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七卷 獸部(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主治】 主安中益氣,養脾胃。對腰腳有補益作用,可以止消渴和唾涎。

角〔主治〕時氣寒熱頭痛,熱毒風和壯熱。治扁桃體炎腫塞欲死,小兒飲乳不快就像喉痹的。治淋症破瘀血。

【發明】 [時珍說]牛肉能補氣,與黃芪的功效相同。觀丹溪朱氏《倒倉法論》而觸類引申,牛能補土是可以理解的。現在天下的日用之物,雖然法規很嚴,卻不能禁止,也是其肉甘美而對身體有補益,皮角有用之故。朱震亨《倒倉法論》說,腸胃是積聚穀氣的地方,所以把它叫作“倉”。“倒”意為推陳出新。胃屬土,接受穀物後不能自行運化。七情五味,有傷中宮,又停痰積血,互相糾纏,則發為癱瘓,發生勞病和蠱脹,以致生百病,而中宮愆和,自然不是丸散所能去的。此方出自西域異人。方法是:用黃肥的公牛肉二十斤,加長流水煮至極爛,去渣取液,然後熬成琥珀色收存。每次飲一盅,寒冬時應熱溫後飲用。飲後,如果病在上焦,則會使人嘔吐;如果病在下焦,則會使人下痢,在中焦則使人又吐又瀉。睡兩天後,便吃淡粥,再養半個月即可精神強健,沉屙盡去。但此後五年內必須忌食牛肉。[王綸說]牛肉本來是補脾胃的食物,並不是吐瀉的藥,特飲既滿而溢。這是借補為瀉,故去病而胃得到了補益,並不是什麼奇法。但病不在腸胃的就難於施用。

水牛肉【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消渴止吐,安中益氣,養脾胃。補虛壯健,強筋骨,消水腫,除濕氣。吃水牛肉的宜忌與黃牛相同。

頭、蹄【氣味】 涼。

【主治】 腎、膀胱炎症。

鼻 【主治】 主消渴。同石燕煮湯喝可治婦人無乳,做羹食用,不過兩日乳汁即增多,氣壯的人尤其有效。療口眼歪斜,不管是幹是濕,隻要用火烤熱,熨擦於患處,即會逐漸恢複。

皮【主治】 治水腫,小便澀少,方法是將皮蒸熟,切細,加豆豉汁食用。熬膠最好。

乳【氣味】 甘,微寒,無毒。

【主治】 主補虛羸,止渴。養心肺,解熱毒,潤皮膚。冷補,下熱氣。和蒜煎沸後食飲,去冷氣所致的胸腹脹痛。患熱風的人宜食。老人煮食有益。加薑、蔥可止小兒吐乳,補勞。治反胃熱噦,補益勞損,潤大腸,治氣痢,除黃疸,老人煮粥食十分適宜。

【發明】 [震亨說]反胃噎膈,大便燥結,宜取牛、羊的乳汁來不斷地咽飲,同時服食四物湯為上策。不可用人乳,人乳有飲食之毒,七情之火。[時珍說]用乳煎蓽茇對治療痢疾有效,原因是一寒一熱能調和陰陽。《獨異誌》說,唐太宗苦於氣痢,眾醫都無效,下詔訪問。金吾長張寶藏曾患此疾,即奏說煎蓽茇之方,太宗服後即愈。於是宣張為下宰臣與五品官。魏征為難他,過了一個多月仍不擬用。太宗氣痢複發,複進服,又平,因問左右:進方的有功,卻沒有見到授官,是什麼原因呢?魏征懼怕地說:沒有通知文武二吏。太宗憤怒地說:治得宰相,不妨授三品,我難道不及你嗎?即命授以三品文官,加封鴻臚寺卿。其方為:用牛乳半斤,蓽茇三錢,一起煎至隻剩一半,空腹頓服。

