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實錄篇 影響你一生的經典演講(2)(3 / 3)

對於一個真正的作家來說,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應該是他繼續探索那些尚未到達領域的一個新的起點。 它應該永遠去嚐試那些從來沒有人做過或別人沒有做成的事,這樣他才有獲勝的機會。

★★ 說明 ★★

本文為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海明威在授獎儀式上的演說詞。海明威本人未出席這次授 獎儀式,此文由當時美國大使約翰?C? 卡波特代讀。這篇演講雖語言寥寥,但意味深長,發人深省。 全篇語言平實樸素,感情真摯,毫無故作姿態的意思。

海明威(1899~1961),美國著名小說家,出生於一個醫生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任紅十字 會救護車司機,在意大利前線受傷。後作為《多倫多明星日報》駐外記者赴法國,開始在報刊上發表 作品。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在我們的時代裏》於1925年出版。20世紀40年代出版成名作《太陽 照樣升起》,描寫戰後一批流落歐洲的青年的迷惘、彷徨和幻滅感,小說被稱為迷惘的一代代表作。 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1927)和《勝者無所得》(1933)塑造了臨危不懼、視死如歸 的“硬漢性格”,確立了他短篇小說大師的地位。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1929),以他在 意大利戰場的經曆為背景,描寫一對戀人的幸福被戰爭摧毀的悲劇;《喪鍾為誰而鳴》(1940) 以反法西斯主義為主題,描寫一名美國誌願兵在西班牙內戰中的英勇犧牲精神。這兩部反戰小說被譽 為現代世界文學名著。中篇小說《老人與海》(1952)描寫一個古巴漁民麵對失敗時的頑強拚搏 精神,此書獲得普利策獎。其他作品還有《死在午後》(1932)、《非洲的青山》(1935) 、《有的和沒有的》(1937)、《過河入林》(1950)等等。

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獨特的風格,不僅文體簡潔,而且語言生動明快,對美國文學界產生了很大影響。

美麗的微笑與愛心

美麗的微笑與愛心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特蕾莎修女

1979年

感謝上帝給我們在這裏聚會的機會,為我們帶來諾貝爾和平獎,我想我們在這裏共同用聖芳濟一章禱 文來祈禱一定是非常適宜的。我們每天接受聖餐後,都要用這段禱文來祈禱,因為它適合於我們每一 個人。我總想弄明白的是,四、五百年以前當聖芳濟撰寫這段禱文時,當時的人們一定遇到了和我們 今天一樣的困難,我們將這段禱文修改得更加適合今天的狀況。我想在場的大多數人都已經有了這份 禱文,讓我們共同來祈禱:感謝上帝給我們機會,讓我們大家今天聚在一起,和平獎的獲得告訴我們 ,我們生來就是要為和平而生存,它也告訴我們,基督除了沒有原罪外,他和我們簡直沒有兩樣,他 明確地告訴大家,他給眾人帶來了一個喜訊。

這個喜訊就是所有善良的人所期盼的和平的願望,也是我們都欲得到的——一顆維護和平的心。上帝 是如此熱愛我們這個世界,他不惜將自己的兒子都貢獻出來,當然,這對他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上 帝是忍受何等的痛苦,才將自己的兒子貢獻給我們這個世界啊。然而,當他將自己的獨生子送給少女 瑪利亞時,她又是如何對待基督呢?當他闖入她的生活中時,她厭惡將這個喜訊傳播給世人。當她走 進她的表兄家時,這個未出世的孩子已經在她的腹中歡躍。這個孩子便是第一個為我們帶來和平訊息 的使者。他,這個名叫基督的人認識和平王子,他把和平帶給你,帶給我。但是作為男子漢的他仍嫌 做的不夠,他用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悲壯行動,來向我們表示他對我們偉大的愛。他是為你,為我, 為那些身患麻風病,為那些因饑餓而將死的人,為那些赤裸著身體橫臥在加爾各答和其他城市的大街 上的窮人,為在非洲、紐約、倫敦和奧斯陸的窮人而獻身。他用他的死來勸告我們相互同情、互相愛 戴。福音書中講得非常清楚:“像我愛你們一樣去愛;像我的父親愛我一樣去愛。我愛你們。”他的 父親正是因為深深地愛著他,才把他貢獻出來。我們彼此間也應該互相愛戴,應該像上帝對待他的兒 子那樣,彼此將愛心貢獻出來。如果我們說“我愛上帝,但是我不愛我的鄰居”,這是遠遠不夠的。 聖約翰說:“如果你說隻愛上帝,不愛鄰居,那麼你就是一個說謊的人。”如果連每日相見,彼此接 觸,和你住在一起的鄰居都不愛的話,那你怎麼能愛一個看不見的上帝呢?所以,對我們來說,重要 的是去認識愛的含義。愛是實實在在的,是痛苦的。

