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PART3 有一種境界叫放下——放下是富有的開始(2)(1 / 3)

《伊索寓言》reference_book_ids":[7257408037470604300,6857717464541694989,6988533058454473736,7172013603778726925,7267091336992394303]}],"1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start_container_index":1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伊索寓言》reference_book_ids":[7257408037470604300,6857717464541694989,6988533058454473736,7172013603778726925,7267091336992394303]}]},"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有一則寓言:

上帝在創造蜈蚣時,並沒有為它造腳,但是它們可以爬得和蛇一樣快速。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腳的動物都跑得比它還快,心裏很不高興,便嫉妒地說:“哼!腳愈多,當然跑得愈快!”

於是,它向上帝禱告說:“上帝啊!我希望擁有比其他動物更多的腳。”

上帝答應了它的請求。他把好多好多腳放在蜈蚣麵前,任憑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這些腳,一隻一隻地往身上貼去,從頭一直貼到尾,直到再也沒有地方可貼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滿意足地看看滿身是腳的自己,心中暗暗竊喜:“現在,我可以像箭一樣地飛出去了!”但是,等它開始要跑步時,才發覺自己完全無法控製這些腳。這些腳劈裏啪啦地各走各的,它非得全神貫注,才能使一大堆腳不致互相絆跌而順利地往前走。這樣一來,它走得比以前更慢了。

任何事物都不是多多益善,蜈蚣因為貪婪,想擁有更多的腳,結果卻適得其反,腳卻成了束縛它行動的繩索,代價可謂慘重。

《聖經》上曾經說過,如果你得到的是整個世界,而喪失了自我的生命,那麼你也得不償失。因貪婪得來的東西,永遠是人生的累贅。貪婪輕則讓人喪失生活的樂趣,重則誤了身家性命。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這或許便是貪婪的代價。

《伊索寓言》上說,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擁有的也丟掉了。人的貪欲是一種客觀存在,隻是隱顯強弱不同罷了。適度地控製它,轉移欲望的目標,才是上策。不為物役,遠離貪欲,自己才能更好地主宰自己。為了讓生活充滿快樂,丟掉貪婪的包袱吧!人生苦短,讓我們活得快樂些吧!

欲壑填不滿,欲望太多造成心靈的貧窮

這是一個欲望膨脹的年代,人們的心裏總是塞滿著欲望和奢求,追名逐利的現代人,總是奢求穿要高檔名牌,吃要山珍海味,住要鄉間別墅,行要寶馬香車。一切都被欲望支配著。

法國傑出的啟蒙哲學家盧梭曾對物欲太盛的人做過極為恰當的評價,他說:“10歲時被點心、20歲被戀人、30歲被快樂、40歲被野心、50歲被貪婪所俘虜。人到什麼時候才能隻追求睿智呢?”的確,人心不能清淨,是因為欲望太多,欲望的溝壑永遠填不滿,人心永不知足,沒有家產想家產,有了家產想當官,當了小官想大官,當了大官想成仙……精神上永無寧靜,永無快樂。

人生的許多沮喪都是因為你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其實,我們辛辛苦苦地奔波勞碌,最終的結局不都是隻剩下埋葬我們身體的那點土地嗎?伊索說得好:“許多人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擁有的也失去了。”這可以說是對得不償失的最好詮釋了。

其實,人人都有欲望,都想過美滿幸福的生活,都希望豐衣足食,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這種欲望變成不正當的欲求,變成無止境的貪婪,那我們就無形中成了欲望的奴隸了。在欲望的支配下,我們不得不為了權力,為了地位,為了金錢而削尖了腦袋向裏鑽。我們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覺得不滿足,因為在我們看來,很多人比自己生活得更富足,很多人的權力比自己更大。所以我們別無出路,隻能硬著頭皮往前衝,在無奈中透支著體力、精力與生命。

捫心自問,這樣的生活,能不累嗎?被欲望沉沉地壓著,能不精疲力竭嗎?靜下心來想一想,有什麼目標真的非讓我們實現不可,又有什麼東西值得我們用寶貴的生命去換取?朋友,讓我們斬除過多的欲望吧,將一切欲望減少再減少,從而讓真實的欲求浮現。這樣,你才會發現真實的、平淡的生活才是最快樂的。擁有這種超然的心境,你就能做起事來不慌不忙,不躁不亂,井然有序。麵對外界的各種變化不驚不懼,不慍不怒,不暴不躁。而麵對物質引誘,心不動,手不癢。沒有小肚雞腸帶來的煩惱,沒有功名利祿的拖累。活得輕鬆,過得自在。白天知足常樂,夜裏睡覺安寧,走路感覺踏實,驀然回首時沒有遺憾。

古人雲:“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當年陶淵明荷鋤自種,嵇叔康樹下苦修,兩位雖為貧寒之士,但他們能於利不趨,於色不近,於失不餒,於得不驕。這樣的生活,也不失為人生的一種極高境界!