血 【氣味】 鹹,平,無毒。

【主治】 主解毒利腸,治金瘡折傷垂死,又下水蛭。煮後拌醋吃可治血痢便血。

脂 【氣味】 甘,溫,微毒。

【主治】 治各種瘡疥癬所致的白禿,也可以加到麵脂中。多食則使人發舊病、老瘡。

髓 【氣味】 甘,溫,微毒。

【主治】 補中,填骨髓,久服增壽。安五髒,平三焦,續絕傷,益氣力,止泄痢,去消渴,均以清酒暖服。平胃氣,通十二經脈。治瘦病,用黑牛髓、地黃汁、白蜜各等分,煎服。可潤肺補腎,悅澤肌膚,調理折擦損痛,效果佳。

心 【主治】 治虛忘,可補心。

脾 【主治】 主補脾。臘月淡煮,每日服一次,可治痔瘺。與樸硝做肉幹食,消痞塊。

肺【主治】 主補肺。

肝 【主治】 主補肝明目。治瘧疾和痢疾,則用醋煮後食用。

腎【主治】 主補腎氣,益精。治風濕麻木。

胃【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主消渴風眩,補五髒,加醋煮後食用。補中益氣,解毒養脾胃。治熱氣水氣,治痢,解酒毒、藥毒、丹石毒,發熱,同肝作生,加薑、醋食用。

膽 【氣味】 苦,大寒,無毒。

【主治】 可製成丸藥。除心腹熱渴,止下痢和口幹焦躁,益目養精,臘月釀槐子服,明目,治疳濕效果頗佳。釀黑豆,一百日後取出,每夜吞一粒,可鎮肝明目。釀南星末,陰幹服,可治驚風,有神效。除黃殺蟲,治癰腫。

角【氣味】 苦,寒,無毒。

【主治】 經過燒烤,可治時氣寒熱頭痛。煎湯,可治熱毒風和壯熱。治扁桃體炎腫塞欲死,可把角燒成灰後用酒衝服,每次一錢。小兒飲乳不快就像喉痹的,取角灰塗擦在乳頭上,咽下即愈。還可治淋症破瘀血。

骨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燒灰後可治吐血鼻洪,崩中帶下,腸風瀉血,火瀉,治邪瘧。燒成灰與豬脂調和後塗疳瘡,有效。

蹄甲 【主治】 治婦人經血過多,漏下赤白。燒灰後用水衝服,可治牛癇。研成細末後貼於臍上,可止小兒夜啼。

【附方】 〔牛乳〕 1.風熱毒氣。煎牛乳一升、生牛乳一升,和勻,空心服。一天服三次。2.下虛消渴(心脾有熱,下焦虛冷,小便多)。常喝牛乳或羊乳,每飲三四合。

〔牛腦〕 1.吐血咯血,五勞七傷。水牛腦一具,塗紙上陰幹,杏仁(煮去皮)、胡桃仁、白蜜各一斤,香油四兩,同熬幹研末。每服二匙,空心燒酒送服。2.偏正頭痛。用白芷、川芎各三錢,研成細末,以黃牛腦粘末,加酒煮熟,趁熱吃下。酒醉無妨,甚效。3.脾積痞病。黃牛腦一具,去皮筋,搗爛;另用皮硝末一斤,蒸餅六個,曬幹,研細,與牛腦和勻,加糊做成如梧桐子大的丸子。每服三十丸,空心好酒送服。一天服三次,服至百日即見效。此方叫作“牛腦丸”。4.氣積成塊。牛腦一具去皮筋、雄雞肫一個連裏黃皮,一起放酒中浸過宿,搗爛,加入木香、沉香、砂仁各三兩,皮硝一碗,共搗勻,在銅鍋中以文武火烘幹研末。再加輕粉三錢調勻。每服二錢,空心燒酒送服。一天服三次。

〔角胎〕 1.大腸冷痢。用牛角胎燒灰,每服二錢,水送服。一天服二次。2.大便下血。用黃牛角胎一具,燒後研末,同豉煮汁。每服二錢,一天服三次。3.赤白帶。將牛角胎燒至煙斷。附子以鹽水浸七次去皮,等分研末。每服二匙,空心酒送服。

