帶來更多利益,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更大希望。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一個音符無法表達出優美的旋律,一種顏色難以描繪出多彩的畫卷。世界是一座豐富多彩的藝術殿堂 ,各國人民創造的獨特文化都是這座殿堂裏的瑰寶。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著這個民族對世界和 生命的曆史認知和現實感受,也往往積澱著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人類曆史發展的 過程,就是各種文明不斷交流、融合、創新的過程。人類曆史上各種文明都以各自的獨特方式為人類 進步作出了貢獻。

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客觀現實,是當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曆史經驗表 明,在人類文明交流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閡,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礙和束縛, 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見和誤解。意識形態、社會製度、發展模式的差異不應成為人類文明交流的 障礙,更不能成為相互對抗的理由。我們應該積極維護世界多樣性,推動不同文明的對話和交融,相 互借鑒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類更加和睦幸福,讓世界更加豐富多彩。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文化、教育和青年交流是中美兩國人民增進相互了解和友誼的重要橋梁,也是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 發展的重要力量。耶魯大學是中美教育合作的先行者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156年前,一位名叫 容閎的中國青年走進了耶魯大學校園,4年後他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文學士學位,成為畢業於美國大 學的第一個中國留學生。此後,一批又一批中國青年來到耶魯大學求學。近20年來,耶魯大學吸引 了4000多名中國留學人員,同中國文化界、科技界、教育界的合作項目超過80個。去年夏天, 耶魯大學派遣首批學生到中國實習,其中一些人成為中國故宮博物院的第一批外國實習生。借此機會 ,我對萊文校長和耶魯大學為增進中美兩國人民的交流所做的積極努力表示讚賞。

為增進中美兩國青年以及教育界的相互了解,我高興地宣布,中方決定邀請100名耶魯大學師生今 年夏天訪問中國。我相信,你們的訪問將是一次十分愉快的經曆。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青年人是世界的希望和未來,青年人有著蓬勃向上的生命活 力和無窮的創造力。我衷心希望,中美兩國青年攜起手來,以實際行動促進中美兩國人民友好,同世 界各國人民一道,共創世界美好的明天。

謝謝各位!

★★ 說明 ★★

這是2006年4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在美國耶魯大學的演講。

2006年4月21日,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了世界著名高等學府美國耶魯大學。當地時間11時4 5分許,胡主席在耶魯大學校長萊文的陪同下步入大廳,全體起立,熱烈鼓掌。在熱烈的掌聲中,胡 主席發表了重要演講。演講會在耶魯大學古樸的斯普拉格禮堂舉行。燈火通明的禮堂裏,座無虛席, 主席台兩側豎立著中美兩國國旗。600多名耶魯大學師生和其他人士聆聽了胡主席的演講。

耶魯大學創辦於1701年,是美國最古老的私立綜合大學之一,校園位於康涅狄格州的紐黑文市。 目前在校生11000多名,來自全美各州及世界各地。

溫家寶在英國劍橋大學的演講

用發展的眼光看中國━━在劍橋大學的演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溫家寶

2009年2月2日

尊敬的校長、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外邊下著大雪,天氣嚴寒,但是我的心是熱的。我早已盼望在劍橋同老師、同學們見麵,互相交 流。現在正是金融危機的嚴冬季節,但是我看到年輕人,仿佛看到了春天,看到了光明和未來。因為 我堅信,知識的力量,年輕人的勇氣,是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國家的命運、整個世界的命運的。一篇 好的演講應該是不加修飾的。用心說話,講真話,這就是演講的實質。我希望我的演講能夠給老師、 同學們的思想以啟迪。你們能夠記住其中一兩句話,那我也就滿足了。

到高等學府,我的心裏總是充滿敬意。這種心情是由於我對知識、對老師、對學校的尊敬。所以,我 方才深深地給校長、給老師們鞠個躬,那不是禮節,而是一個學生對待校長和老師應盡的禮貌。

