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1章 感恩的心:學會感恩,懂得去愛(1 / 3)

感恩是一種境界、一種胸懷、一種善於發現美並欣賞美的道德情操。一個人如果每天從早到晚老想著“誰對不起我”,就會很痛苦;若轉變思維,想“我要對誰感恩”,就會感到幸福、快樂。一個人唯有懂得感恩並領悟快樂和幸福,才會真正體驗到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不抱怨的人,不但有顆感恩的心,而且懂得去愛。愛具有無與倫比的力量,使人們敞開心扉。愛是人類最偉大的主題,隻有愛才能融化所有的仇恨。富有愛心是成功學的一條基本定律。如果我們富有愛心,就具備了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品德,我們的成功將變得更為容易。

感恩,一個觀察問題的視角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生活就是一麵鏡子,你笑它就笑,你哭它就哭。”俄國作家契訶夫也說:“如果你手上紮了一根刺,那你應該高興才對,幸虧沒有紮到眼睛。”

這告訴我們,感恩,是一種觀察問題的視角,我們懂得感恩地生活,生活將會賜予我們燦爛的陽光。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處處一帆風順,種種失意和無奈都需要我們要勇敢地去麵對,曠達地去處理。當我們在人生旅途中遇到風雨甚至不幸的時候,如果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對所遇的一切都抱有一種感激的態度,這樣的態度將會使我們消除怨氣,鼓起前進的勇氣。美國前總統羅斯福一次家中失竊,被偷去了很多東西,一位朋友知道後立即寫信安慰他,勸他不要太在意。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說:“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到我的生命;第二,賊隻偷去我部分東西,不是我的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人來說,失竊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講出了三條感恩的理由,這不能不讓我們受到啟迪。

相傳,古印度有位英勇無敵的王子,某次征戰獲得重大勝利。在盛大的慶功宴上,王子謙遜地舉起酒杯,向前輩、大臣、在座的將士以及黎民百姓,一一表示感謝,甚至連為他牽馬的仆人也沒有忘記,這使得大家深受感動。此時,坐在他旁邊的老國王提醒他:“我的孩子,還有一個重要的人,你還沒有向他致謝呢。”王子怔了半天,也想不出,隻好向父王請教。老國王鄭重地說:“你的敵人。”

現實中,我們常自認為怎樣才是最好的,但往往事與願違,使我們不能平靜,感到不滿足。有一位白領小姐,在家受到父母和哥哥的百般照顧,丈夫對她更是嗬護有加,甚至連她的內衣、祙子都是丈夫洗。她都沒有一點感恩。她嫌丈夫是個體育老師,於是離婚後改嫁了一位官員。倒是過上了有車族的生活,可她要承擔全部家務,甚至還要忍受丈夫的打罵,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很快蒼老了很多。我們要相信,目前我們所擁有的,不論是順境、逆境,都是對我們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們才能在順境中心存感恩,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喜樂。

我們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我們燦爛的陽光;我們不感恩,隻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成功時,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許多;失敗時,不感恩的借口卻隻需一個。殊不知,失敗或不幸時更應該感恩生活。

感恩,一種發現美好的情操

感恩不僅指要感謝大恩大德,它更是一種境界、一種胸懷、一種善於發現美並欣賞美的道德情操。要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親人的關愛之恩,老師的教育之恩,企業的就業之恩,同事的協作之恩,上司的栽培之恩等等,總之感恩世界種種的給予。

一位老者,寫了一篇文章回憶一年來使自己受感動的人和事。他寫道:有一天下雨,自己打著傘過馬路時,忽然一個小夥子攬著他的胳膊挽著他過了馬路,沒等他說聲謝謝,小夥子又返了回去,原來小夥子是專門為了護送他的;有一次,他到大商場買東西,一位中年婦女推開厚厚的大門,等他進了門才鬆開手,當向她道謝時,她送給他一個溫暖的微笑;在圖書館看書時,因為坐在窗戶旁邊,服務員熱情地說:“老同誌換個位置吧,窗戶旁邊有風容易著涼,身體可要緊啊!”這令人倍感親切;他到銀行取款,出門時,保安員提醒他把錢放好,免得出現意外;他到醫院看病,護士小姐把他挽扶上樓;他晚上坐公交車打瞌睡,一個女孩下車時說:“大叔,別坐過站呀,坐車睡覺容易感冒。”等等。這些雖然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小事,仍然讓人十分感動。我們應該用感激的心情多說些“謝謝你”。如果我們每人時時為別人伸一把手,多說一聲“謝謝”;對給別人帶來不便,多說聲“對不起”,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和諧,更能體會到人間的溫暖。