【集解】 [時珍說]馬以大同府出產的為最好。大抵馬以西北的最為強壯,東南的劣弱不及。馬相應於季月,因此當懷孕十二月而生。馬的年齡根據牙齒的情況進行識別。馬在畜屬火,在時辰中屬午時,在卦屬乾,在五行屬金。食杜衡者善於奔跑,食稻草者足重。

肉 【集解】 以白公馬的為最好。

【氣味】 辛、苦,冷,有毒。[日華說]隻堪煮,餘食難消化。浸以清水,擠出的水無血後才可以煮食。否則,毒不能出會使人患疔腫。或者用冷水煮,不可蓋上鍋蓋。[蕭炳說]患痢疾和生疥瘡的人忌食,否則會加劇症狀。孕婦吃了會令子過期而不分娩,乳母吃了令子消瘦。[詵說]同倉米、蒼耳一起吃,必得惡病,十有九死。同薑一起吃,生氣嗽。同豬肉一起吃,會致腹瀉。吃馬肉後毒發心悶,飲清酒能解,飲濁酒則加重。[弘景說]秦穆公說,吃駿馬肉不飲酒,必會死人。[時珍說]食馬肉中毒後,飲蘆菔汁、吃杏仁都可解毒。

【主治】 治傷中,除熱下氣,長筋骨,強腰脊,壯健強誌,輕身不饑。做肉幹,可治寒熱痿痹。煮湯洗頭,對瘡引起的白禿有效。

鬐(qí)膏 即頸項上的膏脂。

【氣味】 甘,平,有小毒。

【主治】 能生發。治手足皴裂粗糙。加入脂澤可用以治療偏風所致的口眼歪斜。

乳【氣味】 甘,冷,無毒。

【主治】 可止渴,治熱。做成酪後則性溫,飲食後會消肉,減肥。

心 【主治】 可治善忘。

肺 【主治】 可治寒熱,小兒陰莖萎縮。

肝【氣味】 有大毒。[弘景說]人吃了馬肝和馬鞍下的肉會死。[時珍說]漢武帝曾說,食肉不要食馬肝。文成王食馬肝而死。韋莊也說,食馬應留肝,由此可知肝的毒性很大。

骨 【氣味】 有毒。

【主治】 燒灰後和醋,敷小兒頭瘡和身上的瘡。可止邪瘧。燒灰後和油,敷小兒耳瘡、頭瘡、陰瘡、體表感染化膿灼痛。敷塗在乳頭上讓小兒飲吞,能止夜啼。

頭骨 【氣味】 甘,微寒,有小毒。

【主治】 治喜眠,令人不睡。方法:燒成灰後用水衝服,每次一方寸匕,每日白天三次,晚上一次,做枕頭效果也很好。亦可治牙痛。另外還可燒灰敷頭瘡、耳瘡。治療馬汗氣入瘡後癰腫,可燒灰敷塗,白汗出則愈。

脛骨 【氣味】 甘,寒,無毒。

【主治】 煆存性,降陰火,中氣不足的人可用來代替黃芩和黃連。

懸蹄【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治小兒不吃乳,辟惡氣鬼毒,蠱疰不詳。止鼻出血,齲齒。赤馬的懸蹄治赤崩,白馬的懸蹄治白崩。主癲癇,齒痛。療腸癰,散瘀血,治白帶過多,殺蟲。另外,燒成灰後加少許鹽,治走馬疳蝕,效果很好。赤馬的懸蹄還可辟瘟瘧。

皮 【主治】 婦人臨產,赤馬皮能催生。治小兒赤禿,將赤馬皮、白馬蹄燒成灰,和臘豬的脂調膏後敷擦,效果佳。

鬃毛 【氣味】 有毒。

【主治】 治小兒驚癇,女子崩中赤白。燒灰服用可止血,可用於塗擦惡瘡。

尾 【主治】 治女人白帶過多,小兒受驚嚇引起的驚癇。

血 【氣味】 有大毒。[詵說]凡是生馬的血進入人體中,一二日便會腫起,傷及心後就會死。

【附方】〔肉〕 豌豆瘡毒。馬肉煮清汁,洗患處。

〔肝〕 月水不通。心腹滯悶,四肢疼痛。將赤馬肝兩片炙研,飯前熱酒調服一錢,通即止。

〔頭骨〕 1.膽虛不眠。馬頭骨灰、乳香各一兩,酸棗仁炒二兩,研末。溫酒每送服二錢。2.膽熱多眠。馬頭骨灰、鐵粉各一兩,朱砂半兩,龍腦半分,研末,煉梧桐子大的蜜丸。每服三十丸,竹葉湯送服。