人生好像一條河,有其源頭,有其流程,有其終點。不管生命的河流有多長,最終都要到達終點,流入海洋,人生終有盡頭。活著的時候,少一點兒欲望,多一點兒快樂,有什麼不好?

貪多必失,貪婪反而什麼都得不到

《伊索寓言》裏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對好運的夫婦有一隻每天都生一隻金蛋的鵝。他們已經非常幸運,但沒過多久,他們開始覺得自己致富的速度還不夠快。他們想這隻鵝的內髒一定是用金子做的,便決定把它殺死,以便獲取裏麵的金子。他們把鵝的肚腹剖開後,卻發現與一般的鵝沒什麼兩樣。就這樣,他們並沒有像他們所希望的那樣成為暴發戶,反倒因此舉失去了日進一隻金蛋的收入。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貪婪者終將什麼也得不到。佛經《大莊嚴論經》中也有一則關於貪得無厭的老婆婆的故事。

昔時,釋迦牟尼住在舍衛國園精舍時,一位老婆婆背著裝滿了酒的瓶子過來,她沿路津津有味地吃著答麻林度的甜果實,不久感覺口幹舌燥,就到附近人家的井邊,請求女主人給她一杯水喝。由於她吃的答麻林度的甜味尚餘留在嘴裏,所以覺得那水如蜜一般甜,她很感激,便問:“啊,好甜!太太,能不能用我的酒交換你的水?”女主人聽了這位奇怪的老婆婆的話,就答應說:“好啊!”於是拿水和她交換。

老婆婆帶著水瓶回家,馬上又喝那甘甜的水,結果卻平淡無味,她以為是自己的舌頭有問題,又再飲了幾次,仍未感覺有何味道,因此她喚來親族知己試飲,沒有一個人認為那水有特別之處。他們紛紛勸她:“老婆婆,你喝了如此不幹淨的水,有傷身體喲,你到底是從哪兒弄來的這些水呢?”至此老婆婆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因為自己吃了答麻林度的甜果實再喝水,方誤以為水是甜的,她非常懊惱竟將酒白白送給了人家。

在這世界上,類似這樣因嗜欲太深而蒙受重大損失的大有人在。莊子說:“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食、色都是嗜欲,此外的一切金錢物質享用,也都是“嗜欲”。“天機”是智慧、是靈性,以莊子的看法,一個人如果欲望多,他就失去了智慧與靈性。

俄國詩人屠格涅夫有一次外出,遇見一個乞丐伸著枯槁的手向他討錢。屠格涅夫把手伸進口袋,忽然發現忘了帶錢包,他隻得懷著愧疚的心情,拉著乞丐的手握了握說:“真對不起。”那個乞丐卻緊緊握著屠格涅夫的手說:“兄弟,夠了,有這點就夠了。”

我們到處流浪,到處尋找,到處乞討,僅為了幾個叮當作響的銅板嗎?我們至今仍然像乞丐一樣乞求著人類的那份誠意。

我們從來不要求大人物能體察小人物的內心,隻企求他們不要妨礙小人物自己選擇自己的生活;我們從來也不敢奢望人類有一天會變得天使般美好,我們隻祈求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就足夠了。

不論走到東還是走到西,隻要靜觀我們的生活就可以發現,人並不是對所有的東西都敢奢望的。有時,人要的很少,很可憐,有那麼一點就夠了。雨天的一把雨傘,情緒低落時的幾句安慰,生日的一張賀卡,平日的一個問候電話……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常常會發揮意想不到的功效。

那麼,如何克製自己的貪念呢?

就像大海有波浪、太陽有光芒一樣,心的光芒就是它的思想和情緒。大海雖有波浪,卻不會被擾亂。波浪是大海的本質。波浪生起,又會往何處去?回到大海中。而浪又從何而來?從大海中來。

同樣,思想和情緒是自我的光芒和呈現。它們起自於心,但又消失到哪裏去了?回歸於心。不管心中生起什麼念頭,不要把它當成問題。如果你不是太衝動,而有耐心一點兒,它就會回歸到它的本質之中。

所以,要以寬闊、開放和慈悲的態度對待你的思想與情緒,因為事實上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家人,是你心的家人。現世蓮師代表敦珠仁波切常說:“在貪念麵前,要像個有智慧的老人,看著小孩子玩耍。”

