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PART2 有一種智慧叫寬心——器量寬容萬物容(3)(2 / 3)

四是當發現所有的手段都使盡、都無效時,嫉妒者自己便赤膊上陣,或是像潑婦罵街似的咒罵對方,或是在群眾麵前公開地散布流言蜚語。這時的他,似乎大有“豁出去”的那股子勁,他也做了充分的“準備”:最壞的結果不就是“兩敗俱傷”嗎?反正他除了嫉妒之外已經再沒有別的本事了。

嫉妒會使人失去心態的平衡,會使人失去抑製力、判斷力,會使人失去良知和教養,會使人變得瘋狂。它不但危害嫉妒者本人,更是危害眾人乃至社會健康發展的一種“黃疸”。

嫉妒是人生的毒藥,應趁早將它挖除

佛經上有一則故事:

在古遠時代,摩伽陀國有一位國王飼養了一群象。象群中,有一頭象長得很特殊,全身白皙,皮毛柔細光滑。後來,國王將這頭象交給一位馴象師照顧。這位馴象師不隻照顧它的生活起居,也很用心地教它。這頭白象十分聰明、善解人意,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之間已建立了良好的默契。

有一年,這個國家舉行一個大慶典。國王打算騎白象去觀禮,於是馴象師給白象清洗、裝扮了一番,在它的背上披上一條白毯子後,才交給國王。

國王就在一些官員的陪同下,騎著白象進城看慶典。由於這頭白象實在太漂亮了,民眾都圍攏過來,一邊讚歎,一邊高喊著:“象王!象王!”這時,騎在象背上的國王,覺得所有的光彩都被這頭白象搶走了,心裏十分生氣、嫉妒。

他很快地繞了一圈後,就不悅地返回王宮。一入王宮,他就問馴象師:“這頭白象,有沒有什麼特殊的技藝?”馴象師問國王:“不知道國王您指的是哪方麵?”國王說:“它能不能在懸崖邊展現它的技藝呢?”馴象師說:“應該可以。”國王就說:“好。那明天就讓它在波羅奈國和摩伽陀國相鄰的懸崖上表演。”

第二天,馴象師把白象帶到那處懸崖上。國王問:“這頭白象能以三隻腳站立在懸崖邊嗎?”馴象師說:“這簡單。”他騎上象背,對白象說:“來,用三隻腳站立。”果然,白象立刻就縮起一隻腳。

國王又問:“它能兩腳懸空,隻用兩腳站立嗎?”“可以。”馴象師就叫它縮起兩腳,白象很聽話地照做。國王接著又說:“它能不能三腳懸空,隻用一腳站立?”

馴象師一聽,明白國王存心要置白象於死地,就對白象說:“你這次要小心一點,縮起三隻腳,用一隻腳站立。”白象也很謹慎地照做了。圍觀的民眾看到後,熱烈地為白象鼓掌、喝彩。

國王愈看心裏愈不平衡,就對馴象師說:“它能把後腳也縮起,全身懸空嗎?”

這時,馴象師悄悄地對白象說:“國王存心要你的命,我們在這裏會很危險。你就騰空飛到對麵的懸崖吧。”不可思議的是,這頭白象竟然真的把後腳懸空飛起來,載著馴象師飛越懸崖,進入波羅奈國。

波羅奈國的人民看到白象飛來,全城都歡呼了起來。國王很高興地問馴象師:“你從哪兒來?為何會騎著白象來到我的國家?”馴象師便將經過一一告訴國王。國王聽完之後,歎道:“人為何要與一頭象計較呢?”

