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PART1 有一種幸福叫淡定——淡是人生最深的味(4)(2 / 3)

愛一個人很容易,但要和愛的人過一輩子就不容易了。有些人在日子還沒開始的時候選擇了分手,於是他們倆都失去了一起過一輩子的機會;有些人在和自己的愛人過著日子,可是睡覺的時候已經習慣了背靠背;有些人也和自己愛的人在過日子,但他們習慣了和當初一樣的愛著對方。這最後一種才是愛情的最高境界。

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魚在生與死之間,選擇了尊重生命。它一直躲在深水裏,守在愛人的身邊,始終孤單一個人,偶爾自言自語訴說些什麼。

水一直陪在它身邊,環繞著它,聽它傾訴,很溫柔,也很安靜。有時候會輕輕地搖晃、振蕩,哄魚兒入眠。

魚兒慢慢恢複了一點活力,喜歡靜靜地把自己埋在水裏,埋起心裏無限的悲傷。慢慢地,魚兒發現自己對水有了一種依賴。魚兒,本來就離不開水。

魚兒開始吐著泡泡和水交談,它說:“你看不見我眼中的淚,因為我在水裏。”

水的心有一些疼。“我能感覺到你的眼淚,因為你在我的心裏。”水說完,便靜靜地流淌開來。

水,始終改變不了漂流的命運,看著魚兒可以重新振作,它也要開始自己的生活了。而魚,開始寸步不離地跟著它,一起流過江湖,躍下瀑布,經過種種暗礁和險灘。水說:“你回去吧,以後的路更難以預料。”魚兒堅定地說:“我不怕,我要和你存一起。”它說這些的時候,早已經忘記了那隻為它殉情的鳥兒。那隻鳥兒,被封閉在石頭中,曾經被水悄悄地帶著走過一段路,可是後來水有一些力不從心,便放下了。魚兒不知道這些,它的心裏隻有水。

水,最終到了一段山穀地帶,將近斷流,水麵已經很淺。

水說:“魚兒,你快走吧,這裏太危險了。你原路往回遊,還會有退路。”

魚兒說:“不管怎樣,我都不會離開你。”

水一點點地被蒸發掉,但它仍然盡量掀起波瀾,濕潤魚兒的脊背,好讓它不被太陽灼傷。可是這更加速了水的蒸發。最後陪伴魚兒的,隻有龜裂的土地。魚兒安靜地閉上眼,不再做最後的努力,眼淚一滴滴淌落,那是它身體裏最後一滴水。它知道,自己的大限已經到了,可是它無所畏懼。

這時,天空劃過一道閃電。雷聲陣陣之後,大雨傾盆而下,水又回到了魚兒的身邊。水呼喚著魚兒,可是魚兒再也沒有醒來。水帶著悲傷的心情載著魚兒像風一樣地奔馳,撕裂心肺的哭聲,誰都可以聽到。最後,水載著魚兒,來到一棵幹枯的小樹旁。水浸入根,把魚的身體也帶了進去。

水說:“從今天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們再也不用到處奔波,再也不會分開。”

幾個星期過去了,枯死的小樹一點點地泛綠,枝丫也長出了嫩牙,樹葉上總掛著水珠,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在愛情沒開始以前,你永遠想象不出會那樣地愛一個人;在愛情沒結束以前,你永遠想象不出那樣的愛也會消失;在愛情被忘卻以前,你永遠想象不出那樣刻骨銘心的愛也會隻留淡淡痕跡;在愛情重新開始以前,你永遠想象不出還能再一次找到那樣的愛情。