基督忍受了極大的痛苦來愛我們,愛使他受難。我們一定要牢牢地記住他的愛。他將自己變成麵包來 讓我們充饑,就是讓我們滿足對上帝的饑渴,因為我們生來就是要體驗這種愛,我們生來就是要愛別 人,被別人愛。基督之所以變成一個男子漢來愛我們,就是要我們盡可能地像他愛我們那樣去愛別人 。他故意把自己扮成一個饑餓的人、一個衣不蔽體無家可歸的人、一個病人或者一個犯人,或者一個 孤獨的人、被遺棄的人。他對我們說:“是你們拯救了我。”他渴求我們對他的愛,就如同窮人們渴 求我們對他們的愛是一樣的。我們一定要了解這種饑渴,也許這樣的饑渴恰好發生在我們自己的家裏 。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曾經訪問過的一家養老院。這家養老院裏的老人都是兒女將他們送來的。盡管這裏 的生活用品一應俱全,甚至還有點奢華,但是這些老年人卻都坐在院子裏,眼睛盯著大門看。他們的 臉上沒有一絲笑容。我轉向一位老姐姐,問她:“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這些衣食不愁的人總是望著 大門?為什麼他們臉上沒有笑容?”

我已經太習慣看到人們臉上的笑容,甚至那些掛在垂死的人臉上的笑容。但是在這裏,我看到的是一 種對愛心的期盼。那位老姐姐對我說:“這裏幾乎天天都是如此,他們每天都在期盼著,盼望他們的 兒女來看望他們。他們的心受到了極大的刺傷,因為他們是被遺忘的人。”瞧,這就是世上存在的另 一個種貧乏,被愛心遺忘的貧乏。也許這樣的貧乏已經悄悄來到我們的身邊和我們的家庭中。也許就 在我們自己的家庭中,已經有成員感到孤獨。也許他們的心已經受到傷害,或許他們處於某種焦慮不 安的狀態。如果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可能我們家庭中的其他成員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煩惱。類似的事情 是否已經存在我們的家庭呢?如果是,我們又如何來包容那些心裏感到孤獨的家庭成員呢?假如你是 母親的話,你是否能寬容自己的孩子呢?西方國家最令我吃驚的,是許多男孩、女孩吸毒的現象。我 總想搞明白這個問題究竟是誰造成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是:因為 他們的家庭中沒有人寬容、善待他們。他們的父母也許因為工作太忙而沒有時間照顧他們,可能一些 年輕的父母過分忙於事務,致使孩子在街頭遊蕩,甚至染上了惡習。我們今天在談論和平,而這些事 情恰恰都會破壞和平。

我們讀聖經時,會讀到上帝說過的一句話:“即便是一個母親遺棄了她的孩子,我也不能遺棄你們。 我要將你們握在掌心裏保護你們。”我們被上帝保護在他的掌心中,我們是如此地貼近他,就像是未 出生的孩子蜷臥在他的掌心裏。我們可以這樣分析這句話,前麵的部分談到“即便是一個母親遺棄了 她的孩子……”按照常理說,這簡直是不可能發生的事。然而他在後麵又說:“即便……我也不能遺 棄你們。”這後一句尤其使我感動。這是一句深深地撼動我心靈的至理名言。

