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PART3 有一種境界叫放下——放下是富有的開始(1)(3 / 3)

得失心太重的人往往放不開手腳,不能做到忘我。正如一個演員在演戲的時候應該很投入,而絕對不應分心。那些不投入的人,往往會有太多的顧慮,這樣是沒有辦法演好戲的。

人在得失心重的時候不妨問一下自己,得到了又怎麼樣?失去了又怎麼樣?如果回答了這兩個問題,心態自然會平和起來。

舍棄不一定是失去,而是更寬廣的擁有

台灣作家吳淡如說過:“好像要到某種年紀,在擁有某些東西之後,你才能夠悟到,你建構的人生像一棟華美的大廈,但隻有硬件,裏麵水管失修,配備不足,牆壁剝落,又很難找出原因來整修,除非你把整棟房子拆掉。你又舍不得拆掉。那是一生的心血,拆掉了,所有的人會不知道你是誰,你也很可能會不知道自己是誰。”

仔細咀嚼這段話,就會發現,我們不就是因為“舍不得”嗎?

很多時候,我們舍不得放下一個放下了之後並不會失去什麼的工作,舍不得放下已經離現實很遠很遠的種種往事,舍不得放下對權力與金錢的追求……於是,我們隻能用生命作為代價,透支著健康與年華。不是嗎?現代人都精於算計投資回報率,但誰能算得出,在得到一些自己認為珍貴的東西時,有多少和生命休戚相關的美麗像沙子一樣在指掌間溜走?我們很少去思忖:掌中所握的生命之沙的數量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便再也撈不回來。

舍,就是得。不舍,哪有得?放下,便得自在。放下功名利祿,放下恩怨情仇,放下一切要放下的東西。

曾經看過一幅漫畫,一隻瘦狐狸從籬笆上的小洞鑽進了葡萄園。它大吃了三天,吃光了葡萄園裏的葡萄,身體也變得臃腫不堪,已經無法從來時的小洞鑽出去。聰明的狐狸餓了三天,才從小洞突圍而出。

列夫·托爾斯泰在小說《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對土地貪得無厭的帕霍姆,最終在用腳丈量土地的貪婪中吐血而死。他的仆人發現,“帕霍姆最後需要的土地隻有從頭到腳6米那麼一小塊。”

攀登雪山的運動員都遵循這樣的原則:在攀登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扔掉自己在登山前認真準備的裝備,直到扔無可扔。於險要處,教練還會告訴運動員,連呼吸都要控製,稍微粗重的呼吸都可能引發一場雪崩。世上的許多事物,不論費多大的心機,花多大的力氣,即使能夠擁有,也隻是暫時的。

懂得生命和世事的無常,便會舍得。能夠舍得,才不會被物欲所驅使,才能夠看得清生命的本質,拋得開功名利祿,找到生命快樂的源泉。

舍得,是美好生活必需的狀態。舍棄心中的仇恨,舍棄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舍棄對功名利祿的刻意追求,才能給生命留一片綠蔭,給心靈種一棵忘憂草。

冤冤相報何時了。當一個人的心被仇恨充盈,那麼,快樂已離他遠去。且不說仇恨會像氣球一樣,越吹越大,擋住了人生的成功之路,即便是大仇得報,也必定是兩敗俱傷,身心疲憊。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當我們抓起泥巴扔向對方時,首先弄髒的卻是自己的手。

隻有舍棄瑣事的煩擾,才能長久保持心靈的快樂。不必把人與人之間的瑣事當成是非,更不必把別人無心傷到自己的話堆積成心裏的毒瘤。

人生的所謂得與失,在很多時候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而失意的壞心情,卻可以使人喪失對整個生活的感受和看法。這種因心情引起的得與失,比起物質上的得與失,更加致命。

人生在世,我們常常付不起的,正是生活中某類事件對我們心態所形成的那種漫長的主宰、改變甚至毀滅。豁達、樂觀的心態,才是最昂貴、最重要的。

舍得是春風、放下是秋雨。有了春風秋雨的澆灌,我們的心靈就能長出參天大樹,就能夠不被外在的一切所迷惑、迷亂、迷失,就能堅守生命中最寶貴的尊嚴、操守、信仰,就能夠擁有寧靜、閑適而又幸福的人生。

舍棄眼前之小利,贏得長遠之大利

有一個青年,他向一個富翁請教成功之道。富翁切了三塊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麵前:“如果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選哪塊?”