相濡以沫,攜手共度漫漫人生路

課堂上,教授和自己的學生們做了一個遊戲。教授讓一位女同學在黑板上寫下自己最愛的二十個人的名字。學生照做了,寫下了一連串自己鄰居、朋友和親人的名字。

教授說:“請你劃掉一個這裏麵你認為最不重要的人。”學生劃掉了一個鄰居的名字。教授又說:“請你再劃掉一個。”學生又劃掉了一個她的同事。

教授再說:“請你再劃掉一個。”學生又劃掉一個……最後,黑板上隻剩下了四個人,學生的父母、丈夫和孩子。教室裏變得異常的安靜,同學們靜靜地看著教授,都一個個變得沉重起來。教授平靜地說:“請再劃掉一個。”這個學生遲疑著,十分艱難地作著選擇……她舉起粉筆,劃掉了自己父母的名字。“請再劃掉一個。”教授的聲音再次傳來。這名女生驚呆了,她艱難地舉起粉筆,緩慢地劃掉了兒子的名字。緊接著,她“哇”的一聲哭了,樣子非常痛苦。教授等到她平靜後才問道:“和你最親的人應該是你的父母和你的孩子,因為父母是養育你的人,孩子是你親生的,而丈夫是可以重新去找的,但為什麼他反倒是你最難割舍的人呢?”同學們靜靜地看著那位女同學,等待著她的回答。女生緩慢而又堅定地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會先我而去,孩子長大成人後獨立了,肯定也會離我而去。而能真正陪伴我度過一生的隻有我的丈夫!”

婚姻中會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狀況,痛苦、磨難、坎坷、艱辛,都要互相勉勵,互相支持,互相祝福,共同承受生活中的一切,即使平淡樸實也幸福快樂。別等待愛人為自己做什麼,不要總想著等待別人先付出,自己應該學會體貼他、愛護他、鼓勵他,隻有這樣,兩個人的心才會貼得更緊。

很多人隻是我們生命中的過客,很多人最終會離你而去,而能夠陪伴你終生的人卻是你丈夫,與他分享人生的每一個瞬間快樂吧。與愛人共患難,同甘苦,共同享受美好人生。別等愛人為你做什麼,應該相互體貼,相互鼓勵,做到真正的相濡以沫。

生命是有限的,成為夫妻更是前世修來的難得的緣分,隻有同心攜手去走人生的路途才是真愛。擁有它、珍惜它是幸福的,不要親手毀掉自己的幸福。

第10章 閑情逸致,放逐勞頓的心靈,啜飲生活的芳蜜

心靈的房間,不打掃就會落滿灰塵。蒙塵的心,會變得灰色和迷茫。我們每天都要經曆很多事情,開心的,不開心的,都在心裏安家落戶。心裏的事情一多,就會變得雜亂無序,然後心也跟著亂起來。有些痛苦的情緒和不愉快的記憶,如果充斥在心裏,就會使人萎靡不振。

生活中要時常拂拭心鏡,給自己的心靈洗個澡。奔波勞頓的間隙,聽一首動聽的樂曲,讀一篇優雅的詩文,繪一幅灑脫的圖畫,品一杯淡淡的香茶,垂釣於小溪之旁,泛舟於江湖之上,旅行於山林之中,在琴棋書畫中熏陶性情,在草木山水中放飛心靈,為心靈辟一處“寧靜港灣”,為生活尋一處“世外桃源”。清空心靈裏世俗生活積存下來的枯枝敗葉,才能最大限度地獲得生命的自由和生活的幸福。

曲聲乍飄起,聽一曲柔美舒緩的音樂

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是一種人類共有的語言。它來源於生活,為我們的情感服務。科學研究證明:聽適合的音樂,可以優化人的性格,平穩人的情緒,提高人的修養品位,甚至有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神奇功效。

醫學專家通過大量的研究證明,人類需要通過音樂來抒發自己的感情,並從中受益。音樂可以調節人體大腦皮層的生理機能,調節血液循環和活化神經細胞。另外,音樂會使人體的胃蠕動更有規律,能夠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增強抗病能力。

在醫學上有一個著名的“莫紮特效應”:當你聽一曲莫紮特的樂曲之後,你的大腦活力將會增強,思維更敏捷,運動更有效,它甚至可緩解癲癇病等患神經障礙的病人的病情。研究者已證明,在IQ測試中,聽莫紮特樂曲的受試者得分比其他人高。

