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人間情味是清歡(2)(1 / 3)

《本草綱目》reference_book_ids":[7274904031732960311]}]},"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大菜

在許多樣上海特有的寶貝裏,有所謂大菜者,常聽見人津津樂道。後來我跟著人嚐試了一回之後,才知道所謂大菜也者,就是先喝湯後吃菜,用刀叉而舍竹筷的一種飯食。大菜似乎本來是外國人吃的,所以上海的大菜館便特別多。

但是我們中國人有許多人吃不慣牛油,喝不慣涼水,所以另有一種中國式的大菜應運而生。這種中國式的大菜,是以中國菜為體,以大菜為用,閉著眼睛嗅,噴香的中國菜的味兒,睜開眼睛看,有刀有叉有匙,羅列滿桌。

吃吃大菜,本來無關宏旨,但是有些先生們,似乎非吃大菜不可了。家裏隨便吃什麼菜飯,也要做出吃大菜狀,大大小小的剃頭刀、修腳刀一齊搬出來湊樣子。

不過有一件事,我們可以記住:不管我們這一輩子吃多少回大菜,頭發不會變黃,眼珠兒也不會變綠。

關於蘋果

我一向不愛吃蘋果,倒不是為了西方人傳說夏娃吃了禁果而犯了世世代代的滔天大罪,亞當吞了蘋果而卡在喉嚨裏變成為喉結,因而產生反感。我對這秀色可餐的果實發生反感,是因為幼時在北平隻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有機會親近它的顏色,年關將屆預訂的蘋果便盛在糊紙的籠筐裏挑到了家門,五隻成一單位放在高腳錫盤上,佛龕前四盤,祖先牌位前四盤,白裏透綠,綠裏透紅,看得孩子們饞涎欲滴,要等到正月十五撤供,才能每人分上一兩隻,那時節由於煙熏火燎,早已成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了!

這種蘋果後來好像漸漸被淘汰了。蘋果,像許多其他的水果一樣,大概不是我們中國固有的。《本草綱目》:“柰與林檎,一類二種,實似林檎而大,一名頻婆。”頻婆即蘋果,是梵語,據西方辭典所載蘋果最早見於高加索一帶,後來才繁衍至其他各處,傳至中國好像是很晚近的事。“柰”字見《說文》,可是柰究竟是否今之蘋果,不敢確定,因為這一科的植物品類甚多。看我們國畫花卉、蔬果一類,似無蘋果,想來大概不是有悠久曆史的東西。我後來旅居山東,知道煙台一帶產量甚豐,但是色、香、味已非我幼時所見蘋果那樣,顯然是新的外來的品種,有所謂香蕉蘋果者,風味特佳。

韓國的蘋果,大而無味。我在三十年前途經仁川,購得一簍,攜歸船上,碼頭上惡少成群,公然攫奪,到得船上隻剩了半簍。這是韓國給我的小小印象之一。

蘋果傳到美國不到兩百年。約翰·查普曼(一七七四—一八四五)綽號“蘋果種子先生”,他推廣蘋果的種植近於熱狂。現在華盛頓州雅奇瑪一帶是美國盛產蘋果的地區之一,已有一百年曆史。果熟時來不及摘取,常有大批的墨西哥人以較低工資前去應雇。顧客自行動手摘取,亦在歡迎之列。蘋果種類多達三千,最著者則不外紅黃兩種,品質佳者甜脆多汁,入口稍加咀嚼即有漿汁汩汩下咽。遇到蘋果園主人製作蘋果汁,則常被邀飲,濃濃的,渾渾的,甜甜的,那風味不是瓶裝罐頭的可以比的。蘋果產量太多,所以商人就捏造了一句箴言“日食蘋果一個,醫生不需看我”,上口合轍,居然騰播於眾人之口。其實這隻是商業廣告的噱頭,毫無事實根據。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平均重量為一百五十克,其中所含之維他命C不過三毫克,中號一百八十克的橘柑所含之維他命C為六十六毫克,相差不可以道裏計。蘋果對人健康之主要貢獻乃其纖維質,有清腸之功,然此種纖維質在雜糧、蔬菜之中所在皆是。

低回於蘋果樹下,不禁憶起兒童讀物中所描述的牛頓。牛頓二十四歲時在蘋果樹下,看見蘋果落地(說得更戲劇化一些則是蘋果正好打在他的頭上),於是頓悟,悟出了萬有引力的道理,其實這是誤會。科學上的一項重要原理,焉能於無意中得之,天下哪有這樣便宜的事?牛頓在看到蘋果落地以前,早已在窮搜冥討,考慮月亮、地球及其他星體運轉的問題,他早已有所發現,看到蘋果落地不過給了他靈感,他從而獲得新的印證而已。否則,落地者豈止蘋果,看到蘋果落地者又豈止牛頓一人?

那棵蘋果樹早已死了,好事者把那棵樹的木頭一塊塊地鋸下來,高價出售,作為紀念品。

豆腐幹風波

踏上美國本土的時候,海關人員就遞過一張印刷品,標題是“致光臨美國的諸位來賓”,開端是由美國總統寫給各國旅客的一封公開信,內容如下:各國來賓:

凡踏上美國國土的人,無須自居為客,因為美國本是由許多國家、膚色與信仰的人們所組成的一個國家。我們是崇信個人自由,所以我們共享來自許多國土無數人民的目標與理想。

美國歡迎諸位自海外光臨,認為這是指向國際了解與世界和平之一重要步驟。諸位即將發現,吾人將熱烈地向諸位展示本國種種,但亦同樣熱烈地謀求關於貴國的認識。無疑的,諸位對於美國必已稔知不少事物,大部分必已訪問過本國。本國人民甚願貴國有更多的人光臨。我們均願竭盡全力使諸位之訪問愉快而且值得懷念。