〔懸蹄〕 腸炎症腹痛。馬蹄灰和雞蛋清塗擦,使毒氣拔出。

〔汗〕 黥刺雕青。塗白馬汗,再用汗調水蛭末塗擦。

〔齒〕 赤根疔瘡。馬牙齒燒存性,搗細研末,臘豬脂調和後敷擦,根即出。

【釋名】 [時珍說]驢,即臚也。馬力在膊,驢力在臚。

【集解】 [時珍說]驢頰長而額寬,耳似長矛,夜晚鳴叫的次數與更次相應,善於馱負貨物。有褐、黑、白等色。女真、遼東等地出產野驢,似驢但其皮斑駁,尾巴和鬃毛都很長,骨骼大,食其功效與驢相同。西土出產的山驢有像羚羊一樣的角。東海的島上出產海驢,入水不死。還有海馬、海牛、海豬、海獾等物,其皮皆可為人使用。

肉 【氣味】 甘,涼,無毒。[吳瑞說]引食驢肉,同時飲荊芥茶,會死人。與鳧茈同食則令人拘攣抽搐。病死的驢有毒。

【主治】 解心煩,止風狂。釀酒可治一切風。治憂愁不樂,能安心氣。同五味煮食,或以湯做粥食,補血益氣,治多年勞損。可煮湯後空腹飲,療痔引蟲。野驢肉功效與此相同。

【發明】 [宗奭說]食驢肉後動風,脂肥的尤甚,屢試屢驗。過去的人認為能止一切風狂,是沒有憑據的。

頭肉 【主治】 煮湯服二三升,治多年消渴,沒有不痊愈的。用漬曲釀酒服食,可治大風動搖不休,也可洗頭風所致的風屑。同薑齏煮湯每天服,能治療黃疸。

脂 【主治】 可敷治惡瘡、疥、癬和風腫。調酒後服三升,能治不能說話、不認識人的狂癲病。與烏梅一起調成丸,治多年瘧疾,未發時服三十丸。另外,生脂和生椒搗熟,用棉布裹來塞耳,可治多年聾疾。和酒等分服用,可治咳嗽。和鹽可塗治身體手足的風腫。

髓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耳聾。

血 【氣味】 鹹,涼,無毒。

【主治】 主利大小腸,潤燥結,下熱氣。

肉乳 【氣味】 甘,涼,無毒。

【主治】 主小兒熱急黃等,但服得太多會使人腹瀉。療大熱,止消渴,小兒高熱引起的驚邪赤痢,小兒驚癇。突然心痛而連至腰臍者,可熱服三升。蜘蛛咬瘡,用器具盛來浸泡。蚰蜒和飛蟲入耳,滴之即化成水。頻頻熱飲可治鬱氣,解小兒熱毒,不生痘疹。浸泡在黃連中,然後取汁,點眼可治風熱赤眼。

皮 【主治】 煎成膠狀後食服,治一切風毒、骨節疼痛、呻吟不止。和酒一起服食尤佳。煎成膠後服,主鼻出血、吐血、腸風引起的血痢和白帶過多。用生皮覆蓋瘧疾病人,療效佳。