1975年,美國音樂界的知名人士凱·金泰爾夫人因乳腺癌纏身,身體每況愈下,瀕臨死亡的邊緣。這時候,金泰爾夫人的父親不顧年邁體弱,天天堅持為愛女彈奏鋼琴樂曲。或許是充滿愛心的旋律感動了上蒼,兩年之後奇跡出現了,金泰爾夫人戰勝了乳腺癌。康複後,金泰爾夫人熱情似火地投身於音樂療法的活動,出任美國某癌症治療中心音樂治療隊主任。金泰爾夫人彈奏吉他,自譜、自奏,引吭高歌,幫助癌症病人振奮精神,與絕症進行頑強地拚搏。

德國科學家馬泰鬆致力於音樂療法幾十年,在對愛好音樂的家庭進行調查後注意到,常常聆聽舒緩音樂的家庭成員,大都舉止文雅,性情溫柔;與低沉古典音樂特別有緣的家庭成員,相互之間能夠做到和睦謙讓,彬彬有禮;對浪漫音樂特別鍾情的家庭成員,表現為思想活躍,熱情開朗。他由此得出結論說:“旋律具有主要的意義,並且是音樂完美的最高峰。音樂之所以能給人以藝術的享受,並有益於健康,正是因為音樂有動人的旋律。”

音樂是起源於自然界中的聲音,人與自然息息相關,所以音樂對人必然會產生相應的影響。音樂主要是通過樂曲本身的節奏、旋律,其次是速度、音量、音調等等的不同而產生療效的各異。在進行音樂治療時,應根據病情診斷,在辯證配曲的原則下,選擇適當的樂曲組成音療處方。

煩惱時聽聽音樂,能重新燃起生活的熱情,喚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回憶和憧憬,使人心理趨於平靜,心緒得到改善,精神受到陶冶。

既然音樂有這麼多用處,不妨在工作之餘,茶餘飯後,戴上耳機,聽一曲柔美舒緩的音樂,讓身心在優美動聽的節奏中徹底放鬆。

與書常為友,品讀那一刻的書墨香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夫人曾說:“我們必須讓我們的青年人養成一種閱讀好書的習慣,這種習慣是一種寶物,值得雙手捧著,看著它,別把它丟掉。”

讀書的樂趣是無窮的。有的人讀地理名勝,可以遨遊天下;有的人讀曆史典故,可以和古人接心神交;有的人愛好文學,春花秋月,情境義理,妙味無窮;有的人喜歡理工,一個細胞,一粒分子,他也可以從中找出另外的一番天地。書中所表達的思想、智能、感情、經驗,可能是別人畢生的體驗,而我們在短短的時間內不勞而獲,豈不是無限的快樂嗎?如果不肯讀書,無疑放下了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

很多名人都談到過讀書的樂趣,其中以歐陽修的最佳讀書處——馬上、廁上、枕上最為著名。歐陽修的讀書法的確是人生至樂之境,這也說明讀書是很簡單的事情。隻要有興趣,什麼時候都可以讀,而沒有必要非得要求一個好的環境——讀書是個人的興趣所至,一個不愛讀書的人,給他任何好的條件也沒用。而喜歡讀書的人,無論在什麼地方都可以隨手翻開書來閱讀。

讀書的興趣不是天生的,閱讀的習慣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受到傳統、時局、教育、職業、興趣或其他原因的影響。所以愛書之人總是一次次地沉溺在不同的領域,並把各種互不相關的知識融合到自己的思想當中——你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知識,知識卻在悄悄改變你的方式。

閱讀好書就像跟名賢聖哲促膝長談,他們高尚的節操會對我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大量閱讀是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或許偶爾讀到的一本書,會使你頓悟某個偉大的道理,從此思想產生質的飛躍。也或許另一本書,把你帶入一個全新的領域,從此你明確了奮鬥的目標,最終也走向了輝煌。林肯年少時,就因為偶然一次閱讀了華盛頓和亨利·克雷的傳記,從此立下宏偉的誌向,最後成為了“美國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總統”。

