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章 中國孩子,你並不靠英語吃“國際飯”(2 / 3)

這樣,把中國孩子學習英語的終極目標定在高中以後托福、雅思的相應成績這個位置上,就如同登陸作戰建立一個縱深的灘頭陣地一樣,為的是進可攻、退可守,能夠站得住腳。

一方麵,如果是具有了托福、雅思可接受的水平出國學習了,最重頭的英語學習其實才剛剛開始。在出國後經過半年到一年的調整,聽說環節可以在國外的學習和生活中有效生存下來,經過國外大學 3 到 5 年的學習之後,讀寫能力能夠基本達到美國大學畢業水平,可以在美國職場求職成功並且生存。英語水平達到可以出國深造並繼續升華的程度了,這是進可攻。

另一方麵,如果是具有了托福、雅思可接受的水平,國內的英語學習可以說就功德圓滿了。在國內,要做個導遊、空乘之類英語要求比較高的職業,稍微有點職業方麵的英語聽說培訓也就夠了。如果是閱讀專業文獻,實事求是地說,理解水平更多地取於個人的專業能力而不是外語能力,而且國內的“專業”閱讀一般也就是能在國內“舉幾個例證就能下結論”的論文寫作模式中,加上一些同行們沒有進入視野的國外例證而已。英語水平達到在國內大致能夠實際使用了,這是退可守。

我們平時常常提到學外語要“用”,這個“用”得是實實在在地用。外語不學到真正能用的程度就會忘。青春期之前學的外語也會忘,這一點我在後麵的第三章還會繼續講到。在沒有達到一定水平,穩固住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可以實際使用的灘頭陣地之前,稍不留意就會沉到水裏再也冒不出頭來了,之前所付出的努力也就大半打了水漂。所以對於孩子的外語目標,視野一定要夠開闊,一定要看到高中大學的年齡段,看到可以真正使用的語言水平。如果總是在零零碎碎地跟風學習,在這個學學忘忘的自然過程中,投入產出比不會很高的。

再說回托福、雅思的考試上來。大家都是從“考試過度綜合征”裏走過來的,一聽到考試,馬上起反應。有的人覺得托福、雅思很難,而且有不少父母對托福、雅思的理解是高考之後再上一層樓的東西,似乎是很遙遠、很難達到的,真要去考不是更苦了孩子啦。其實托福、雅思談不上難,它們隻是在評估考生英語水平的位置。考到很高的分數不過才是個進大學的水平而已,而且進普通大學的分數要求也不是特別高。

第三節 中國孩子英語線路圖 :七年之癢的五部曲

五部曲分別是 :蜜月——學齡前時期、困惑——小學低年級時期、為伊消得人憔悴——小學高年級時期、七年之癢——初中時期、不到長城不言勇——高中時期。外語學習到了高中結束這個階段,一定要劃上一個階段性的句號,要投身於外語的實際使用中去了。

中國孩子英語學習的終極目標明確了,要一直看到高中、大學階段,要讓英語達到一個能站得住腳的程度。那麼,從英語的零起點開始到實現這個終極目標,中間需要走過的路就是中國孩子的英語線路圖了。

有人指出,外語學習就不是一個一刀切的過程,哪有什麼“線路圖”存在呢?

的確,要說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線路圖”,那就有點像“九陰真經”了,尋找那樣的武林秘籍是在試圖取巧,不現實。可是現在,中國太多的父母對於孩子的英語隻是局限在了對一時一式的計較上,看不到學習的全過程,這樣的話,孩子大人都要多花不少力氣,有些階段還要承受本不該有的心理壓力。我在這裏描述出的這張“五部曲”的線路圖,其實是現在大多數人在走的路,是在現實中形成的局麵,而不是說誰來規定的路線。既然來自現實中,也就無法回避掉應試教育的現實與外語學習要達到能真正使用的目標之間的衝突,它會給外語學習帶來扭曲和痛苦。

雖然說人走得多了就成了路,不過這條路走得對不對、有沒有彎路繞路、每一段路應該注意什麼、關鍵的力氣該使在什麼地方等,這些問題還是值得去弄明白的。我在描述這份現實中形成的“線路圖”的同時,加進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進行一些深度的剖析,希望能幫助父母們更好地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看到更大範圍裏孩子英語要走的路,進而可以緩解憂慮、少走彎路,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語學習的投入產出比。

第一部 :蜜月——學齡前時期

現在很多家庭都在學齡前開始英語的早教,利用國外來的先進、係統的方法和材料作為介質,帶著孩子念兒歌、唱童謠、讀繪本、做遊戲。用這些互動方式學英語,孩子的興致和大人的滿意度都很高,所以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家庭湧入到了學前英語的洪流裏來了。

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需要先厘清一下。目前國內各種“時髦”的兒童英語教學方法和材料,幾乎全都是平移套用英語國家教孩子母語的東西,在中國孩子身上表現出積極效果的,很多都是一起平移進來的幼兒教育和心理學方麵的先進理念和方法,而英語學習本身的效果需要單獨來分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不適宜係統地學習一門第二語言,關於外語學習開始的時間點的問題,我會在第三章展開,這裏隻看最簡單的邏輯 :那些平移進來的東西,不但完全沒有考慮過第二語言的視角,就是在母語國家本身,也是通過學校係統、甚至全社會的合力來完成的,如果僅靠我們自己家庭和校外的力量,根本不可能係統地完成學習。