是嫉妒讓國王失去了人見人愛的白象和優秀的馴象師。

每個人或輕或重地都有嫉妒心理,隻不過是有些人易表露,有些人善於掩飾而已。有此嫉妒心理並非壞事,如果把此問題處理好了,則是一種催人積極奮進的原動力——學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如果處理不好,妒火中燒,就會引發不正當競爭,惹出許多是非來。

心理學家的觀察研究也證明,嫉妒心強烈的人易患心髒病,而且死亡率也高。而嫉妒心不強的人群,則心髒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明顯偏低,隻有前者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此外,如頭痛、胃病、高血壓等,亦易發病於嫉妒心強的人,並且藥物的治療效果也較差。

嫉妒別人的人是可恨的。他們不能容忍別人的快樂與優秀,會用各種手段去破壞別人的幸福。有的挖空心思製造流言蜚語進行中傷;有的采取卑劣手段施於行動。嫉妒別人的人又是可憐的。他們自卑、陰暗,享受不到陽光的美好,體會不了人生的樂趣,生活在他們的黑暗世界裏。嫉妒別人的人是那麼的可悲!嫉妒就像“心靈的疾病”會擴散到身體各處,引起軀體上的不良反應,七病八疾不請自到,它是摧毀人性和健康的毒藥。

嫉妒是人生的毒藥,往往在我們心中留下或大或小的“腫瘤”。我們應該嚐試去丟棄它、置它於腦後,至少我們可以做到縮小它投射在我們心中的陰影。

妒火攻心時,想想會造成什麼結果

嫉妒是人性的弱點之一,嫉妒是一種比較複雜的心理。它包括“焦慮、恐懼、悲哀、猜疑、羞恥、自咎、消沉、憎惡、敵意、怨恨、報複等不愉快的情緒”。別人天生的好身材、好容貌和逐日顯出來的聰明才智,可以成為嫉妒的對象,其他如榮譽、地位、成就、財產、威望等相關的社會評價,也容易成為一些人嫉妒的對象。

心胸狹隘的人常常因為自己的嫉妒心理心生怒火。《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才智過人,周瑜心生嫉妒,於是他想方設法除掉諸葛亮。

周瑜和諸葛亮約定,如果周瑜奪取南郡失敗,劉備再去奪取南郡。周瑜第一次奪取南郡失利受傷。雖然隨後又將計就計,打敗了曹兵,但是諸葛亮卻乘機奪取了南郡等地。諸葛亮既沒有違約,又奪取了地盤。周瑜很生氣。

隨後,周瑜又誑騙劉備到東吳,想軟禁他。但諸葛亮卻讓劉備安然地回到了荊州,並且讓周瑜中了埋伏,還讓士兵譏諷周瑜“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氣得吐血。

最後,周瑜以攻取西川為名借道荊州,想乘機殺了劉備,奪取荊州。誰知又被諸葛亮識破計謀,自己反而被戲耍了一番。回到東吳後,周瑜就一病不起,臨死前歎了口氣說:“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死時才36歲。

因妒生憤,因憤生恨,因恨而終,周瑜這樣一個風流人物死得實在可惜。

一位美國作家說過:“當朋友取得成功時,我們心中就有一些東西被摧毀了。”你是否也有過這種感覺?當聽到別人成功的消息,會不會變得很脆弱?當看到別人春風得意的時候,是不是感覺自己好像失去了什麼?當自己的快樂和滿足被老同學或老朋友的好消息衝淡時,是不是覺得自己很失敗?

每一個人都在嫉妒別人。因為嫉妒,我們就創造出了地獄;因為嫉妒,我們就變得很卑鄙。如果每一個人都在痛苦,他就覺得很好;如果每一個人都失敗,他就覺得很好;如果每一個人都很快樂、很成功,他心裏的滋味就變得很苦。

有一對夫妻心胸都很狹窄,總愛為一點小事爭吵不休。有一天,妻子做了幾樣好菜,想到如果再來點酒助興就更好了。於是她就拿瓢到酒缸裏去取酒。

妻子探頭朝缸裏一看,瞧見了酒中倒映著的自己的影子。她以為是丈夫對自己不忠,把別的女人帶回家來藏在缸裏,就大聲喊起來:“喂,你這個死鬼,竟然敢瞞著我把別的女人偷偷藏在酒缸裏麵。如今看你還有什麼話說?”

她的丈夫聽得糊裏糊塗的,趕緊跑過來往酒缸裏瞧,他一見是個男人,也不由分說地罵起來:“你這個壞婆娘,明明是你領了別的男人回家,暗地裏把他藏在酒缸裏麵,反而誣陷我!”