來到向往已久的劍橋大學,非常高興。劍橋舉世聞名,培養出牛頓、達爾文、培根等許多傑出的科學 家、思想家,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年是劍橋建校800周年,我謹致以熱烈祝賀!首 先,我向劍橋大學贈送“中華數字書苑”,其中收錄了中國出版的20萬種電子圖書,涉及中國政治 、經濟、曆史、文化等各個領域,大家可以從中更多地了解中國。

這是我第四次訪問英國。中英相距遙遠,但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不斷增多。香港問題的圓滿解決,經 貿、文教、科技等領域的有效合作,為發展中英全麵戰略夥伴關係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此,我向長期 致力於中英友好的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發展的眼光看中國。

我深深愛著的祖國——古老而又年輕。

說她古老,她是一個有著數千年文明史的東方大國。中華民族以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燦爛的古 代文明,對人類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

說她年輕,新中國成立才60年,改革開放才30年。中國人民經過長期不懈的鬥爭建立了新中國, 又經過艱苦的探索,終於找到了適合國情的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文明古國煥發了青 春活力。

中國改革開放,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最根本、最具有長遠意義的是體製創新。我們推進經濟體製改 革,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 我們深化政治體製改革,把發展民主和完善法製結合起來,實行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建設社會 主義法治國家。

改革開放的實質,就是堅持以人為本,通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在 公正的條件下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就是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讓國家政通人和、興旺發達;就是維護 人的尊嚴和自由,讓每個人的智慧和力量得以迸發,成功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30年來,中國貧困人口減少了2億多,人均壽命提高了5歲,8300萬殘疾人得到政府和社會的 特殊關愛,這是中國保障人權的光輝業績。九年免費義務教育的推行,農村合作醫療製度的建立,社 會保障體係的完善,使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理想,正在變為現實。

我願借用兩句唐詩形容中國的現狀:“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中國人正在努力實現現代化,這 是一個古而又新的發展中大國進行的一場偉大實踐。掌握了自己命運的中國人民,對未來充滿信心!

我深深愛著的祖國——曆經磨難而又自強不息。

我年輕時曾長期工作在中國的西北地區。在那浩瀚的沙漠中,生長著一種稀有的樹種,叫胡楊。它紮 根地下50多米,抗幹旱、鬥風沙、耐鹽堿,生命力極其頑強。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 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世人稱為英雄樹。我非常喜歡胡楊,它是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精神的象征。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一次次戰勝了天災人禍,渡過了急流險灘,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深重的災難, 鑄就了她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品格。中華民族的曆史證明了一個真理:一個民族在災難中失去的, 必將從民族的進步中得到補償。

此時此刻,我不禁想起在汶川地震災區的親身經曆。去年5月,四川汶川發生震驚世界的特大地震, 北川中學被夷為平地,孩子傷亡慘重。可是,時隔10天,當我第二次來到這裏時,鄉親們已在廢墟 上搭起了板房教室,校園裏又回蕩著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當時我在黑板上,給同學們寫下了“多難 興邦”幾個字。地震發生以來,我7次到汶川災區,碰到這樣感人的事跡不勝枚舉。我為我們中華民 族這種愈挫愈奮的精神深深感動。這種偉大的精神,正是我們的民族飽經憂患而愈益堅強、生生不息 的力量源泉。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奮鬥,中國有了比較大的發展,經濟總量躍居世界前列,但我們仍然是一個發 展中國家,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這種基本國情還沒有從 根本上得到改變。中國的人均GDP水平,排在世界100位之後,僅為英國的十八分之一。到過中 國旅遊的朋友,你們所看到的城市是現代的,而我們的農村還比較落後。

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要基本實現現代化,麵臨三大曆史任務:既要努力實現歐洲早已完成的工業化, 又要追趕新科技革命的浪潮;既要不斷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又要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既要實現國內的 可持續發展,又要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中國要趕上發達國家水平,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還會遇 到許多艱難險阻。但是,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住中國人民前進的步伐,隻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 中國現代化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我深深愛著的祖國——珍視傳統而又開放兼容。