骨 【主治】 煮湯浴麻風。母驢骨煮湯服,治多年的消渴極有效。

頭骨【主治】 燒灰調油,塗小兒頭顱內縫分裂、前囟不閉。

懸蹄【主治】 燒灰敷癰疽可散膿水。和油敷小兒顱囟不閉,以閉合為度。

【附方】 1.風入頭腦,頭暈目眩。烏驢頭一個,與豆豉汁煮後食用。即止。2.小兒口噤,不啼不哭。驢乳、豬乳各一升,煎至一升後分五次服,大效。3.中風口眼斜。將烏驢皮拔掉毛,製幹淨後蒸熟,加豆豉汁,和五味煮食,即愈。此方亦可治骨節疼痛。4.多年耳聾。嚴重者用三兩次,初起者用一次便可。將驢前腳脛骨打破,在太陽下瀝出髓,用瓷器收存。每次用都以棉球點少許入耳內,側臥待藥行。其髓不可多用。以白色者為上品,黃色者不用。又方:烏驢脂少許,鯽魚膽一個,生油半兩,和勻,納入蔥管中七日,再取滴耳中。5.牛皮癬。生驢皮一片,用樸硝醃過,燒灰,油調後塗擦。又叫一掃光。

【集解】 [時珍說]騾比驢大,比馬強健,它的力量表現在腰部。它的盆骨不能開合,所以不能產子。

肉【氣味】 辛、苦,溫,有小毒。[寧源說]騾的品性頑劣,肉不益人,孕婦吃了會難產。[時珍說]過去趙簡子有一匹白騾,他十分喜愛。他的臣下陽城的胥渠患病,醫生說,能找到白騾的肝就能得救,找不到即死。簡子聽到後說,殺畜生而救人,不是很仁義嗎?便殺騾取肝給胥渠。胥渠病愈。但沒有記載胥渠得的是什麼病。

蹄【主治】 難產。方法是燒灰,加少許麝香,每次用酒衝服一錢。

【釋名】又稱橐駝、駱駝。

【集解】 [馬誌說]有野生和家生兩種,但都生長在塞北、河西一帶。[頌說]野駱駝現在隻有西北的番界可見,家駱駝是上述地方的人家蓄養的。[時珍說]駝的形狀像馬,頭像羊,長頸項,垂耳,腳有三節,背上有兩個突出的肉峰,並成鞍形,有蒼、褐、黃、紫等各種色。其性耐寒,故夏至褪毛避暑。它的糞燒後冒的煙就像狼煙一樣直衝雲霄。它能負重千斤,每天可行走二三百裏,又能感知泉源水脈和風候。凡是在流沙中迷路的人,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找到水,跟隨駝足踏的地方即可找到。沙漠的夏季多熱風,旅行者遇到即死,風來臨前,駝必定會聚在一起鳴叫,並將口鼻埋入沙中。它臥倒時腹部不會著地,屈足後腹下能透光的叫明駝,最能遠行。於闐還有風腳駝,跑得很快,每天可行千裏之遙。吐蕃還有獨峰的駱駝。《西域傳》說,大月氏出產一種封駝,脊背上隻有一峰隆起如封土樣,所以俗稱封牛。嶺南徐聞縣和海康都有出產。

脂 【氣味】 甘,溫,無毒。[宗奭說]家駝的峰、蹄最好,人皆煮熟後吃。

【主治】 治頑痹風瘙、惡瘡毒腫、肌肉僵死、筋皮攣縮、腕部筋骨損傷,用火烤熱後摩擦患部,讓熱氣透肉而入。和米粉做煎餅吃可療痔。治一切風疾、皮膚麻痹和惡瘡腫漏爛,都可調藥後敷擦。治虛勞風,有冷積的則用燒酒調服。

肉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治諸風,下氣,壯筋骨,潤肌膚,主治惡瘡。

乳 【氣味】 甘,冷,無毒。

【主治】 主補中益氣,壯筋骨,使人不饑餓。

【釋名】 又稱酥油。

【集解】 [弘景說]酥出自外國,也有從益州帶來的。本是牛、羊乳所做。[時珍說]酥乃酪的浮麵所作成,現在的人多以白羊脂摻雜在其中,不可不辨。按《臞仙神隱》中說的做法為:以乳入鍋煮二三沸,倒入盆內冷定,待麵結皮,取皮再煎,油出去渣,放入鍋內,即成酥油。另一種方法:以桶盛牛乳,以木安板,搗半日,候沫出,撇取煎,去焦皮,即成酥也。凡入藥,以微火熔化濾淨用之良。