我們今天之所以能聚在這個地方,全是靠了我們的父母,因為他們需要我們。如果他們不想要我們的 話,我們絕不會在這個世界上生存。

我們需要自己的孩子,我們愛自己的孩子。然而還有其他數以百萬計的人,他們是怎麼想的呢?今天 的印度有許許多多的人在關懷著孩子們的成長,而在非洲卻有許多孩子正在死於營養不良或饑餓…… 我在此向人們呼籲,向全世界人們呼籲——“讓我們奪回孩子的生命”,因為這個時代是孩子們的時 代。今年是保護兒童年。今年年初,我曾經講過,我們都為孩子們做了些什麼呢?我逢人便講:“讓 我們在這一年裏保證每一個孩子的順利出生。我們需要那些未出生的孩子。今天是今年的最後一天。 我們是否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呢?我要告訴你們一件令人震撼的事。我們用領養的方式開展了向墮胎的 鬥爭。我們挽救了成千上萬的小生命。”我們靠醫療站、醫院和警察局來向人們發出通告:“請不要 虐殺孩子,我們收養這些孩子。”於是,一天中的每一小時都會有人給那些未婚先孕的婦女打電話, 通知她們:“請到我們這裏來,我們會照顧你,我們將收養你的孩子,給孩子找一個良好的家庭。” 上帝保佑,我們找到了許多需要領養孩子的家庭。此外,我們還做了一件漂亮事。我們將許多街頭流 浪的人、乞丐召集起來,給他們上課,組織他們按照我們的計劃組成自然家庭,並收養被遺棄的小孩 。

在加爾各答僅僅6年的時間裏,這樣的自然家庭就收留了61273個棄嬰。鑒於自然家庭往往以自 我約束、自我控製的方式存在,它有其獨特的好處。我們對自然家庭的成員開展了“升溫愛心法”的 培訓。這種方法既簡單又易行。那些窮人通過培訓,很快就知道如何去做。你想知道這些人後來怎樣 對我說嗎?這些街頭流浪的乞丐們明確地告訴我:“我們的家庭是健康、團結的。無論在什麼地方, 我們都可以隨時收留被遺棄的嬰兒。”我以為如果大家都能這樣做,都明白用什麼方法去救助棄嬰的 話,上帝為我們創造的生活就不會遭到破壞。

窮人們是偉大的。他們能教給我們許多美好的習慣。有一天,一些窮人找到我們,向我們表示感謝。 他們說:“你們搞慈善的人是最好的人。你們幫我們製定家庭計劃,教我們開展計劃,因為再沒有比 自我約束、互相友愛更重要的事了。”他們淳樸的話是最美麗、最生動的語言。也許這些人缺吃少穿 ,甚至沒有一個固定的家,但是他們都是偉大的人。

窮人是非常可愛的人。有一天,我們從街上收容了四個無家可歸的人,其中一個人看起來情況非常糟 糕。我對修女們說:“你們去照顧那三個人,我來看護這個病人。”我用全部愛心和所能做到的一切 去撫慰這個可憐的人。我扶著她躺在床上。她的臉上露出了美麗的笑容。她緊緊拉著我的手,感激地 說了一句話:“謝謝你。”然後閉上眼睛死去了。

我在她麵前禁不住對自己反思。我問自己:“如果把我換成她,我會說什麼呢?”我可能會說:“我 很餓,我快要死了。我很冷,我渾身都在疼。”或者其他什麼話。然而她的話卻教給了我很多很多, 她給了我崇高的愛。她帶著安詳的微笑死去了。再舉一個例子:一天,我們從陰溝裏救起一個人。當 時他的半個身體都被蛆蟲吃掉了。我們把他帶到救濟所,他說:“我在街上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但 是我將像一個天使一樣死去,去接受上帝的愛和嗬護。”一個窮人能說出這樣的話,足以看到他內心 的偉大,他的品德是非常令人感動的。他臨死前並沒有詛咒任何人,沒有說過別人的壞話,也沒有去 和其他任何人攀比,他就像一個純潔的天使。這就是我們人民的偉大之所在。這也是基督為什麼說: “我曾經赤身裸體、無家可歸、沒有食物;我被人遺棄、遭人唾罵、受人冷落,是你們幫助了我。” 我認為,我們不是真正的社會工作者,也許我們隻是做著一些社會工作。但我們卻是這個世界上真正 具有深刻思想的人,因為我們每天二十四小時都和基督在一起,和他交流。你和我,我們大家都要將 基督帶到自己的家中,因為我們和家人一同生活,也應該共同祈禱。我認為,在我們的家庭中不需要 用暴力換取和平,我們所要做的,相聚在一起、相互愛戴,用愛心為我們帶來和平,帶來歡樂,帶來 相互鼓舞的力量。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戰勝世上的邪惡。我們要用祈禱、用我們真誠的奉獻,從家庭 開始,消除那些痛苦、怨恨和悲哀。我們提倡的“愛從家庭開始”並不是要看我們做了多少事情,而 是要看我們在做的過程中融入了多少愛,看我們為基督做出了多少貢獻。