中華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博大精深。“和”在中國古代曆史上被奉為最高價值,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中國古老的經典——《尚書》就提出“百姓昭明,協和萬邦”的理想,主張人民和睦相處,國家友好 往來。

“和為貴”的文化傳統,哺育了中華民族寬廣博大的胸懷。我們的民族,既能像大地承載萬物一樣, 寬厚包容;又能像蒼天剛健運行一樣,彰顯正義。

15世紀,中國著名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到過三十幾個國家。他帶去了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 還幫助沿途有的國家剿滅海盜,真正做到了播仁愛於友邦。

國強必霸,不適合中國。稱霸,既有悖於我們的文化傳統,也違背中國人民意誌。中國的發展不損害 任何人,也不威脅任何人。中國要做和平的大國、學習的大國、合作的大國,致力於建設一個和諧的 世界。

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學習。今天的中國,有3億人在學英語 ,有100多萬青年人在國外留學。我們的電視、廣播、出版等新聞傳媒,天天都在介紹世界各地的 文化藝術。正因為我們善於在交流中學習,在借鑒中收獲,才有今天中國的繁榮和進步。

進入21世紀,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已經把世界連成一體,文化的發展將不再是各自封閉的, 而是在相互影響中多元共存。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人類文化貢獻的大小,越來越取決於她吸收外來 文化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中國將永遠堅持開放兼容的方針,既珍視傳統,又博采眾長,用文明 的方式、和諧的方式實現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

老師們,同學們:

我之所以強調用發展的眼光看中國,就是因為世界在變,中國也在變。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一百年 前封閉落後的舊中國,也不是30年前貧窮僵化的中國。經過改革開放,中國的麵貌已煥然一新。北 京奧運會向世界展示的,就是這樣一個古老、多彩和現代的中國。我希望朋友們,多到中國走一走、 看一看,了解今天的中國人究竟在想什麼、做什麼、關心什麼。這樣,有助於你們認識一個真實的、 不斷發展變化著的中國,也有助於你們了解中國是如何應對當前這場全球性金融危機的。

在這場前所未有的世界金融危機中,中國和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都受到嚴重衝擊。現在危機尚未見底 ,由此可能帶來的各種嚴重後果還難以預料。合作應對、共度難關,是我們的首要任務。

我認為,應對全球性危機,需要增進合作。有多大程度的相互信任,就可能有多大程度的合作。中國 政府主張:第一,要首先辦好各國自己的事情,不把麻煩推給別人;第二,要精誠合作,不搞以鄰為 壑;第三,要標本兼治,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我在達沃斯會議上已重申,應該對國際貨幣金融 體係進行必要的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新秩序,努力營造有利於全球經濟發 展的製度環境。

這裏我想談一談中國是如何應對這場金融危機的。

金融危機對中國實體經濟的影響日益顯現。從去年第三季度以來,出口大幅下滑,經濟增速放緩,就 業壓力加大。中國經濟麵臨著嚴峻的局麵。麵對危機,我們果斷決策,及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取向, 迅速出台擴大國內需求的十項措施,陸續製定了一係列政策,形成了係統完整的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 展的一攬子計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大規模增加政府支出擴大內需。中國政府推出了以財政支出帶動社會投資,總額達4萬億元的兩 年計劃,規模相當於2007年中國GDP的16%。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民生工程、鐵 路交通等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生態環保建設和地震災後恢複重建。中國政府還推出了大規模的減稅 計劃,一年可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約5000億元。我們還大幅度降息和增加銀行體係流動性,出台 了一係列金融措施。

二是大範圍實施產業調整振興計劃。我們全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製定汽車、鋼鐵等10個 重點產業的調整和振興規劃。我們采取經濟和技術的措施,大力推進節能減排,推進企業兼並重組, 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資源配置效率。我們鼓勵和支持企業廣泛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 開發適銷對路產品。