貪心吞噬快樂,貪欲是快樂的墳墓

人不能沒有欲望,沒有欲望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但人卻不能有貪欲,因為,貪欲是無底洞,永遠也填不滿。想快樂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太貪心,要做自己喜歡的事。

皮克是地球上最快樂的叫花子。

“我為什麼不快樂呢?我每天都能討到填飽肚子的食物,有時甚至還能討到一截香腸;我每天還有這座破廟可以擋風遮雨;我不為其他的人做工,我是自己的上帝。我為什麼不快樂呢?”皮克這樣回答那些羨慕他的人。

可是有一天,皮克臉上的快樂突然消失了。那是因為,一天,皮克在回破廟的路上撿到一袋金幣,準確地說是99塊金幣。

其實撿到金幣的那個晚上,皮克是最最快樂的了。“我可以不做叫花子了,我有了99塊金幣!這夠我吃一輩子啊!99塊,哈!我得再數數。”皮克怕這是一個夢,皮克不敢睡覺,直到第二天太陽出來時他才相信這是真的。

第二天,皮克很晚也沒有走出破廟,他要把這99塊金幣藏好,這真的需要費一番功夫。“這錢不能花,我得攢著。我要是擁有100塊金幣就好了。我要擁有100塊金幣。”從來沒有什麼理想的皮克現在開始有了理想。他還需要一塊金幣,這對一個叫花子來說,絕對是一個非常遠大的理想。

晌午皮克才出去討飯,不!他開始討錢,一分一分的。中午他很餓,他隻討了一點兒剩飯。下午,他很早就“收工”了,他得用更多的時間守著他的金幣。“還差97分。”晚上他反複地數著他的金幣,他開始忘記了饑餓。

一連幾天,皮克都這樣地度過。這樣過日子的皮克就再也沒有吃飽過,同時也再沒有快樂過。討飯越來越難。因為別人願給剩飯而不願給錢,還因為皮克用來討錢的時間越來越少了,當然也因為他不快樂了,別人也不願再施舍給他了。

“皮克,你為什麼不快樂了?”

“咱是叫花子,快樂個啥!”

皮克越來越憂鬱,越來越苦悶,也越來越瘦弱了。

終於有一天,皮克病倒了。這一病皮克就幾天也沒有起來。這幾天裏皮克就想著一件事:還差16分就100塊金幣了。

“皮克,你沒有收到我的金幣?”突然,一個富商找到破廟裏的生命垂危的皮克。

“什麼?”皮克驚問。

“皮克,是你的快樂救過我。3年前,我在一次買賣中賠盡了家產。我正準備自殺,卻見到了快樂的你,我明白了身無分文的人也能快樂地生活。後來,我就東山再起了,賺了很多錢。那一次,我帶著99塊金幣出來遊玩,見到你,就把錢丟到了你要走的路上。可是你現在為什麼還做叫花子呢?為什麼不快樂呢?生了病為什麼不拿錢去看醫生呢?”

“我想擁有100塊金幣。還差16分,就差16分。”富商從腰裏取出一塊金幣給他。皮克接過錢,把錢裝進袋子裏,然後又全部倒出來,很細心地數著——他終於有100塊金幣了,對了還有84分。

皮克笑了,然後就昏倒了。

這時一個遊僧路過這裏,見到昏倒的皮克,向富商問明了情況,便說:“這下完了!”

“怎麼了?”

“因為他有了99塊金幣的時候,就會希望有100塊金幣。這就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貪欲,貪欲趕走了他的快樂。你要救他,你得向他索回那99塊金幣,這樣他或許有救。現在,你反倒滿足了他的欲望,重病的他就失去了支撐下去的動力了。你開始時給他99塊金幣,就使世界上少了一個天使。你又給他一塊金幣,就使世界上少了一個生命。”

富商試了試皮克的鼻子,皮克果然永遠都不會快樂了。

不要背著包袱上路,卸下包袱讓心靈釋然

一個青年背著個大包裹千裏迢迢跑來找無際大師,他說:“大師,我是那樣的孤獨、痛苦和寂寞,長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極點。我的鞋子破了,荊棘割破了雙腳;手也受傷了,流血不止;嗓子因為長久的呼喊而喑啞……為什麼我還不能找到心中的陽光呢?”