?牛、白羊酥 【氣味】甘,微寒,無毒。

【主治】 補五髒,利大小腸,治口瘡。除胸中客熱,益心肺。除心熱肺痿,止渴止嗽,止吐血,潤毛發。益虛勞,潤髒腑,澤肌膚,和血脈,止急痛。治諸瘡。溫酒化服,良。

犛(máo)牛酥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去諸風濕痹,除熱,利大便,去宿食。合諸膏,摩風腫踠跌血瘀。

【發明】 [時珍說]酥本乳液,潤燥調營,與血同功。按《生生編》中所說:酥能除腹內塵垢,又追毒氣發出毛孔間也。

【附方】 1.蜂螫。用酥塗之,妙。2.蟲咬。以酥和鹽塗之。3.眯目。以酥少許,隨左右納鼻中。垂頭少頃,令流入目中,物與淚同出也。

阿膠

【釋名】 又稱傅致膠。

【集解】 [別錄說]阿膠出於東平郡東阿縣,煮牛皮作之。[弘景說]今東都也能作。用皮有老少,膠有清濁。熬時需用一片鹿角即成膠,不爾不成也。膠有三種:清而薄者,畫家用;清而厚者名覆盆膠,入藥用;濁而黑者不能入藥,但可膠物爾。[時珍說]凡造各種膠,自十月至三月間,用?牛、水牛、驢皮者為上,豬、馬、騾、駝皮者次之,其舊皮、鞋、履等物者為下。俱取生皮,水浸四五日,洗刮極淨。熬煮,時時攪之,添水。至爛,濾汁再熬成膠,傾盆內待凝,接近盆底的叫作坌膠,煎膠水以鹹苦者為妙。大抵古方所用多是牛皮,後世乃貴驢皮。若偽者皆雜以馬皮、舊革、鞍、靴之類,其氣濁臭,不堪入藥。當以黃透如琥珀色,或光黑如瑿漆者為真。真者不做皮臭,夏天也不會濕軟。

【氣味】 甘,平,無毒。

阿膠〔主治〕心腹內崩。如瘧狀,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輕身益氣。丈夫小腹痛,虛勞羸瘦,陰氣不足,腳酸不能久立,養肝氣。堅筋骨,益氣止痛。療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腸風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經血不調,無子,崩中帶下,胎前產後諸疾。男女一切風病,骨節疼痛,水氣浮腫,虛勞咳嗽喘急,肺痿唾膿血,及癰疽腫毒。和血滋陰,除風潤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調大腸,聖藥也。

阿膠珠

【主治】 心腹內崩。如瘧狀,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輕身益氣。丈夫小腹痛,虛勞羸瘦,陰氣不足,腳酸不能久立,養肝氣。堅筋骨,益氣止痛。療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腸風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經血不調,無子,崩中帶下,胎前產後諸疾。男女一切風病,骨節疼痛,水氣浮腫,虛勞咳嗽喘急,肺痿唾膿血,及癰疽腫毒。和血滋陰,除風潤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調大腸,聖藥也。

【發明】 [藏器說]諸膠皆主風、止泄、補虛,而驢皮主風為最。[時珍說]阿膠大要隻是補血與液,故能清肺益陰而治諸證。按陳自明所說:補虛用牛皮膠,祛風用驢皮膠。成無己說:陰不足者用來補味,阿膠之甘用來補陰血。