在這個時期,幼兒英語的關鍵詞是一個“甜”字。國外來的書籍和影音材料從數量到質量,都是目前國內漢語材料沒法比的,借力於這些材料、依托英語展開的幼教,能夠開拓孩子視野,促進孩子智力發展,並依此基礎構建新型的親子關係,帶著孩子健康快樂甜蜜地成長。從這個層麵上說,英語幼教或許能夠改變孩子的童年甚至一生。如果蜜月期太拿孩子的英語當回事,少了這個“甜”字而專注於去“磨”孩子的英語,就會變成大人和孩子從時間到精力到金錢上的磨損與消耗了。

第二部 :困惑——小學低年級時期

蜜月期的甜蜜之後很多人產生了困惑,這時的父母們已經不再為幼教時見到的自己以前從未曾見過的、由國外平移過來的教學手段和材料興奮得兩眼放光了。有些參與早教的孩子未見英語花開,還有些早教底子不錯的孩子在小學班上的優勢逐漸消失,甚至於出現了到了三年級就完全顯不出來了的“三年級現象”,而還想讓孩子在英語上繼續往前發展的父母又發現,前期所謂立足於英語拚讀法(phonics)係統的學習,在教材和方法上很難跟學校的主流教育體係銜接。另外還有少數父母在這個階段會焦慮自己孩子錯過了“啟蒙期”。

怎麼會產生這麼多的困惑呢?這是應試教育目標跟把外語學到能夠實用的目標首次產生了衝突。體製內的大綱和考試管不到學前,所以那時的英語學習可以百花齊放。到了小學,隨著體製內的英語課逐漸展開,扭曲和痛苦也就隨之而來。

其實換個角度看,如果學前沒有開始學英語而是這時跟著學校的節奏一起走,許多困惑反而就不存在了。

這個時期的關鍵詞是一個“安”字——少安勿躁。其實在這個年齡段,大多數國家的孩子都還沒有開始係統地學外語呢,目前國內的體製教育,也有減少這個階段的英語學習和考試分量的明確趨勢。這時不妨安心地讓孩子跟著學校的係統走一走,這包括其他科目的學習,甚至包括怎樣適應學校環境裏的學習和考試,畢竟現代社會的孩子要在學校環境裏成長十幾、二十年呢。學會了在學校、班級這個社會小群體裏的生存之道,對於成績的影響要遠遠大於那一點點由早教期間的“偷跑”帶來的優勢。這時的“安”,也算是對基於其他考慮而早早開始的英語學習的一個修複吧。應該說,前麵“蜜月期”裏越沒有過度強調英語本身,這時的扭曲和壓力就會越小。

至於那些進了小學發現別的孩子都學了好多英語、為自己孩子錯過了“啟蒙期”而不安的父母們更是不必多慮。第二語言學習不存在明顯的“窗口期”,我們會在第三章裏進行討論。

第三部 :為伊消得人憔悴——小學高年級時期

這個階段的關鍵詞才是“學”!應用語言學界的傾向性意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實際操作,都是主張在孩子在青春期之前的這個階段開始係統的外語學習。

這時的孩子掌握了在學校環境裏所有應該具備的學習能力,包括抽象思維能力、母語能力,以及通過母語建立起來的知識麵和世界觀。第二語言教學裏真正最具效率的依托實際交際內容、實施聽說讀寫並進的所有教學方法和手段,這時都可以全麵施展了,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外語學習特點會在孩子身上充分發揮出來。

在這個年齡階段,基於孩子母語能力和認知能力已經取得的發展,通過一定的有效學習,孩子可以很快達到閱讀英語適齡原版書的程度。原版書提供的書麵語境,是目前中國英語學習環境中最靠得住的一個能夠承載實際交際意義的語境。

在這個階段,孩子如果能夠迅速進入原版閱讀並且形成閱讀習慣,就拿到了解決以後英語問題的金鑰匙。

假如說我們就是在小學的中、高年級才從零開始學習英語,兩三年後進行適齡的原版閱讀有多難呢?以這個年齡段插班到美國的中國小留學生的情況為例來看,他們剛到時很難交到朋友,要麼一個人躲在角落裏,要麼就是跟中國孩子紮堆。但是在接下去的一年半左右的時間裏,會開始出現明顯分化。原本在國內漢語閱讀能力強、閱讀習慣好的孩子,就基本上能跟上美國同齡學生在科學、社會科學、曆史、甚至英語本身的閱讀了,能跟其他美國孩子一樣,每個月拿出一份或幾份讀書報告,長的到十幾頁都屬於正常情況。一旦閱讀進入了狀態,其他英語的情況就都能迎刃而解了。

“為伊消得人憔悴”是一種全身心投入的學習境界,也折射出一種反複求索而又看不到黑暗盡頭的心態。外語學習過程比較長,有的階段還真是讓人“憔悴”

得很。這個階段如果拚命學習、而又還沒有達到能夠從原版閱讀中享受到英語的樂趣的程度時,是會有一些摸黑向前的恍惚。語言教育界和大多數國家主張在這個年齡段開始學外語,就是不想讓孩子今後步入青春期了再去麵對這樣的恍惚。

在這個階段努力學英語跟體製內教育的衝突也最小,學校內的英語考試還沒有成為那麼沉重的包袱。雖然也有一些父母跟我表示對“小升初”壓力的困惑,其實在這個年齡段,校外的英語輔導機構已經在向與學校教材同步的方向靠攏、在瞄著考試做了。如果真的很在意這時學校的考試以及“小升初”,不妨選擇這樣的校外機構去學習,姑且把它們看作體製內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就是瞄著提高在校成績去的,也無可厚非。

第四部 :七年之癢——初中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