大師問:“你的大包裹裏裝的什麼?”青年說:“它對我可重要了。裏麵裝的是我每一次跌倒時的痛苦,每一次受傷後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時的煩惱……靠著它,我才能走到您這兒來。”

於是,無際大師帶青年來到河邊,他們坐船過了河。上岸後,大師說:“你扛著船趕路吧!”“什麼,扛著船趕路?”青年很驚訝,“它那麼沉,我扛得動嗎?”“是的,孩子,你扛不動它。”大師微微一笑,說,“過河時,船是有用的。但過了河,我們就要放下船趕路,否則,它會變成我們的包袱。痛苦、孤獨、寂寞、災難、眼淚,這些對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華,但須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負重。”

青年放下包袱,繼續趕路,他發覺自己的步子輕鬆而愉悅,比以前快得多。原來,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經曆是一筆財富,但它有時也會成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所以要懂得放手,丟掉那些失敗、哭泣、煩惱,輕輕鬆鬆上路,才能越走越快,越走越歡愉。

真正的強者,應該學會放下,放下了才可能重新再來,才有機會獲得成功。這樣的放下是要開始新的進取,是要有所獲得。如果能拿得起卻放不下,那麼就無法令自己生活得更好,甚至喪失生命。荒漠中行進的人最明白這一點,如果不扔掉過重的行囊,就不能減輕負擔,就無法保存體力,就無法走出困境。所以要求生,就應該做到該扔的就扔,那種連生存都不能保證的堅持是沒有意義的。

有兩個漁夫在海底找到了兩大袋金條,在返航的途中,他們的船遭到了台風的襲擊,被海浪打翻了。沒有辦法,他們隻好一人拖著一袋金條往岸上遊。其中一個漁夫為了保存自己的體力,他放下了屬於他的那袋金條。沒有袋子的累贅,他馬上感到輕鬆多了。被放手的那袋金條,也漸漸地沉入了海底。另一個漁夫看見後,忙潛到水裏,費了好大的勁,才把那袋金條拽起來。他拖著兩個沉重的袋子吃力地遊著。終於,他耗盡了自己的體力,隨著他的金條沉到了海底。放下金條的漁夫,最後安全地遊上了岸,回到了家。當他看到妻子和兒子時,他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在失去一袋有價的財富的同時,他賺回了一筆無價的財富——親情。

人的一生,需要我們放下的東西太多了。如果不是我們應該擁有的,我們就要學會放下。有所得就必然有所失,隻有學會了放下,才能擁有更多,才能活得充實。

喜歡一樣東西,不一定要得到它。有時候為了強求一樣東西而令自己的身心疲憊不堪,是很不劃算的。如果你付出後,到頭來卻發現你失去的東西比得到的更珍貴時,你一定會懊惱不已。所以當你喜歡一樣東西時,如果條件不允許,就不要太執著,放下它,是你最明智的選擇。

很多人由於太看重眼前的利益,在該放下的時候卻不能放下,結果鑄成了大錯,悔恨終生。人的一生也是如此,有的人一生忙碌,什麼都想要,可到頭來卻什麼都沒有得到。

做人有時候要學著放下。放下不是退縮,也不意味著失敗。其實,放下是為了獲得,放下城市,是為了獲得寧靜;放下黃昏,是為了獲得黎明;放下小利,是為了獲得一身正氣。

生命是一艘船,需要不斷地精簡裝備,該放手時就放手,這樣才能輕鬆前進,收獲更多。

第4章 放下計較,快樂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

一個人的快樂,不在於他得到的多,而在於他計較的少。多是負擔,是另一種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種有餘。

不計較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因為它是一種寬容,一種真誠,一種智慧,一種遠見,也是一種責任,而你也將因此獲得快樂、幸福、人氣、機遇、成功與財富!放下計較,你的人生將充滿快樂。

愈計較愈失去,做人不要太計較

計較是人性的缺點,它讓我們失去太多寶貴的東西。一個幸福的人,不是他(她)擁有的東西多,而是他(她)很少去計較。一個事事都計較的人,他(她)失去的不僅僅是快樂,還有更珍貴的東西。

當你與金錢計較的時候,金錢也會與你斤斤計較。所以我們要看得開。隻有當你不是為金錢而活著的時候,你才可能獲得更多的錢——金錢僅僅是成功的附屬品而已。

當你與他人斤斤計較的時候,別人也就與你斤斤計較。做人不要太計較,要努力改變自己,努力喜歡你周圍的每一個人,這樣別人才會喜歡你。

一個喜歡周圍所有人的人,一定是寬容、善良、厚道、正直、向上的人。喜歡別人的同時,你也可以改變自己的性格,你就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厚道、善良、正直、陽光,變得很容易與別人接近。

假如你是一位家長,你要給孩子做出榜樣,不可以隨意放縱自己,不可以教壞孩子還去指責孩子。你別忘了,在你要求孩子做到的時候,自己也要嚴格要求自己。

假如你是一位領導,你要全麵地考慮問題,你要好好地要求自己,率先垂範,這樣才有資格去要求別人。

假如你已結婚,家庭責任落在你的肩上,你首先必須去做好,盡到自己應盡的家庭責任,否則你無權指責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