【附方】 1.癱緩偏風,治癱緩風及諸風,手腳不遂,腰腳無力。驢皮膠微炙熟。先煮蔥豉粥一升,別貯。又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渣入膠,更煮七沸,膠烊如餳,頓服之乃暖,吃蔥豉粥。如此三四劑即止。若冷吃粥,令人嘔逆。2.肺風喘促,涎潮眼竄。用透明阿膠切炒,以紫蘇、烏梅肉焙研等分,水煎服。老人虛秘。阿膠炒二錢,蔥白三根,水煎化,入蜜二匙,溫服。胞轉淋閉阿膠三兩,水二升,煮七合,溫服。3.赤白痢疾。黃連阿膠丸:治腸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赤白,裏急後重,腹痛,小便不利。用阿膠炒過,水化成膏一兩,黃連三兩,茯苓二兩,為末,搗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粟米湯下,一日三次。4.吐血不止。用炒阿膠二兩,蒲黃六合,生地黃三升,水五升,煮三升,分服。經驗:治大人、小兒吐血。炒阿膠、炒蛤粉各一兩,辰砂少許,為末。藕節搗汁,入蜜調服。肺損嘔血並開胃。用阿膠炒三錢,木香一錢,糯米一合半,為末。每服一錢,百沸湯點服,一日一次。5.月經不調。阿膠一錢,蛤粉炒成珠,研末,熱酒服即安。另一方:入辰砂末半錢。妊娠尿血。阿膠炒黃為末,食前粥飲下二錢。6.妊娠下血不止。阿膠三兩炙為末,酒一升半煎化,一服即愈。又方:用阿膠末二兩,生地黃半斤搗汁,入清酒二升,分三服。7.妊娠胎動。用阿膠炙研二兩,香豉一升,蔥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入膠化服。產寶膠艾湯:用阿膠炒、熟艾葉二兩,蔥白一升,水四升,煮一升,分服。產後虛弱炒阿膠、炒枳殼各一兩,滑石二錢半,研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水下。未通,再服。8.多年咳嗽。阿膠炒、人參各二兩,研為末。每用三錢,豉湯一盞,蔥白少許,煎服,日三次。

牛黃

【釋名】 又稱醜寶。

【集解】 [別錄說]牛黃生於隴西及晉地,從牛膽中得之,即陰幹百日使燥,無令見日月光。[普說]牛死後則黃入膽中,如雞蛋黃。[弘景說]今人多從膽中得到牛黃。一個牛黃大如雞蛋黃,相重疊。藥中最貴的,莫過於此。一個牛黃重二三兩,好的價值五六千至一萬。大多出自梁州、益州。[恭說]牛黃今出自萊州、密州、淄州、青州、巂州、戎州。牛有黃者,必多吼喚,喝迫而得者,謂之生黃,最佳。黃有三種:散黃粒如麻豆;漫黃若雞卵中黃糊,在肝膽間;圓黃為塊,形有大小,並在肝膽中。多生於榛特牛,其未聞有黃也。[頌說]今出自登、萊州。他處或許也有,不甚佳。凡牛有黃者,身上夜有光,眼如血色,時複鳴吼,恐懼人。又好照水,入以盆水承之,伺其吐出,乃喝迫,即墮下水中,取得陰幹百日。一個牛黃如雞子黃大,重疊可揭折,輕虛而氣香者佳。然而有很多都是假的,將牛黃抹一點在手指甲上,透過指甲為黃色的是真的牛黃。

【氣味】 苦,平,有小毒。

【主治】 驚癇寒熱,熱盛狂痙。療小兒百病,諸癇熱,口不開,大人狂癲,又墮胎。久服,輕身增年,令人不忘。主中風失音口噤,婦人血噤驚悸,天行時疾,健忘虛乏。安魂定魄,卒中惡,小兒夜啼。益肝膽,定精神,除熱,止驚痢,辟惡氣,除百病。清心化熱,利痰涼驚。治紫色痘瘡,發狂譫語者可用。

【發明】 [李杲說]牛黃入肝,治筋病。凡中風入髒者,必用牛、雄、腦、麝之劑,入骨髓,透肌膚,以引風出。若風中腑及血脈者用之,恐引風邪流入於骨髓,如油入麵,莫之能出也。【時珍說】牛的黃,是牛的一種病。所以說有黃的牛,多病而易死。諸獸皆有黃,人之病黃者亦然。因其病在心及肝膽之間,凝結成黃,故還能治心及肝膽之病。正如人之淋石,複能治淋也。