美國總統

這一篇官樣文章措辭立意均屬平庸,沒有駢四儷六,擲地不會作金石聲,但是出語自然,詞能達意,而且由一國元首出麵,和你“忘形到爾汝”地交談起來,這情形就不尋常了。這至少在形式上是一種禮貌的表現,禮多人不怪,可以稍稍抵消一些海關人員經常難免引起的不愉快。

我在今年四月廿一日在美國西部的西雅圖辦理入境手續,並沒有什麼大不愉快,除了檢查太細、耗時太多以外。當年奧斯卡·王爾德初抵紐約,海關人員問他:“有什麼應該上稅的東西要申報嗎?”王爾德答道:“除了我的天才之外沒有什麼可申報的。”這是王爾德的作風,任何人都會一笑置之的。美國海關的規定,我早就略知一二。所以我一不帶黃金,二不帶白麵(海洛因),三不帶肉鬆、牛肉幹。海關人員檢查我的東西,我無所恐懼。檢視護照的時候,一位高高大大的美國人在我手提包裏翻出一盒官燕,他眉毛豎起,愣住了。

“這是什麼東西?”他問。

我據實告訴他:“這是‘鳥窩’,燕子的窩,可以吃的。”

他好像是忽然想起來了:東部瀛洲是有一種古怪的人,喜歡吃鳥窩,煨為燕窩湯,還認為有清痰開胃之功。顯然地他以前沒有看見過這個東西。他立刻高舉燕窩,呼朋引類大聲喊叫:“喂,你們來看,這家夥帶了一盒燕窩!”登時有三五人圍攏了來,其中有一個年輕小夥子伸長了橡皮脖子,斜著腦袋問我:“你愛吃燕窩湯嗎?”我為省事起見,點點頭。其實我才不愛吃這勞什子。看見這東西我就回憶起六十多年前我祖母每天早晨吃那一盅冰糖燕窩的情形,燕窩是晚上就用水泡著,翌日黎明老張媽戴上花鏡弓著背用一副鑷子細吹細打地摘取燕窩上黏附著的茸毛,然後放在一隻小薄銚兒裏加冰糖文火細燉。燕子啖魚唾沫累積成窩固然辛勞,由島人冒險攀緣摘取以至煮成一盞燕窩湯也不是簡單的事。而且其淡而無味和石花菜也相差不多。何苦來哉!

美國海關檢查入境行李本來是例行公事。近年來人心不古,美國也壁壘森嚴了。在行李檢查室旅客大擺長龍,我看著在我前麵的人在翻箱倒筐之後的那副尷尬相,我也有一點心寒。我的行囊裏有一大包豆腐幹,這是我帶給士耀、文薔的禮物。住在國外的人沒有不想吃家鄉食品的,從海外歸來的人往往以飽啖燒餅油條為最大的滿足。所以我這一包豆腐幹正是惠而不費的最受歡迎的珍品。但是隻知道吃熱狗、牛肉餅的美國人怎能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呢?黑不溜秋的,軟勒咕唧的,放在鼻頭一嗅,又香噴噴的。

“嘿,你這是什麼東西?”海關人員發問了。

我據實告訴他:“這是豆腐,脫去水分而成豆腐幹。”

“豆腐?”他驚疑地說,搖搖頭,他心裏大概是說:“你不用騙我,我知道豆腐是什麼樣子,這不是。”他終於忍耐不住表示了疑問:“這大概是肉做的吧?”如果這是肉做的,就要在被沒收之列。所以我就堅決地否認。我無法詳細地對他說明,豆腐是我們漢朝淮南王劉安所創始的,距今已有兩千多年,豆腐加工而成為豆腐幹,其曆史也不會很短。我空口無憑,無法使他相信豆腐幹與肉類風馬牛不相及。最後他說:“你等一等,我請農業部專員來鑒定一下。”這一下,我比較放心,因為我知道近年來美國的知識分子已開始注意到豆腐的營養價值及其烹調方法。果然,那位專員來了,聽我陳述一番之後,摸了摸,聞了聞,皺皺眉頭,又想了想,一言未發地放我過關。

海關人員臊不搭地饒上這麼一句:“你們中國人就是喜歡帶些稀奇古怪的藥品和食物!”

他的話不錯,我確是帶了不少藥品和食物,不過是否稀奇古怪,卻很難說。

食物種類繁多,各民族有其獨特的風俗習慣,少見則多怪。常有外國人說,我們中國人吃蛇、吃狗、吃蚱蜢、吃蠶蛹、吃魚翅、吃鳥窩……好像是無所不吃,又好像有一些近於野蠻。這就是所謂少見多怪。最近有一位美國人James Trager寫了一本大書The Food Book,講述自伊甸園起以至今日各地食物的風俗習慣,當然也講到中國,他說中國人吃猿猴的嘴唇、燕子的尾巴、鳥舌湯、炸狼肉。海外奇談說得這樣離譜,我隻好自慚孤陋寡聞了。

美國海關人員的態度實在值得稱道。他們檢查得細致,但是始終和顏悅色,嘴角上不時地出現笑容,說話的聲音以使我聽見為度,而且不斷地和我道幾句家常,說幾句笑話,最後還加一句客套:“祝你旅途愉快!”我在檢查室耗費了一個多小時,要生氣也沒法生氣。倒是來接我的家人們隔著玻璃窗在外麵等候,有點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我和季淑走出檢查室,士耀、文薔帶著君達、君邁給我們獻上兩個花束。這兩個孩子為了到機場接我們,在學校請了一天假,級任老師a知道了他們的請假緣由之後,特從她自己家園中摘取一大把鮮紅的鬱金香,交給他們作為花束的一部分。誰說美國人缺少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