妻子不甘示弱,越罵越氣,舉起手中的水瓢就向丈夫扔過去。丈夫側身一閃躲開了,見妻子不僅無理取鬧還打自己,也不甘示弱,於是打了妻子一個耳光。這下可不得了,兩人打成一團,又扯又咬,鬧得不可開交。

最後鬧到了官府。官老爺聽完夫妻二人的話,心裏頓時大怒。眼見自己的同僚一個個地都升官發財了,隻有自己在這個窮鄉僻壤受罪,老爺我正心情不好,你們卻不知好歹來給我添亂。來人啊,每人打二十大板,若再無理取鬧一定重責!因為嫉妒,一個家庭不得安生;因為嫉妒,官老爺遷怒他人。

嫉妒是一種缺乏自信、深感失落的心理感受,它是邪惡的開端,有著醜陋的本性,猶如用冰棱磨製的冷箭,不敢在陽光下發射;又如用陰謀綁成的棍棒,隻能打別人的影子。嫉妒是一種最無能的競爭,是成功最危險的殺手。

嫉妒總包含著一股不平之氣。嫉妒越強烈,這股憤憤難平的情緒也就越強烈。無怪乎總見有嫉妒者拿著“討公平”的借口來為自己的惡意做辯護。但把“公平”視為嫉妒的外在借口,卻出自於旁觀者的邏輯。對於嫉妒者自己,“不公平”簡直不是個“借口”,而就是嫉妒者的真實感受。很多時候,嫉妒者自己都無法為這種不平感找到一種合理的解釋,但他卻仍然很難放下這種看法,很難除去這種感覺。

嫉妒使人孤立,讓人走到不見光的地方,仿佛生活在地獄裏。

慎重對待嫉妒,不要做了它的犧牲品

有人說:“嫉妒者無不以害人開始,以害己而告終。”

嫉妒的危害,我國的傳統醫學早就有過論述。《黃帝內經·素問》明確指出:“妒火中燒,可令人神不守舍,精力耗損,神氣渙失,腎氣閉寒,鬱滯凝結,外邪入侵,精血不足,腎衰陽失,疾病滋生。”

的確如此。嫉妒孫臏的龐涓在馬陵之戰中中計身亡,貽笑天下;《水滸傳》中的白衣秀才王倫容不得一個比自己高明的人才,也死於林衝的刀下。

唐軍是山東師範大學學生。他的成績一向優秀,是學習上的佼佼者。正當他飄飄然的時候,別人已經悄悄地趕上他了。這時,他理應奮起直追,可惜他並不覺醒,反而產生了一種越來越強的嫉妒心,容不得別人超過自己。唐軍的腦子裏萌發了一種邪念,決定去“報複”他人,不讓他人有好成績。開始,他隻是偷走別人的書籍。當別人苦苦尋找時,他卻在一旁幸災樂禍。後來,他越來越胡思亂想,竟破壞別人正常學習,縱火焚燒別人的衣物,最終被人發現,毀了前途。

一位名人說過:“嫉妒是心靈上的腫瘤。”研究結果表明,嫉妒能造成人體內分泌紊亂,消化腺活動下降,腸胃功能失調,經常腰酸背痛和胃痛腹脹,夜間失眠,血壓升高,脾氣暴躁古怪,性格多疑,情緒低沉,久而久之,高血壓、冠心病、神經衰弱、憂鬱、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等身心疾病就會和嫉妒者如影相隨了。現代身心醫學研究還揭示,腦和人體免疫係統有密切聯係,嫉妒可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引起人體免疫係統的胸腺、脾、淋巴結和骨髓的功能下降,造成人體內免疫細胞和免疫球蛋白生成減少,使機體抗感染的抵抗力下降。由此可見,嫉妒不僅使精神受到折磨,對身體也是一種摧殘。

在現實社會中,對人才的評價和使用也時常受到嫉妒心理的幹擾,使得有些人才得不到及時的、合理的使用。

嫉妒如若有明顯的敵意甚至會產生攻擊詆毀行為,不但危害他人,給人際關係造成極大的障礙,最終還會摧毀自身。

總之,嫉妒是一種負麵情緒,危害很多。莎士比亞說:“你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個綠眼的妖魔!誰做了它的犧牲品,就要受它的玩弄。”當嫉妒從心裏冒出來時,別忘了這句忠告。

心寬嫉妒消,去除不平心向嫉妒宣戰

培根曾說:“嫉妒這惡魔總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毀掉人間的好東西。”

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業,千萬要警惕,切莫步入嫉妒者的行列。那麼,應該怎樣克服嫉妒心理呢?