“當然是最大的那塊!”青年沒有絲毫猶豫地回答。富翁笑了笑說:“那好,請吧!”富翁把那塊最大的西瓜遞給了青年,而自己吃起了最小的那塊。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隨後拿著書桌上的最後一塊西瓜得意地在青年麵前晃了晃,大口吃了起來。青年馬上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瓜雖然不比青年的瓜大,卻比青年吃得多。如果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麼富翁得到的利益自然就比青年多。

其實,這是個很完美的管理員工的例子,你發現眼前的利益是最大和最好的,而等到你把事情做完後才發現原來還要耗費那麼多的精力和時間。而如果用同等的精力和時間去做別的事情,雖然一下子沒有那麼大的利益,可是做的事情卻多得多,總的利益也比做一件事情要來得多。

這件事告訴我們,要想使一個企業有大的發展,管理者就要有戰略的眼光,要學會放下,也隻有懂得放下眼前的蠅頭小利,才能獲得長遠的大利。

有一位不善於言辭的博士生,畢業後拿著電腦專業的博士證書去求職,但沒有一家公司聘用他。後來他以退為進,在求職時索性不再出示博士學曆證書。不久,有一家電腦公司願意聘用他,職務是程序設計師,但報酬並不高。這些他並不以為意,在上班時依然十分勤奮認真,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而且對公司的發展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建議,並獨立開發出幾個具有推廣價值的軟件,因此受到了上級的賞識,提拔他為副總經理並管理公司的技術開發工作。

可能在現實生活中,有大部分的畢業生在擇業之初都會希望進入大公司,薪資也相對要求較高,通常不願意屈居於小企業,總是害怕埋沒自己的才華,難以得到提拔重用。然而,如果能以退為進,放下自己的身段,往“低處”走,找到適合並能充分發揮才華的基層工作,在基層的崗位上努力精進,在接受磨煉和考驗的之後,必能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如果你做服務工作時,遇到客戶的百般刁難,那你將會怎樣麵對?你就應該運用以退為進、以柔克剛的政策,並適時洞悉客戶的需求,體貼客戶,這樣才能達到雙贏的局麵,才能讓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

有一個從農村來到深圳的婦女,沒有文化,起初給人當保姆,後來在街頭擺小攤兒,賣一個膠卷賺一角錢。她認死理,一個膠卷永遠隻賺一角,生意越做越大,現在她開了一家攝影器材店,還是一個膠卷賺一角。市場上一個柯達膠卷賣23元,她賣16元1角,批發量大得驚人,深圳搞攝影的沒有不知道她的。一個外地人,不小心把錢包丟在她那兒了,她花了很多長途電話費才找到失主。有時候算錯賬多收了人家的錢,她火急火燎找到人家還錢。聽起來像雷鋒,可賺的錢多得不得了。在深圳,再牛氣的攝影商,也都去她那兒拿貨。

有個砂石老板,沒有文化,也沒有背景,但生意卻出奇地好,而且曆經多年,長盛不衰。說起來他的秘訣也很簡單,就是與每個合作者分利的時候,他都隻拿小頭,把大頭讓給對方。如此一來,凡是與他合作過一次的人,都願意與他繼續合作,而且還會介紹一些朋友,再擴大到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客戶。人人都說他好,因為他隻拿小頭,但所有人的小頭集中起來,就成了最大的大頭,他才是真正的贏家。