前一段時間,我們在加爾各答遇到的最大困難,是買不到白糖。我不知道這事怎樣傳到孩子們的耳朵 裏。一個四歲的印度男孩回家後對他的父母說:“從今天開始,我三天不吃糖。我要把我的那份糖給 特蕾莎嬤嬤的孩子們。”三天以後,孩子的爸爸媽媽陪著孩子來到我們這裏。我從前從未見過他們。 那個小男孩甚至連我的名字都叫不準,但是他非常明白是來做什麼的。他知道他想要別人分享他的愛 心。

這些事就是使我得到愛心的感受和體會。自從我來到這裏後,就一直被愛的氣氛包圍著,我一直沐浴 在真誠理解的愛心中。在這裏,無論是來自非洲的人,還是來自印度的人,都有一種融入特殊氛圍的 感覺,是回到自己家的感覺。我覺得,自己好像又回到加爾各答,和修女們在一起,我們是在一個真 正的大家庭裏。

我在這裏要對你們講,要你們在這裏發現貧乏,發現你們家中的貧乏,然後將愛灌輸到貧乏之處,從 灌輸愛心做起。請把這個喜訊帶到你們家人那裏,帶到你們的鄰居中去,去真正認識他們。我曾經結 識了一個印度家庭,這個家庭有八個孩子。從和這個家庭的接觸中,我有一些非常感人的收獲。一天 ,一位先生來到我們的住處。他說:“特蕾莎嬤嬤,一個有八個孩子的家庭已經斷炊好幾天了,請幫 幫他們。”聽了他的話,我馬上給這個家庭送去了一些大米。孩子們看到大米眼睛都睜得大大的,眼 睛裏還閃著興奮的光。我不知道你們是否見過饑餓的人的眼睛,但是我太熟悉這些眼睛了。當那位母 親接過大米後,立即把它分成兩份,然後就出去了。當她回來後,我問她:“你去了哪裏?做什麼去 了呢?”她簡單地回答說:“他們也在挨餓。”原來她的鄰居是一個穆斯林家庭,這個家庭也正在受 著饑餓的煎熬。所以她把我送給她的米分了一半出去。這件事深深地感動了我。但我再沒有給那個穆 斯林家庭送過米。這樣做的原因,是我想讓她們分享相互幫助的快樂和美好。家庭中的孩子們從母親 那裏得到快樂,他們和母親共同享受著生活的樂趣,因為他們有母親的愛。你瞧,這就是愛的發源地 ,愛的源頭出自家庭。

我們都應該為我們這個世界上有這樣的人感到歡樂。我將於15日返回印度,那時我要把這裏的經曆 帶回去,把你們的愛帶回到印度去。

我很清楚,在座的各位做不到將家產傾其所有去布施窮人,我們也不需要大家這樣做。我們希望各位 ,盡你們所能來幫助我們的事業。令我驚喜的是,窮人家忍饑挨餓的孩子雖然過著難挨的日子,但是 他們還是一樣歡樂,而且把歡樂帶給他們的父母。對於我們來說,身為人之父母,我們不僅要滿足孩 子們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還要給予他們極大的愛。