1.正視自己

克服嫉妒心理,首先必須正確認識自己,既看到自己的短處,也看到自己的長處,這樣就不會有處處不如人的想法。當看到自己的不足時,不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應加倍努力,奮起直追。尤其要克服亂攀比的心態,要善於學習,勇於超越,久而久之,嫉爐心理就會消失。

當今社會是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人際關係愈來愈複雜、微妙。可以說隻要是身心健康的人或輕或重地都有嫉妒心理,隻不過是有些人易表露,有些人善於掩飾而已。有此心理並非壞事,如果把此問題處理好了,則是一種催人積極奮進的原動力——學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2.開闊心胸

一個心胸寬廣的人,是不會嫉妒別人的。要使自己有一個比較開闊的心胸,必須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使自己從經常產生嫉妒的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要多向身邊那些性情開朗、心胸開闊的人學習,要不斷地在心裏告誡自己,不能學別人的小心眼。同時要在生活實際中不斷對自己的心胸做測驗。有一個人自知他經常出現嫉妒心理,便向一個性情開朗的朋友多次求教有什麼方法可以克服。那個朋友說,辦法十分簡單,隻要你不去計較,便立即見效。這個人一想,的確是那麼回事,後來,凡是碰上對別人心生不滿的時候,他便回想朋友的話,就覺得自己不再嫉妒別人了。

3.見賢思齊

當別人幸運的時候,或在地位上超越了自己的時候,你可能會意識到自己的不幸,為自己達不到而怨恨別人,感到憤憤不平,甚至放野火。在這種情況下,應嚴格要求自己,勇敢地正視自己的缺點,把別人的成績作為鞭策自己前進的動力,變見強思嫉為見強思齊。從某種意義上講,嫉妒是推動競爭的一種原動力。當看到他人在能力、成績或其他方麵處於優勢地位的時候,應下定決心趕超,采取奮起直追的態度。

有兩個年輕人,大學的時候都是學校的高才生,但到了工作崗位,其中一個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做出了比較顯著的成績,另一個便在心裏生出一種說不上來的味道,於是在別人讚揚老同學的時候,有意無意地說了一些對方這也不行、那也不好的話。有一回,他在說老同學不是的時候,一個長者嚴肅地對他說:“年輕人,要努力趕上人家才對,怎麼能嫉妒人家呢?你和他一樣,都是年輕人,他能做到的,你為什麼不能超過他呢?”長者的話,如醍醐灌頂。於是,年輕人發憤了,他從心裏鼓足了勁,決心要趕上並超過他的老同學。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也在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4.正確比較

一般而言,嫉妒心理較多地產生於年齡相仿、生活背景大致相同的人群中。因此,應該采取正確的比較方法,將人之長比己之短,而不是以己之長比人之短。比較方法對了,煩惱情緒就會少了。嫉妒的起因就是看不慣別人比自己強。如果能集中精力,不斷地學習、探索,使自己的知識、技能、身心素質不斷得到提高,就可以減少嫉妒的誘因,將自己的閑暇時間填滿,自然也就減少了“無事生非”的機會,這是克服嫉妒心理最根本的方法之一。

心理學認為,嫉妒是一種不服、不悅、自慚與怨恨交織的複合情緒,它埋在心裏折磨自身,表現出來則貽害他人。除了注意自身修養外,還應學會自控情緒。可多讀一些情操高尚的書籍,多聽格調清新的音樂,培養開闊的胸懷。