一個好讀者能夠感覺到讀書時妙不可言的樂趣,因而他喜歡讀書,最終即使不能成為偉大的人,也能成為博學的人。

我們都有這類體驗,人逢喜事精神爽,做起事來有力量。學習也是如此,樂趣對學習活動起著駕馭作用。愉快的心境對人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有很大的影響,良好的心境有助於主動精神和積極性的發揮,從而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反之,不良的心境則會影響身心健康,妨礙工作和學習順利開展。

人在畫中遊,沉醉流連於水墨丹青中

生活中不如意者常十之八九,人生道路上碰上點障礙在所難免,憂鬱、彷徨、煩惱、悲憤可能每個人都體驗過。如果你喜歡,你可以寄情於水墨丹青,讓這些充滿靈性的藝術瑰寶去撫慰你那傷痛的心。

“琴書詩畫,達士以之養性靈”,寄情於水墨丹青之中,沉浸於那灑滿墨香的氛圍之中,筆走神龍,氣韻暢通,你的心胸會頓覺舒暢,感受藝術的同時也更好地感受生命。

世界織布業的巨頭之一威爾福萊特·康,盡管事業非常忙碌,在他為事業奮鬥了大半輩子時,他總感覺到自己生活中缺了點什麼東西似的,於是他選擇了畫畫,每天從百忙中抽出一個小時來安心畫畫。他不僅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畫畫上也得到了不菲的回報,多次成功舉辦個人畫展。威爾福萊特·康在談起自己的成功時說:“過去我很想畫畫,但從未學過油畫,我曾不敢相信自己花了力氣會有很大的收獲。可我還是決定學油畫,無論做多大的犧牲,每天一定要抽一小時來畫畫。”

威爾福萊特·康為了保證這一小時不受幹擾,唯一的辦法就是每天早晨五點前就起床,一直畫到吃早飯,威爾福萊特·康後來回憶說:“其實那並不算苦,一旦我決定每天在這一小時裏學畫,每天清晨這個時候,怎麼也不想再睡了。”他把樓頂改為畫室,幾年來他從未放過早晨的這一小時,而時間給他的報酬也是驚人的。他的油畫大量在畫展上出現,他還多次舉辦了個人畫展,其中有幾百幅畫以高價被買走了。他把這一小時作畫所得的全部收入變為獎學金,專供那些搞藝術的優秀學生,他說:“捐贈這點錢算不了什麼,這隻是我的一半收獲。從畫畫中我所獲得啟迪和愉悅才是我最大的收獲!”

畫畫不僅可以愉悅人心,陶冶性情,還可以治病療傷。

美國有一位畫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特地為一位癌症患者畫了一幅《天上飛來的希望》的畫。每當患者凝視這幅畫時,那隻正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展翅高飛的海鷗便會使他心中升起信心和希望。醫生曾斷言說他活不過兩年,可自從他試著每天去欣賞這幅畫後,他的病竟然慢慢好轉。他已活了三十五年,至今還健在。

無獨有偶,另一個以畫治病的故事更有趣。據傳南北朝時鄱陽郡王爺被齊明帝所殺後,其王妃悲痛欲絕,整日茶飯不思,終於臥病不起。試過了各種妙方,嚐遍了天下良藥,仍不見好轉,最後,其兄慕名請來一位畫師為鄱陽郡王爺作了一幅畫像。畫師深知王妃之病為相思病,經過一番冥想之後,便作好一幅畫密封後轉交給王妃,並讓人轉告她說,有人曾偷畫王爺像,要王妃派親信以高價贖取。親信取回後,王妃展開一看,當即勃然大怒,從病床上一躍而起,罵道:“這個老色鬼,早該千刀萬剮!”原來,畫上畫的是郡王爺生前和一寵妾在鏡前調情的醜態。可說也奇怪,王妃的病從此日漸好轉,最後竟然奇跡般地康複了。