讓我們感謝上帝賦予我們這個機會,使我們大家相聚在這裏,是我們共同的語言把我們緊緊地連結在 一起。我們將共同攜手去幫助全世界的兒童,因為我們的修女已經遍布世界各地。我將用獲得的和平 獎獎金為無家可歸的人建立一所救濟院,將愛心從這裏不斷地延伸。我們一定要把和平傳給世人,讓 他們理解我們的愛。要讓所有貧窮和貧乏的人都知道這個喜訊,把這個喜訊傳到自己的家中,傳到我 們的國家和整個世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的修女,我們所有的人都要不斷地祈禱。我們用祈禱和上 帝交流,以此達到相互理解和共識。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讓全世界都了解慈善會的工作和熱情,並 讓我們喚起全世界人民的熱情,共同分擔世界上貧苦人民的疾苦。我感到,這件事在貧困國家中容易 做到,但是在西方國家,我們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

我在大街上遇到窮人時,會給他一碗米飯或一片麵包,我有一種滿足感,因為我已經盡了責任,我幫 他解除了饑餓。但是對他而言,他是一個無家可歸、被社會的大門所拒絕、被遺棄、遭唾罵、受威脅 的人,這樣的貧窮對他來說是傷害最大的,也是我們使他們擺脫貧窮最難做的事情。我們有許多修女 在西方國家正在從事這項工作。

請你們為我們祈禱,將我們所開展的事業的喜訊傳到各個地方。我們需要你們這樣做。你們應該在自 己的國家裏逐漸了解貧困和貧乏的人,也許我們在座的各位並不為生活發愁,但是如果我們審視一下 自己的家庭生活,我們就會發現,有時家人之間相互微笑也是件不容易的事。那麼就讓我們從相互微 笑來開始我們愛的傳播吧。

所以,讓我們見麵時彼此微笑致意。微笑是愛的開端。一旦我們彼此有了愛心,我們就要去做一些事 情。請為我們的修女、為我、為我們的修士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教友們祈禱,為我們全身心地信仰上 帝交給我們的使命祈禱,為你我共同熱愛上帝、侍奉上帝、扶助窮困祈禱。如果你們不能和我們共同 承擔這個使命,恐怕我們的事業也不能很好地發展下去,但是我並不想看到你們傾家蕩產。我隻要你 們盡其所能。

前幾天,我從一個癱瘓二十年的病人那裏收到十五美元的捐款。這個人全身能活動的部分隻有右手。 他唯一的嗜好是吸煙。這個人對我說:“我一星期沒有吸煙,現在我把省下來的錢交給你們。”這樣 的貢獻對他來說一定是經曆了非常痛苦的煎熬,但是他為分擔拯救貧困人們的行動是多麼壯麗啊。我 用這筆錢為那些正在挨餓的窮人們買了麵包,使捐贈者和接受捐贈的人都感到非常快樂。

上帝賜給我們每個人的禮物是要我們互相愛戴。我們都可以用上帝的禮物做我們能做到的事情。讓我 們為了基督施與他人愛心吧。讓我們像他愛我們一樣互相愛戴。讓我們用無私的愛去愛他。讓我們在 聖誕節即將到來之際為基督、為我們彼此獻出我們的愛。

讓我們的心中保持對基督的愛,和所有我們接觸過的人共同分享他的愛。傳播到大眾中間的歡欣是實 實在在的,因為我們和基督在一起,沒有什麼理由不使我們歡欣鼓舞。基督存在於我們的心中,他就 在我們所遇到的窮人中間。基督是我們送給他人的微笑和他人帶給我們的微笑。願我們擁有一個共同 的觀點,決不使一個孩子被遺棄;無論麵對什麼樣的惡劣環境,我們都要保持微笑。

我永遠不會忘記不久前的一件事。有十四位來自美國不同大學的教授來到加爾各答,參觀我們的救濟 院。在交談過程中,他們談到了對剛剛參觀過的一家臨終慰藉所的感受。(我們在加爾答開設了一家 臨終慰藉所,從街頭收留過三萬六千人,其中一萬八千人安詳地死在臨終慰藉所裏,他們已經回到了 上帝的家園。)其中有一位教授問我:“特蕾莎嬤嬤,請給我留下一句讓我永遠難忘的話。”我對他 說:“彼此微笑保持家庭的和諧氣氛,彼此和睦相處。”

另一位教授問我:“你結婚了嗎?”我說:“是的。我有時感覺麵對基督微笑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 為他耗費的精力太多了。”這的確是事實。耗費精力多的地方,就是愛的發源地。即便如此,我們也 應該將我們的歡樂送給他。