遇事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自重自愛,與人為善。這樣,就可抵禦嫉妒的入侵。

告別嫉妒,為別人的精彩而喝彩

王敏和張蘭的成績在班裏名列前茅。數學考試前一天晚上,王敏打電話問張蘭一道題。張蘭費好大功夫才把這道題解出來,她不願意讓王敏不勞而獲,又怕第二天考這道題王敏也做對,成績分不出高低,於是就將一個錯誤的思路告訴了王敏。

考試的時候果然有這道題。王敏做錯了,成績一下和張蘭拉開了距離。一次小小的考試,竟使兩人相互忌恨,一直到畢業。

嫉妒心理既害人又害己。發展到一定程度,會給被嫉妒的人造成很深的心理傷害。美國心理學家納撒尼爾·布蘭登博士說:“這種致命的嫉妒是自我失落的產物。別人的成功很可能暴露出自己的空虛、貧乏。”有強烈嫉妒心理的人,他們不是想著自己怎樣幹得更出色,而是想怎樣讓對方倒黴,變得不如自己。他們害怕在別人的成功中自己顯得無用,於是說壞話、傳閑話、告黑狀、搞小動作,以打擊別人,抬高自己。同時,嫉妒別人的人自己在精神上也備受折磨,正如法國大文豪巴爾紮克所言:“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別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萬分。”

嫉妒是心中的毒瘤,告別嫉妒最有效的方法是學會欣賞他人,為別人喝彩。為別人喝彩是人性中的公正和善良,這種美與善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喚醒潛藏於心靈深處的美與善。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顆平靜和睦的心,切不可心懷嫉妒。俗話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別人有所成就,我們不要心存嫉妒,應該平靜地看待別人所取得的成功,學會為他人的成功喝彩,這才是擁有幸福人生的秘訣。

第6章 寬心不自私,心底無私天地寬,樂善多施路自廣

自私是由於過分看重自我的私名和私利而產生的。自私是萬惡之因,也是萬錯之源。它使自我隻求滿足一己之私利,片麵追求自我的名譽和地位,而置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於不顧;它使大團體為迎合小團體成員的狹隘名利之心,而置社會整體利益於腦後。

自私和無私之間僅是一線之隔。越過它,你可以感受到舍己為人,不求任何回報的快樂。這是最大的喜悅。

自私心理的成因: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嗎

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無視社會道德、法律規範、良心風尚和他人感受及利益,不顧大局,隻知道滿足自己的各種私欲的人,就是具有自私心理的人。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嗎?”一個中學生向老師提問道。

老師當時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個問題:“你的本性是否是自私的呢?”

這個學生認真地思考了這個問題,他說:“我有時有自私的表現,有時有無私的表現。我到底是自私的還是無私的呢?”

他被難住了,同學們就此展開了討論,在討論中大家都提到自己有過無私幫助別人的行為,最後大家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自私是人類的一種正常表現,每個人都有自私的時候。但無私幫助別人也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動,甚至每個人也都有過無私幫助別人的經曆。所以不能說‘自私是人的本性’。”

私欲是一切生物的共性,所不同的是其他生物的私欲是有限的,人的私欲是無限的。正因為如此,人的不合理的私欲必須要受到社會公理、道義、法律的製約,否則這個社會就是不正常的社會。任何一個人內心同時存在普遍的道德、法律意識和利於自己的私心雜念是不矛盾的。如果人性中全是崇高的道德理念,人就不再是人而是神;如果人心中全是私心雜念,無崇高的道德理念,人就不再是人而和動物沒什麼區別。

自私是一種較為普遍的心理現象,是一種近似本能的欲望,處於一個人的心靈深處。正因為自私心理潛藏較深,它的存在與表現便常常難以被人意識到。有的人,一味想滿足自己的各種私欲,在侵占別人利益時往往心安理得,也因為如此,我們才將自私稱為人格缺陷。

自私的人停留在狹小的自我束縛裏,無法想象和體會助人為樂的快樂。無私是所有偉大人物共同的特性之一。沒有無私的服務,做什麼都不會得到成就。如果心理是自私的,縱然讀破萬卷經書也是枉然。

都是自私惹的禍:自私是心靈的自我毀滅

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

越南戰爭中,一個美國士兵打完仗後回到國內,在舊金山旅館裏他輾轉反側,夜不能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