國內一位學者李先生到美國出差,偶然在餐廳裏看到兩個小朋友正在寫著什麼,大的十多歲,小的七八歲。李先生感到有趣,就問:“小朋友,你在寫什麼?”小朋友回答說:“我們在寫感謝信,每天都寫,這是我們每天必做的功課。”李先生看到小朋友寫的內容:“昨天吃的比薩餅很香。”“路邊的野花開得真漂亮。”“昨天媽媽給我講的故事很有意思。”“昨天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書,很好看。”

李先生看了心頭一震,這孩子寫給媽媽的感謝信,不是專門感謝媽媽的大恩大德,而是讓孩子在幼小心靈中感悟到點點滴滴的快樂和幸福。

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如果我們每個人以一種感恩的心情來看待身邊的人和事,來看待這個世界,一定會覺得周圍的人很可愛,這個世界很美好,我們自己也會得到回報,也會覺得很富有。

感恩,才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人生有付出,就會有收獲,如果我們以愛心去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同樣的愛心對待我們。感謝生活的人,生活才會給予他豐厚的回報。一個人口渴了,發現半杯水欣喜若狂是因為他感謝別人的給予,而抱怨的人下意識裏首先是對他人的不滿,甚至鄙視。一個不知感恩、不能感恩的人,不會擁有積極的心態,不會熱愛人生,不會熱愛工作,也不會擁有謙虛好學和培養良好習慣的內在動力。

一個人感恩與不滿是兩種情感,它所關注、吸引的事物和形成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感恩的人關注吸引美好的事物——首先感激→關注美好事物→形成積極期望→湧現積極改善→形成積極有效行動→從而造成積極結果。相反,不滿的人關注吸引不滿的事——首先厭煩→關注不好的事物→形成消極期望→湧現消極改善→形成消極行動→從而造成消極的結果。這樣,形成新的馬太效應:感恩的人,越來越美好,越來越富有;而不滿的人,越來越煩惱,越來越貧窮。把“恩”拆開,就是“因”和“心”,正因為有了一顆愛心,人們才會用真情溫暖彼此的心。常懷感恩之心,會使我們心胸恬淡,胸懷寬廣,促進和諧人際關係的建立,從而有助於事業的成功。

感恩不是壓力,不是債務負擔,而是一種人生智慧,是一種催人向上的動力。

前幾年台灣金石堂排行榜第一的暢銷書《乞丐囝仔》,短短時間就銷售上百萬冊,書中內容真實感人,催人淚下。故事主人公,就是台灣十大傑出青年賴進東的事跡。賴進東出生在一個乞丐家庭,全家十口人大多有重度殘疾,全靠乞討為生。賴進東剛剛學會走路,就跟著姐姐乞討,四處流浪,過著風餐露宿的生活,經常以墳地、廟宇為家,10歲之後邊讀書邊乞討,總共過了17年的乞討生活。身為長子的賴進東不但肩挑全家的擔子,更努力求學,發奮工作,終能娶妻生子,經營事業。人生至此,是苦盡甘來,開花結果。

書中最後說:“我一直相信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雖然你付出了多少不一定會得到多少,但如果你不腳踏實地努力,那麼你得到的也很快會再失去,因為輕易得到的東西不會讓人珍惜。今天,我願以最謙卑的心情跟大家分享我半生的人生經曆,希望讀者都能喜歡這本書。而我一直有個心願,就是盡我的能力籌蓋一座多元化的孝親公司、孝親圖書館,這也是我寫這本書的目的。當然,這個心願實現起來不容易,但我相信隻要努力,未來一定會完成這個夢想。