正如我今天所講過的,我上天堂不為別的,我是為了大眾而上天堂,因為大眾淨化了我的心,我所作 出的奉獻可以讓我安然地麵對上帝了。我認為,我們一定要為美好的生活而生活。我們和基督同在, 因為他愛我們。我們隻要記著上帝是愛我們的,我們就會像他愛我們那樣去愛他人。不為大的愛,隻 為瑣細的愛。從細微的小事中體現博大的愛。我們要以挪威為中心,將愛傳播到整個世界,讓戰爭遠 離我們。如此,那些待出生的嬰兒就會歡叫著來到人間。我們把自己變成傳播世界和平的火種,挪威 的諾貝爾和平獎將會真正是獻給和平的厚禮。

願上帝保佑你們。

★★ 說明 ★★

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1910~1997),印度著名的慈善家,印度天主教 仁愛傳教會創始人,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慈善機構網,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尊敬。19 79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本文即她在領取該獎項時的演講詞,語言簡潔質樸而感人至深。諾貝爾 獎領獎台上響起的聲音往往都是文采飛揚、熱烈、激昂。特雷莎修女的演說則樸實無華,其所舉事例 聽來似平凡之至,然而其中所蘊含的偉大而神聖的愛感人至深,使我們的心靈受到震撼。

阿爾?戈爾敗選後的電視講話

競選失敗後的電視講話

2000年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阿爾?戈爾

2000年12月13日

晚上好!

我剛跟喬治?W?布什談過話,祝賀他成為合眾國第43任總統。我向他保證,此次我不會再收回我的 祝賀。我提議盡快和他會麵,盡快消除過去的競選運動和官司所帶來的分歧。

差不多一個半世紀前,參議員道格拉斯對總統選舉擊敗自己的林肯說:“黨派的門戶之見必須讓路給 愛國主義。我支持你,總統先生,願主保佑你。”

那麼,在這樣的精神下,我對候任總統布什說,我們一定要將黨派之爭結下的仇恨拋諸腦後,願主保 佑他好好管治這個國家。

“這條路是那麼崎嶇漫長”

他和我誰都料想不到這條路是那麼崎嶇漫長。當然,我們誰也不希望這些事會發生。不過,事情到底 來了,現在結束了,而且果然通過我們民主政體的機製解決了。

我國一所法律學院的圖書館上鐫刻著這樣的一句格言:“聽命於法與主,而非聽命於人。”這是美國 自由的核心原則,也是民主自由之濫觴。在投票日之後的五個星期裏,我以此為鑒,這也是美國獨立 以來所有複雜事件的引鑒。

現在,美國最高法院終於做出了決定。讓我說得清楚一點,在我極為不同意的同時,我接受了最高法 院的決定。我接受了最終的結果,下星期一,這個結果會在選舉人團會議上得到確認。今天晚上,為 了國人的團結和美國民主,我認輸了。

我也負起責任,無條件支持新的候任總統,盡我所能幫助他團結美國人民,實現我國《獨立宣言》中 所標舉的廣袤視野,實現憲法中允諾和保障的一切。

讓我向那些支持我和支持我們所捍衛的理念的人衷心致謝。蒂佩爾和我對利伯曼夫婦銘感五中,他們 為我倆的夥伴關係帶來懇切的熱誠和崇高的心誌,不僅為競選活動開辟了新徑,也為我國開辟了新徑 。

這次大選的確是非比尋常的一次大選。不過,在天意難料的崎嶇路途上,幾經蹉跎,竟然把我們帶到 一個嶄新的境地。正是由於選舉結果如此接近,反而提醒了我們原來大家同是一個族群,有著一樣的 曆史、一樣的命運。

“我們把國家放在政黨之上”

是的,那段曆史給了我們許多成敗浮沉的前車之鑒,在麵對公眾意願的兩難之下展開激烈的辯論、無 情的抗爭。

有些爭論在纏訟幾個星期後才得以解決。每一次,勝方和被征服的一方都心平氣和地接受結局,帶著 重歸於好精神接受結果。

因此,就讓這種精神永遠和我們一起吧。

我知道很多支持我的人都很失望。我也失望。但失望必須讓給我們對國家的熱愛。我也對世界各國說 ,不要把這次爭論看成是美國趨弱的症狀。通過克服這一連串困難,畢竟彰顯了美國民主的力量。