作畫可以讓人沉浸其中,拋煩惱於腦後,觀畫可以讓人寵辱皆忘,愉悅身心,獲得一個美好心境。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不妨在家中掛上幾幅清麗典雅的字畫,在閑暇之餘細細品味,可讓人賞心悅目,獲得一份清淨,於身心健康十分有利。

有人說:“生活使我悶悶不樂,它讓我度過平淡的人生。”其實不是這樣,生活中的樂趣完全是由自己去打造的。喜歡水墨丹青的朋友們,不妨讓自己靜下來畫一幅畫吧!

吟詩品人生,詩一樣的棲居詩一樣的生活

詩是什麼?詩是人們用簡潔明快的語言對生活的表達。詩是詩人的生活感悟,是詩人的人生心得,是詩人心靈的描述。讀史可以讓人知古今,讀詩不但可以讓人知古今,而且可以讓人明事理,可以讓人陶冶情操,滌蕩心胸。

詩有古詩和新詩之分。古詩講究精練,賈島曾“推敲一個字,撚斷數根須”,人生也需要精練;新詩講究哲理,“路之值得讚美,在於它不站起來要做紀念碑”,詩人韋葦的詩句充滿了深邃的哲理內蘊。人生本身就充滿哲理,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詩,一首值得讓人讀一生的詩。

好詩不在於語言,過於華麗的辭藻,反而有附庸風雅之意,讓人有束縛感。樸素的文字,平常的語言,同樣可以寫出動人的詩篇。“如果你嘴裏含滿了食物,你怎麼能歌唱呢?如果你手裏握滿金錢,你怎能舉起祝福之手呢?”這是紀伯倫的詩句,語言質樸之極,而事理卻鞭辟入裏。

意與理是詩的藝術魅力所在,讀詩重在體味詩中那詩人別有用心的意境以及啟人心智的哲理。詩意並不在字,《小窗幽記》中說“人有一字不識,而多詩意”,意思是說不識字人生卻充滿意思。那麼詩意在哪裏呢?就藏在人的心中。最好的詩是用心來讀的,如果一個人沉溺於功利之心,拘泥於某種形式,即使滿腹平平仄仄,也毫無詩意。理是詩人在平凡現實生活中挖掘出的人生真義,是詩人對社會人生深刻理解的詩的闡釋和詠唱,如林語堂所說:“若天地間有此一句話,隻是被你說出而已。”讀詩要思考其哲理,這可以發人深省,但又不可太注重哲理,太多的理性,太多的用心,反而會束縛人性真情的流露,恬淡暢適,無為而為,才會滿懷意趣。好詩總是能夠將主觀情意與客觀意象融為一體,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讓人為之叫絕。

人生如詩,物質便是它的文字,而快樂則是它的意,人生價值則是它的理。生活中不能太注重物質,而忽略了人生價值,這樣的人生算不得幸福,如同太注重文字的詩算不得好詩一樣。文字是詩的材料,是表達意與理的手段,而不是詩的全部,而物質也是生活的手段,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真正的目的在於幸福,而幸福的材料是快樂與價值,不是物質。

王國維說:“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詩與世事是分不開的,生活是詩的來源,讀詩便可以讓人明白世事。當你煩惱時,當你無聊時,不妨讀首小詩,到詩中去體味人生的意境,借鑒古人處世哲學。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休閑讀書,是一種樂趣。詩中也有處事妙方,可以解惑,讀讀小詩,更是一種樂趣。人生充滿詩味,品味詩,就是品味人生。