三是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科技是克服金融危機的根本力量。每一場大的危機常常伴隨一場新的 科技革命;每一次經濟的複蘇,都離不開技術創新。我們加快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 特別是核心電子器件、核能開發利用、高檔數控機床等16個重大專項,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和關鍵共 性技術,為中國經濟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推動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群,培育新 的經濟增長點。我們就是要依靠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創造新的社會需求,催生新一輪的經濟繁榮。

四是大幅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失業保險金和工傷保險金標 準,提高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等保障水平。積極推進醫藥衛生體製改革,力爭用三年時間基本建成覆 蓋全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製度,初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我們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正 在製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我們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重點解決高校畢業 生和農民工就業問題。開辟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

我們采取這些措施,把擴大國內需求、調整振興產業、加強科技支撐、強化社會保障結合起來,把拉 動經濟增長和改善民生、增加就業結合起來,把克服當前困難和促進長遠發展結合起來。這樣做,有 利於中國的發展,也將給包括英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機。

這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留給世人的思考是沉重的。它警示人們,對現行的經濟體製和經濟理論, 應該進行深刻的反思。

中國曾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把計劃看成是絕對的,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這場金融危機使 我們看到,市場也不是萬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勢必引起經濟秩序的混亂和社會分配的不公,最終受 到懲罰。真正的市場化改革,決不會把市場機製與國家宏觀調控對立起來。既要發揮市場這隻看不見 的手的作用,又要發揮政府和社會監管這隻看得見的手的作用。兩手都要硬,兩手同時發揮作用,才 能實現按照市場規律配置資源,也才能使資源配置合理、協調、公平、可持續。

國際金融危機再次告訴人們,不受監管的市場經濟是多麼可怕。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經濟體 疏於監管,一些金融機構受利益驅動,利用數十倍的金融杠杆進行超額融資,在獲取高額利潤的同時 ,把巨大的風險留給整個世界。這充分說明,不受管理的市場經濟是注定行不通的。因此,必須處理 好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關係、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係、儲蓄與消費的關係。

有效應對這場危機,還必須高度重視道德的作用。道德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陽光還 要燦爛。真正的經濟學理論,決不會同最高的倫理道德準則產生衝突。經濟學說應該代表公正和誠信 ,平等地促進所有人,包括最弱勢人群的福祉。被譽為現代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 中指出:“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那麼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 ,而且是有風險的,因為它注定要威脅社會穩定。”道德缺失是導致這次金融危機的一個深層次原因 。一些人見利忘義,損害公眾利益,喪失了道德底線。我們應該倡導: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企業家 身上要流淌著道德的血液。

老師們,同學們!

英國是我這次歐洲之行的最後一站。這次訪問,加深了我對歐洲的了解。中歐合作已經站在一個新的 曆史起點上。我對中歐發展全麵戰略夥伴關係更加充滿信心。我們之間不存在曆史遺留問題,也不存 在根本利害衝突。中歐合作基礎堅實,前景光明。英國是最早進入現代化的國家,你們在發展經濟、 保護環境等方麵,都有許多成功的經驗。我們願意向你們學習,加強交流與合作。

未來屬於青年一代。中英關係的美好前景要靠青年去開拓。撫今追昔,我想起對中英文化交流作出重 要貢獻的劍橋校友李約瑟博士。他的鴻篇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在東西方兩大文明之間架起了一 座橋梁。繼承傳統、勇於創新,是劍橋大學的優秀品格。希望更多的劍橋人關注中國,用發展的眼光 看中國,做中英交流的友好使者。我相信,隻要中英兩國青年相互學習,攜手共進,一定會譜寫出中 英關係的嶄新篇章。

謝謝大家!