最後,我要向在我生命中出現的人,獻上我最誠摯的謝意。

——感謝過去曾經關照我的所有人士,以及我所有老師的鼓勵、照顧、教誨,使我有今天。

——感謝我的老婆阿霞,感謝她願意為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家庭犧牲自己,這麼長的時間,她一直陪在我身邊,無怨無悔地陪我走過這段艱辛的路程。

——感謝我的父母,他們生我、養我,雖然兩人都是重度殘障,但我永遠愛著他們,懷念他們。還有我最親愛的姐姐,如果不是她賣身盡孝,如果不是她長期一直扮演我生命中的明燈,做我的精神支柱,阿進根本不可能活到今天。

——謝謝我的老板,他給我機會,讓我可以在工作上一展所長。

——也要謝謝過去曾經嘲笑、侮辱過我的人,是因為他們的刺激,讓我有了向上攀升的力量。

——我終可以說一聲:謝謝你們,我沒有辜負大家對我的期許。天無絕人之路,曾經的痛苦、委曲、折磨,曾經我走在遍布荊棘的漫漫黑夜長路,而終有這一天,我望見了希望,走出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賴進東的事跡十分感人,這告訴我們:什麼樣的人最幸福,有人會毫不猶豫地說,擁有快樂心情的人最幸福!怎樣才能擁有快樂的心情呢?那就是讓自己有一顆感恩的心。

不懂得感恩的人,絕對不會有幸福和快樂。因為感恩的心是人生快樂的源泉。一個人隻有懂得感恩並領悟幸福快樂,才能真正體驗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才能享受成功的人生。

感恩,對生命心存感激之情

感恩之心會給我們帶來無盡的快樂。有一首歌的歌詞寫道:“不在乎天長地久,隻在乎曾經擁有。”為生活中的每一份擁有而感恩,能讓我們知足常樂。感恩不是炫耀,不是停滯不前,而是把所有的擁有看做是一種榮幸、一種鼓勵,在深深感激之中產生回報的積極行動,去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擁有。感恩之心使人警醒並積極行動,使人更加熱愛生活,使創造力更加活躍;感恩之心使人向世界敞開胸懷,去投身到仁愛行動之中。

沒有感恩之心的人,永遠不會懂得愛,也不會得到別人的愛;擁有感恩之心的人,即使仰望夜空,也會有一種感動,體會到一絲快樂。正如康德所說:“在晴朗之夜,仰望天空,就會獲得一種快樂,這種快樂隻有高尚的心靈才能體會出來。”《聖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約伯遭遇到空前的災難,兒女都死去了,財產也被掠奪一空,他自己也全身長滿了瘡,隻能坐在爐灰中用瓦片刮癢。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卻仍然心存感激,感謝苦難使他認清了至高的神。當然,我們不是在宣傳某種教義,但生活中確實需要感恩。不懂得感恩,生活便會黯然失色,人生便沒有滋味。

有兩個人在沙漠中行走多日,在他們口渴難耐之際碰到一個趕駱駝的老人,駱駝上放著一大皮袋水。於是他們便向老人討碗水喝,老人卻僅給了他們每人半碗水。其中一個人在老人走後,一個勁地抱怨老人吝嗇,有那麼多水,卻隻給半碗,一怒之下,他竟將半碗水潑掉了。另一個雖然也知道這半碗水並不能完全解除饑渴,但還是懷著感激之情喝下了這半碗水。結果,他們又往前走了很遠也沒碰到水源,而前者因為拒絕喝半碗水死在沙漠中,後者因為喝了這半碗水,終於走出了沙漠。

老人施舍的分明是一種愛心,而後者喝下的也是一種感激,正是這種感激,才支撐著他走出沙漠。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學會感恩,感激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感激國家給了我們和平,感激路人給了我們幫助,感激……生活中需要感恩的事實在是很多。生活中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才能體味到人生的幸福。