這些事聽起來有點像天方夜譚,一個半文盲婦女和沒有文化的砂石老板在一個人精成堆的地方,竟然打敗了眾多的競爭對手。但是,稍加思索,就會覺得事出有因,甚至理所當然,他們贏在誠實,贏在信譽。他們懂得在什麼時候該舍棄,結果卻是得到了長遠的利益。

總而言之,人生就是這樣,當你學會舍棄眼前利益之時,你就可能會得到長遠的利益。

第3章 生命之舟需要輕載,放下包袱才能輕鬆前行

人生之路上坎坷的時候居多,大部分時間人在負重而行,同事的誤會、工作上的摩擦、生活上的不如意都是令人感到沉重和愁悶的源泉。這時候,人就得有負重而行的心理承受力,否則不夠寬容,不夠豁達,不會變通,不會放下,最終會把自己逼入死角。

適當的放下,是對捆綁自己的背包的一次清理,丟掉那些不值得你帶走的包袱,拿走拖累你的行李,你才可以簡潔輕鬆地走自己的路,才可以登得高行得遠,看到更美更多的人生風景。放下包袱,生命之舟需要輕載。放下心靈的負擔,唱著歌兒輕鬆趕路!

遠離貪欲,淡然看待金錢權勢

貪是人的本性之一,每個人都有貪的欲望。但是,人與人是不同的,有的人可以克製住自己的貪欲,知足常樂。而有的人卻貪得無厭,從不知足!

人生中,知足常樂,可以生活得更加幸福,而貪得無厭必定會自食惡果。

在A城,有一個腰纏萬貫的億萬富翁,僅僅因為他的股票下跌了一個百分點,便孤注一擲,把全部財產用來買股票,結果輸得一貧如洗。當他一無所有時,隻好投河自盡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曾經僅用了1萬元,買了一份股票,轉眼間就變成了億萬富翁,可他還不滿足,繼續買股票。終於有一天,他輸了,股票下跌了一個百分點,他本可以收手不幹,但他卻不甘心,最終反賠上了自己的性命。可以說,正是貪欲害了他,他也為自己的貪欲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同樣在A城,有一對賣燒餅的夫婦,因為剛賣完燒餅,數了數錢,發現比平常多賣了2元人民幣,就高興得合不攏嘴。他們用這2元錢,多買了一些燒餅的原料。就這樣,過了幾年,他們成了A城的燒餅大王,成了百萬富翁。可是,他們把一些錢捐給慈善組織,仍然繼續賣著他們的燒餅,盡管他們已經擁有了全國幾百家連鎖店,可是他們還是喜歡自己在街上賣燒餅,價格仍然是5角錢一個,不多賣1分錢,他們想為人民更好地服務。他們對著夕陽微微笑著,他們覺得活著就已經十分有意義了。

切記,不要貪得無厭,小心自己的貪欲,不要一直不滿足,知足是上天給予你的財富,一定要好好珍惜!

洛克菲勒在創業初期勤勞苦幹,人們都誇他是一個好青年,可是當他富甲一方後,卻變得貪婪冷酷,賓夕法尼亞油田的居民身受其害,對他恨之入骨。甚至他的兄弟也不齒他的為人,而把兒子的墳墓從洛克菲勒家墓地遷出,說:“在洛克菲勒的土地上,我兒子將無法得到安息。”53歲那年,他疾病纏身。醫生向他宣布:他必須在“金錢、生命、煩惱”中選擇一個。這時,他領悟到,是貪婪的惡魔控製了他的身心,於是他開始了另一種生活。

密歇根湖畔一家學校因資不抵債即將倒閉,洛克菲勒馬上捐了數百萬元,促成了芝加哥大學的誕生。北京著名的協和醫院也是洛克菲勒基金會讚助的。最終洛克菲勒以98歲的高齡得享天年。

我們沒有必要像洛克菲勒一樣,走一生的彎路去尋找生命的真諦,我們隻要遠離貪婪,不做金錢的奴隸,這樣就可以了。

有一句智者的話:“人不能把錢帶進墳墓,但錢卻可以把人送進墳墓。”這句話是多麼發人深思呀!