★★ 說明 ★★

2009年2月2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英國劍橋大學發表深情演講,在向學生、學者簡要介 紹中國改革開放曆史的同時,敦促大家“用發展的眼光看中國”。本文摘自新華網。這是演講的全文 。

朱鎔基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演講

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演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朱鎔基

1999年4月14日

校長先生,女士們、先生們:

我衷心地感謝校長先生邀請我到MIT(麻省理工學院)來,使我能夠有機會見這麼多的有學問的教 授和學者,包括來自我的母校清華的校友。昨天,我在紐約的好朋友達克特克森傑(音)告訴我,“ 你是第二個有勇氣到MIT去做演講的國家領導人”。我確實沒有這個勇氣,特別是要做學術演講。 但是,當我1947年在清華大學學習的時候,清華被稱之為“中國的MIT”,我所學習的教科書 大部分都是從MIT來的,當然,不是從美國來的原本,是在中國影印的,是不是盜版我都搞不清楚 。我當時就憧憬我有一天能夠到MIT來學習,而且拿一個學位。但是,請校長你不要誤會,我絕對 不是要一個榮譽的學位,我不要那個political contribution(政治捐獻)。 如果我要得到一個學位的話,一定要經過學習、考試、答辯。但是我已經70歲了,我已經做不到了 ,看樣子我這一輩子也拿不到學位了。其次,當我1984年第一次訪問波士頓的時候,我在哈佛大 學做過演講,我也訪問過哈佛大學,跟麥克阿瑟院長進行過談話,但是,那一次我沒有機會能夠到M IT來,至今我還引以為憾。所以,這一次我再不來就要變成一個終身的遺憾了。特別是因為MIT 辦學的方針和你們所提出的那些口號,對於中國現在正在實施的“科教興國”的戰略是有很重要的借 鑒意義的。尤其是因為我是清華大學的院長,而我們清華經管學院跟MIT有著密切的合作關係,因 此,我要是不來,那也是非常遺憾的。

我今天要講的問題是中美關係。中美關係的曆史是一個風風雨雨的曆史,但是,我想中美保持友好合 作關係是符合兩國人民利益的,是符合世界人民利益的,也是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兩黨一致的政 策,也是中國三代領導人所一致堅持的政策。今天,當中美關係出現某些困難和問題的時候,我願意 到這個地方來,就中美關係的問題給美國人民消一消氣。怎麼叫做消氣呢?就是我要來說明真相,說 明事實,取得我們雙方的共識。

在中美關係方麵,有很多的問題。在訪問美國的期間,我已經講了無數次了,比方說人權問題,19 89年的政治風波,達賴喇嘛,TMD,科索沃……我想你們都聽厭了,我不準備再在這裏講這個問 題,我講一個你們關心的問題,就是中美貿易逆差的問題。

我想這個問題是美國的各界人士都關心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做了一點小小的研究,那跟你們 的MIT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和各位教授們比起來那是班門弄斧。但是我想說明這樣幾個觀點。

第一,中美貿易之間的逆差這個數字是被大大地誇大了。根據美國方麵的數字,中美貿易逆差是56 9億美元,而中國方麵的數字是211億美元,非常大的差距。我不想評論哪一個數字更加準確,但 是我想引用你們美國的丹佛大學的一個教授,叫斯坦拉.劉(音),他做了很深入的研究,他認為這 兩個數字都是不準確的。其原因就是由於這些數字在進口的時候包括了運費和保險費,而在出口的時 候沒有包括這個。同時,也沒有考慮到中美貿易很大一部分是通過香港轉口的,在香港的附加值、增 值是達到很高的程度。而且,也沒有考慮到對中國的走私。根據這些因素,把它加以修正以後,按照 這位教授的估計,中美貿易的逆差是365億美元。由於美國大量地向中國的服務性的出口,前麵是 講的貨物的進出口逆差,加上服務的,這個逆差的數字隻有350億美元。我現在不去評論這個數字 的準確性,這個數字比美國方麵的數字低,比中國方麵的數字高,我不去評論,但是我很尊重這位學 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有大量的數據作為根據。