閑作酒中客,溫一壺熱酒排解心中憂

酒,在我國有很長時間的曆史。酒,始終和人生有不解之緣。曹操最有名的一首詩就跟酒和人生有關:“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在古代,酒最大的用途就是澆愁。古時戰亂不斷,人們整日為生存顛沛流離,生活的不安定,使人們越發感覺到生命的短暫和不可確定,這種感覺在平時是無法宣泄出來的,隻有在酒酣之後,才會在高歌中流露。所以說,酒,實際是開啟人心靈之門的一把鑰匙。沒有酒,便沒有李白怒罵權貴的狂傲詩篇;沒有酒,便沒有曹操那“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的千古絕唱。其實現代人比古人更忙碌,隻不過現代人更懂得壓抑,懂得控製自己的感情,不會像曹操一樣揮灑著對人生的感慨罷了。

此外,古人還以酒會友,“竹林七賢”個個都是酒鬼,也是酒友。最瘋狂的大概要數劉伶。他出去,常攜一壺酒,乘一鹿車,鹿車上放著鍬,如果他醉死,人們便可以就地把他埋了。“竹林七賢”所處的時代,人的誌向無法得以實現,外在的壓力把每個人都封鎖起來。平庸的人無奈地認可了人生,平淡地生活下去直至萎靡死亡。超俗的人把鬱悶宣泄成為怪誕,成了“狂”,然而他們也不知道這“狂”的盡頭會是什麼。劉伶的境界折射出壓力下人生的不可把握:“結果”是無法預料的,人們能做的隻是盡享眼前的歡樂!這,大約也正是“原野人”的心情吧!宣泄,其實並沒有什麼原因,隻是生命的壓力太重;宣泄,其實也不為什麼結果,因為狂放的背後,常常是更大的無奈。

任何的痛苦都會有一個根源:平凡的人想擁有不凡的未來,不凡的人又懷念平凡的過去,這種“圍城”式的期待,也許便是人生一切苦惱的症結所在。理想與現實,永遠不可能真正地統一。這種苦惱,纏繞著古往今來的每一個人,這也正是從古至今,人們都借酒澆愁的原因。當你為某事而煩惱的時候,不妨熱上一壺小酒,或是來上一瓶啤酒,獨自一人坐下來慢慢享用,暫時把煩惱放在一邊。有人說借酒澆愁愁更愁,其實不然,喝酒以後的愁,是一種釋放,是淤積於心的苦悶的宣泄,而宣泄以後則會大徹大悟。

任何事情都講究個度,喝酒也不例外,要適可而止,不能貪杯,更不能喝後尋釁滋事,否則便會適得其反,真的是愁上添愁了。

品茶悟生活,淡淡茶香驅散生活酸甜苦辣

明朝鄭和下西洋時,鄭和便把茶葉當作禮物贈送各國。茶葉與咖啡,是世界兩大飲料。咖啡,初時尚甜,一會兒變淡、澀,甚而苦,而且還須有牛奶與糖做伴。茶則相反,無須陪襯,先澀,繼而甘、醇。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也在此吧!

年輕人喜歡喝茶,因為茶比任何飲料都解渴。烈日當頭,口渴難耐時,端起一碗涼茶,一飲而盡,是何等的愜意,何等的痛快!老年人喜歡喝茶,因為他們能從中品出人生的滋味,茶能讓他們回憶起往昔的苦甘。

茶如人生,聞之香味撲鼻,入口則是苦的,但仔細品味,卻又有一股香甜之味從口至舌,至喉,至嗓,久久縈繞。

巴利說:“人生像一杯茶,若一飲而盡,會提早見到杯底。”所以喝茶重在品,如能品出茶的種類便高出一般,如能品出茶的出處更是不凡,最是不凡者能從茶的輕淡厚重中品出茶出自何人之手,是年輕的小姑娘,還是年過半百的長者。飲茶重在那份情趣。泡一壺淡茶,靜坐看山,或獨步尋芳,慢慢揭開悠長的寂靜。喝著茶,對著山,對著樹,對著霧,春去也,秋去也,冬去也,連太陽的血色也褪盡了,品著苦澀後的香醇,驀然抬頭,似乎從中體味出了人生的真正內涵。