魔鬼的兩板斧是這樣使用的:左板斧用貪婪來欺騙我們,讓我們進入虛空的圈套,使人絕望、痛苦地煎熬,然後自殺送命;右板斧用貪婪來誘惑,讓不知足來煎熬我們,好讓人拚命耗損精力,縮短壽命,使人在不知不覺中慢性自殺。

魔鬼的最終目的是讓人盡快地結束生命,更快地到地獄裏去報到。貪婪之心的本質,就是讓我們輕看原本最重要的東西——生命,轉移了我們注重的目標,注重本來並不重要的物質。

耶穌講過一個財主的故事:

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自己心想:“我的財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又說,“我要這麼辦,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裏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為多年花銷的費用,隻管安安逸逸地吃喝享樂吧!”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重視物質而忽視生命的例子。

這個故事還有個姊妹篇:

有個守財奴畢生勤奮努力,積蓄了30萬塊銀元。終於有一天,他決定要享受一年豪華快樂的生活,然後再決定下半生怎樣過。但是也就在他開始不去奔波掙錢的那一天,死神已經慢慢向他靠近,要取回他的生命。守財奴費盡唇舌並用盡了一切本領,勸請死神改變主意。最後他說:“多賜給我三天吧,我會給你所有財富的三分之一。”死神無動於衷,繼續動手收回他的生命,他又說:“如果你讓我在這世上多活兩天,我立即給你20萬塊銀元。”死神仍然沒有理會,後來他甚至用30萬塊銀元交換一天的生命也不成。守財奴沒有辦法,隻好說:“那麼請你開恩,給我一點點時間,寫下一句話留給後人吧。”死神應允了他的請求。守財奴便用自己的鮮血寫道:“人啊,記住——你所有的財富都買不到1小時的生命。”

生命好比是1,財富是0,如果隻有財富,那麼,不管有多少財富,都隻是虛空,隻有有了生命,你的財富才會有意義,有價值。“人如果賺得全世界,而賠上自己的生命,那又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我們不要到最後才這樣醒悟,要把生命看得比某些東西更為重要。

貪婪是累贅,不要為你的貪婪付出代價

有座山,山裏有一個神奇的洞,裏麵的寶藏足以使人畢生享用不盡。但是這個山洞一百年才開一次。

有一個人無意中經過那座山時,正巧碰到百年難得的一次洞門大開的機會,他興奮地進入洞內,發現裏麵有大堆的金銀珠寶,他急忙快速地往袋子裏裝。由於洞門隨時都有可能關上,他必須動作很快,並且要盡快離開。

當他得意揚揚地裝了滿滿一袋珠寶後,神色愉快地走出了洞口,出來後卻發現帽子忘在裏麵了,於是他又衝入洞中,可惜時刻已到,他和山洞一起消失得無影無蹤。

故事很簡單,卻耐人尋味。

貪婪的人,被欲望牽引,欲望無邊,貪婪無邊。

貪婪的人,是欲望的奴隸,他們在欲望的驅使下忙忙碌碌,不知所終。

貪婪的人,常懷有私心,一心算計,斤斤計較,卻最終一無所獲。

古語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不能沒有欲望,不然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但人卻不能有貪婪,因為貪欲是個無底洞,你永遠也填不滿。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人類的欲望本身並沒有貪欲,如果一個人從煙霧彌漫的城市裏來到一個鬆樹林裏,呼吸到清新的空氣,非常高興,誰也不會說他消耗氧氣是過於貪婪。貪婪是從一個人的需要和另一個人的需要發生衝突開始的,是由於必須用武力、狡詐、盜竊,從鄰人手中把快樂和滿足奪過來而產生的。”

一個窮人會缺很多東西,但是,一個貪婪者卻是什麼都缺!

貧窮的人隻要一點東西,就可以感到滿足,奢侈的人需要很多東西也可滿足,但是貪婪的人卻需要一切東西才能滿足。所以貪婪的人總是不知足,他們天天生活在不滿足的痛苦中,想得到一切,但最終兩手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