每天睡覺前花一點時間去想一想,今天有什麼讓自己感激的事,比如:父親的一句叮嚀,母親的一頓早餐,妻子的一個微笑,鄰居的一聲問候,這些都是生命中愛的體現,都是值得我們感激的。如果我們能夠感受到其中的愛,便會充滿感恩之心,我們的生活也就變得可愛、美好而充實。

感恩,把苦與樂都化作溫馨

人生在世,雖然隻有短短幾十年,卻要經曆各種好事、壞事,嚐遍酸甜苦辣。

生活是美好而沉重的。人生,是有苦又有樂的,是豐富多彩又艱難曲折的,就像白天與黑夜的互相交替一般。快樂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快樂的人連路邊的鳥兒都在為他歌唱,花兒都似專為他開放。痛苦時,落日西風,萬念俱灰,睡夢中也在滴淚。

人總是避苦求樂的,都希望快樂度過每一天,但生活本身就充滿酸甜苦辣,快樂和痛苦本是同根生。當我們快樂時,不妨留一片空間,以接納苦難;當我們痛苦,不妨想到往昔的快樂。

心往好處想,才能幫我們衝破黑暗的環境,打開光明的出路;才能獲得更多更大的人生樂趣。在困頓、苦難麵前,一味哭喪著臉,除了磨掉自己的銳氣外,是不會賺到任何同情的眼淚的。隻有顫抖於寒冷中的人,才最能感受到太陽的溫暖;也隻有從痛苦的環境中擺脫出來,才會深深感覺到這個世界的美好。就像火車過隧道,即使在黑暗中,也要看到前方的光明。

曾經有兩個囚犯,從獄中望窗外,一個看到的是滿目泥土,一個看到的是萬點星光。麵對同樣的遭遇,前者心中悲苦,看到的自然是滿目蒼涼、了無生氣;而後者心往好處想,看到的自然是星光滿天、一片光明。

人生的道路雖然不同,但命運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窗外有土也有星,有快樂也有痛苦,就看我們能不能抱定青山不放鬆,心往好處想。

西方哲學家藍姆達斯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病入膏肓,僅剩數周生命的婦人,整天思考死亡的恐怖,心情壞到了極點。藍姆達斯去安慰她說:“你是不是可以不要花那麼多時間去想死,而把這些時間用來考慮如何快樂地度過剩下的時間呢?”

她剛對婦人說時,婦人顯得十分惱火,但當她看出藍姆達斯眼中的真誠時,便慢慢地領悟到他話中的誠意。“說得對,我一直都在想著怎麼死,完全忘了該怎麼活了。”她略顯高興地說。

一個星期之後,那婦人還是去世了。她在死前充滿感激地對藍姆達斯說:“這一個星期,我活得比前一陣子幸福多了。”

“苦樂無二境,迷悟非兩心”,婦人學會了心往好處想,所以離開人世前仍能感到一絲幸福,快樂地合上雙眼,相信她死後能進入天堂;如果她仍像以前一樣,一味想死,那隻能是痛苦地離開人世。

心往好處想,不論何時,不論何事,隻要仍在人間,就要心往好處想,天堂和地獄就在人心中。人生可以沒有名利、金錢,但必須擁有美好心情。

對生活時時懷有一份感恩的心情,則能使自己永遠保持健康的心態、完美的人格和進取的信念。感恩不純粹是一種心理安慰,也不是對現實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熱愛與希望。

感恩,就是分享自己的快樂

英國《太陽報》曾以“什麼樣的人最快樂”為題,舉辦了一次有獎征答活動,從應征的八萬多封來信中評出四個最佳答案:

作品剛剛完成,吹著口哨欣賞自己作品的藝術家;

正在用沙子築城堡的兒童;

為嬰兒洗澡的母親;

經過奮力搶救,終於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醫生。

要使自己成為快樂的人,從第一個答案中,我們知道必須工作,工作使人快樂;第二個答案告訴我們,要學會快樂,必須充滿想象,對未來充滿希望;第三個答案告訴我們,要學會快樂,一定要心中有愛,那種無私的、不記報酬的愛;第四個答案告訴我們,要學會快樂,一定要有能力,要有助人為樂的技能。隻有這樣的人,世人才會給他最美妙的報答,正所謂予人快樂予己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