這是我第一個觀點,就是說不要把這個中美貿易逆差看得太嚴重了。老實說,美國的全部的貿易逆差 去年隻有1690億美元,加上其他方麵總的逆差不超過2000億美元,僅僅相當於你們國民生產 總值的2%多一點點。而在其他國家,這是很平常的,加拿大多年以來他的貿易逆差就超過2%。這 不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這對美國講起來是一個很小的問題。

第二,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絕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消費品或者是資源性的產品。這 些產品在15年以前你們早就停止生產了,因此這種進口跟你們美國的產業是沒有競爭的,是有利於 你們的經濟結構調整的,是有利於你們發展你們的高技術產業,使你們今天變成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的。這些消費性的產品在美國是找不到人來生產的,如果你們停止進口這些產品,你們美國的普通人 民,如果從別的國家來進口這些產品的話,你們的普通老百姓要為此多付出200億美元。這個數字 我是有根據的,是世界銀行的報告,不是我造出來的,我是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所提供的數據推算的 ,你們1998年,如果不從中國進口這些消費品,而從別的國家進口的話,你們在座的諸位都要從 口袋裏多拿出錢來,也許通貨膨脹就會比現在要高一點了。

第三,中國向美國的出口絕大部分70%以上是加工貿易,什麼叫加工貿易呢?就是外國投資的企業 包括美國的企業在中國設廠去裝配加工和裝配從外國進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後出口到美國來。這些 原材料的進口、零部件的進口,主要是來自於日本、韓國、台灣、香港、新加坡。中國的增值的部分 是微乎其微的,也就是說,中國向美國的出口實際上是上麵講的那些國家和地區向美國出口的轉移。 就是說,原來你們這些消費品都是從我剛才列舉的國家裏麵進口的,但是他們的勞動力成本很高,現 在他們已經不能生產,因此他把他們的原材料零部件轉移到中國來生產,然後出口到美國來。所以, 你們美國對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貿易逆差減少了,但是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增加了,你們加起來都是一樣 的。我在1987年當我擔任中國的國家經濟委員會的常務副主任的時候,我對這個問題就做過調查 ,我查了出口到美國的運動鞋,耐克、阿迪達斯、銳步……這些鞋在中國生產出口到美國來。因為這 些工廠最多的是在中國沿海的福建省的生產,我在福建省做了調查,當時在福建的工廠主要是台灣的 企業家辦的,他每雙運動鞋子的出廠價20美元,在美國的零售價120美元。當時我調查了這個工 廠,這20美元給中國的工人留下的就是2美元。但是他可以養活兩個工人,拿全年來講。其他的原 材料有的是日本來的,有的是美國來的。其中主要的氣墊就值2美元,是從美國來的,這也許是個專 利。所以看得很清楚,在美國賣120美元,在中國的出口的價格隻有20美元,中國隻得到2美元 。但是,確實養活了我們的工人,這對中國是有利的。這是1987年的情況,現在怎麼樣呢?最近 我會見了一位台灣的鞋業大王,據他講,全世界的運動鞋,他的銷售額是第一。他的這些運動鞋都是 在中國生產的。我問他:“現在的情況怎樣呢?跟1987年比起來怎麼樣?”他說:“差不多。” 這一次我到美國之後,我派我的秘書到芝加哥的各個百貨公司去調查這個鞋子的價錢,我發現在你們 美國商店裏買的這些耐克、阿迪達斯、銳步這些鞋的平均的價格是80~120美元,跟當時差不太多 ,便宜一點了。把銘牌拿開一看,都是“中國製造”。所以,很清楚,這種勞動密集型的產品你們美 國不會生產,從別的國家買是很貴,隻能夠從中國生產,價廉物美,對美國人民是有好處的,對我們 中國也有好處,因為我們一些勞動力可以得到就業。但是,其中大部分的價值都是別的國家對美國出 口的價值的轉移。我很讚成你們MIT有一位有名的教授叫做帕羅庫格曼(音)先生,我經常看他很 有見解的文章。他有一篇文章就此說“這不說明中國的市場不開放,而是日本的市場不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