也有人擔心,這次選舉凸顯的反常狀況,勢必影響新一任總統的施政舉措。我不相信那是勢所必然。

候任總統布什要管治的美國,是一個國民都願意在他肩負的重任上幫一把的國家。我個人隨時候命, 也呼籲所有美國人,尤其是那些曾經站在我這一邊的人,團結在新總統的領導下。這就是美國。愈是 危急關頭,我們的鬥誌愈高昂;輸贏一定,我們捐棄嫌隙,攜手合作。

要辯論我們之間的歧義,那是來日方長了。現在要認清的是團結我們的力量比拆散我們的力量更大。

我們對本黨的信念雖然不離不棄,眼前到底還有比黨務更高遠的責任要負起。這就是美國,我們把國 家放在政黨之上。我們會團結支持新總統。

我接著會做什麼,我還不知道。像你們一樣,我希望和家人及老朋友度假。我也會在家鄉田納西州修 補一下籬笆——真實和象征的籬笆。

失利跟勝利一樣

有人問我曾否遺憾,是的,我有一樁憾事:我沒有機會在未來4年為國人打拚,尤其是亟欲拋開負擔 、排除困難的一群;尤其是感到沒有人聽到他們的聲音的一群。我聽到了你們的呼聲,我永不會忘記 。

我看到了大選中的美國,我很喜歡看到的那一切。那是值得一拚的,我不會罷休。

至於今晚偃旗息鼓的一役,我堅信父親說過的一句話:不論敗得多慘,失利跟勝利一樣,滌蕩心靈, 光耀千秋。

因此,對我而言,大選的結束和開始時一樣:照樣擁有妻子家人的愛;擁有對主的信念;擁有對這個 我為它出征越南一直到做副總統的國家;擁有努力奔走的競選義工和工作人員,包括36天來在佛羅 裏達州奮力工作的人們。

如今,政治上的鬥爭已成過去,我們轉過頭去為了美國人民的幸福而奮鬥不懈,為全世界追求自由而 對我們有所企望的人們而奮鬥不懈。

在我們的讚歌《亞美利加,亞美利加》裏說的:“讓我們以兄弟之愛為稱的善行加冕,從大海到閃亮 的波濤。”

好了,朋友們,用我以前講過的話,“這是我該走的時候了。”謝謝你們,晚安,主佑美國。

★★ 說明 ★★

2000年12月13日晚上9點(北京時間14日早上10點),美國民主黨候選人戈爾發表敗選 聲明,結束了長達36天的總統大選紛爭。據報道,戈爾先是打電話恭賀小布什當選,幾分鍾後即和 競選夥伴利伯曼一起通過電視,向全國民眾發表了這篇演說。

這篇用詞鏗鏘、擲地有聲的演說辭,是3個人的心血結晶。其中,有記者出身的戈爾本人,有戈爾的 策略顧問羅伯特?索倫,以及戈爾的首席演說撰稿人艾裏?阿提(Elli Attie)。阿提是哈佛 大學畢業生,長期以來是克林頓、民主黨眾議院領袖格普哈特等重量級政治人物的一級“寫手”。

演說中,戈爾向小布什表達了祝賀之意,並呼籲全國民眾支持他擔任下任總統。戈爾說:“政黨之間 的仇恨此刻應放在一旁,願上帝保佑他領導下的這個國家。”對於聯邦最高法院作出停止佛州人工驗 票的裁決,戈爾表示,他“極不同意,但予以接受。”“為了(維護)我們民主體製的整合和力量, 我決定讓步,接受這個最後結果。”

戈爾發表簡短演說後,與妻子提波及搭檔利伯曼步出華府的艾森豪大樓,隨即被守在場外的熱情選民 包圍。他們對戈爾報以熱烈的歡呼和掌聲,並齊聲喊著:Gore in Four(四年後且看戈爾 )!鼓勵他在四年後繼續努力,完成千禧年未竟之誌。美國主要傳媒對戈爾這篇講話也給予了罕見的 一致好評,認為它“幾近完美”,是美國曆史上最重要的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