喝茶又不能太過於講究。日本人喝茶講究茶道,據說完整的茶會有三段十八步,什麼“沐淋甌杯”,什麼“茶海慈航”,什麼“杯裏觀色”等等,不一而足。中國人喝茶不太講究,紫砂壺也可,瓷壺也行,玻璃杯可以,大粗碗照樣,實在沒有碗,嘴對嘴也行。中國才是真正懂得茶的國家,喝茶不能為茶所困,太過講究,反而被束縛。

一部《茶經》,洋洋灑灑寫著什麼茶用什麼水,什麼水用什麼壺,什麼壺用什麼火……詳細得連日本人也叫絕,但隻有飽食終日的士大夫之流,才能斯斯文文參照實施,一般平民百姓,誰會去講“揚子江中水,雲峰頂上茶”?當然,中國人喝茶並非全不講究情調。如果你想要一種情調,那便去北京的老舍茶館。老舍茶館的氣氛,是仿古多於現實,瞎子說書外還兼京劇坐唱,不但賣茶,還出售“茶文化”係列物品。老舍茶館那門樓、桌椅、杯壺,無不力求古色古香。

茶是一縷清風,令人安靜悠閑;茶是一種情調,一種欲語還休的沉默,一種欲笑還顰的憂傷;茶是一眼清泉,能洗去生活中的煩惱與悲苦。喝茶,喝的是一種心境,感覺身心被淨化,喝下去的是清苦,沉澱下的是深思;喝茶,重在品味,但又不要太過拘泥,人人心中有菩提,隻要能夠喝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便是得到了茶的真味。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味道,但是都會有一種苦味在其中。再一口,含在齒端,感受起潤滑。當你如此慢慢地品下去,你會感覺到茶苦中帶甜。這就是對人生的感悟!

垂釣河塘邊,將生活的勞頓拋置腦後

整日生活在嘈雜的環境裏,很容易讓人身心疲憊、心煩氣躁,增加心理負荷,從而有礙身心健康。所以,我們應該工作休閑兩不誤,在工作的同時,不忘給心情一個放鬆的機會。如果放長假,時間允許,你可以選擇去遠足,但如果忙裏偷閑,那最好選擇釣魚,這既不會讓你太過勞累,又能讓你消除緊張的精神狀態,使你恢複良好的心境。

釣魚活動有動有靜,動靜結合,靜可以養神,可以讓人放鬆心情,心平氣和,使心靈得到陶冶;動則可以養形,讓人舒展筋骨,鍛煉身體。馬克思曾說過:“一個美好的心境,要比十服良藥更能解除心靈上的疲憊和痛楚。”釣魚時,手握漁杆,獨坐在釣魚台前,不需費盡心思,“願者上鉤”即可。這種意境,讓人心曠神怡,生活中的一切煩惱,早已拋到腦後,心情會一下子豁然開朗。所以說,釣魚是修身養性和增強體質的最佳運動方式。堅持垂釣,不但可以陶冶性格、培養耐性、調劑生活、消除疲勞,還能讓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信心,讓人以旺盛的精力、充沛的體力再次投入工作和學習中去。

佛家修身養性講究靜,認為靜可以“煉心,強體”,所以打坐是他們的必修課。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新來的小和尚夏天熱得受不了,一個勁兒地扇扇子還是汗流浹背,可他的師父坐在蒲團上閉目養神,一點也不感到熱,似有涼風吹過。他便好奇地問:“師父,為何弟子感到這般悶熱,而你卻如此清涼?”師父笑著說道:“心靜自然涼,心裏能放得下,不去想著熱,也就不感到熱了。”看來,“靜”字對修身、處事都是大有好處的。釣魚也講究一個“靜”字。釣魚時你要能耐得三分靜,有耐心地等待魚兒上鉤,要能夠冷看魚漂起伏靜觀竿梢顫動。如果你心浮氣躁,永遠也不會釣到魚,你必須忘我,必須全身心放鬆,必須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如同釣魚時,你心如止水,似眠非眠,哪裏還有什麼名位、是非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