【附方】 1.初生三日去驚邪,辟惡氣。以牛黃一豆許,以赤蜜如酸棗許,研勻,棉蘸令兒吮之,一日令盡。2.七日口噤。牛黃為末,以淡竹瀝化一字,灌之。更以豬乳滴之。初生胎熱或身體黃者。以真牛黃一個豆大,入蜜調膏,乳汁化開,時時滴入口中。形色不實者,勿多服。3.小兒熱驚。牛黃一個(杏仁大),竹瀝、薑汁各一合,和勻與服。4.驚癇嚼舌,迷悶仰目。牛黃一豆許研,和蜜水灌之。5.小兒驚候,小兒積熱毛焦,睡中狂語,欲發驚者。牛黃六分,朱砂五錢,同研。以犀角磨汁,調服一錢。6.腹痛夜啼。牛黃一豆許,乳汁化服。7.痘瘡黑陷。牛黃二粒,朱砂一分,研末。蜜浸胭脂,取汁調搽,一日塗一次。

六畜心

【集解】[時珍說]古方多用六畜心治心病,從其類也。而又有殺時驚氣入心,怒氣入肝、諸心損心、諸肝損肝之說,與之相反。

【主治】 心昏多忘,心虛作痛,驚悸恐惑。

【附方】 1.健忘,心孔昏塞,多忘喜誤。取牛、馬、豬、雞、羊、犬心,幹之為末。向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聞一知十。2.蛔蟲心痛。用六畜心,生切作四臠,縱橫割路,納朱砂或雄黃於中,吞之,蟲死即愈。

諸肉有毒

牛獨肝、黑牛白頭、牛馬生疔死、羊獨角、黑羊白頭、豬羊心肝有孔、馬生角、白羊黑頭、馬鞍下黑肉、馬肝、白馬黑頭、六畜自死首北向、馬無夜眼、白馬青蹄、六畜自死口不閉、糊犬肉、犬有懸蹄、六畜疫病瘡疥死、鹿白臆、鹿紋如豹、諸畜帶龍形 、獸歧尾、諸獸赤足、諸畜肉中有米星、獸並頭、禽獸肝青、諸獸中毒箭死、脯沾屋漏米甕中肉脯、六畜肉熱血不斷、祭肉自動、諸肉經宿未煮、六畜五髒著草自動、脯曝不燥、生肉不斂水、六畜肉得鹹酢不變色、肉煮不熟肉煮熟不斂水、六畜肉墜地不沾塵、肉落水浮、肉汁器盛閉氣、六畜肉與犬,犬不食者、乳酪

煎膾。

以上並不可食,殺人病人,令人生癰腫疔毒。

諸心損心、諸腦損陽滑精、六畜脾一生不可食、諸肝損肝、諸血損血敗陽、經夏臭脯,痿人陰,成水病、魚餒肉敗、諸脂燃燈損目本生命肉,令人神魂不安、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腎、四季不食脾。

解諸肉毒

六畜幹屎末,伏龍肝末,黃檗末,赤小豆燒末,東壁土末,白扁豆,並水服。飲人乳汁,頭垢一錢,水服。起死人,豆豉汁服。

馬肉毒。蘆根汁,甘草汁,嚼杏仁,飲美酒。

馬肝毒。豬骨灰,狗屎灰,牡鼠屎,人頭垢,豆豉,並水服。

牛馬生疔。澤蘭根擂水,豬牙灰,水服,生菖蒲擂酒,甘菊根擂水,甘草煎湯服,取汗。

牛肉毒。豬脂化湯飲,甘草湯,豬牙灰,水服。

獨肝牛毒。人乳服之。

狗肉毒。杏仁研水服。

羊肉毒。甘草煎水服。

豬肉毒。杏仁研汁,豬屎絞汁,韭菜汁,樸硝煎汁,豬骨灰調水,大黃湯。

藥箭肉毒。大豆煎汁,鹽湯。

諸肉過傷。本畜骨灰水服,生韭汁,芫荽煎汁。

食肉不消。還飲本汁即消,食本獸腦亦消。

獸之二 獸類

獅、虎、豹、象、犀、野豬、豪豬、熊、羚羊、山羊、鹿、麋、麂、獐、麝、貓、狸、狐、豺、狼、兔、水獺、膃肭獸

【釋名】又稱狻猊。

【集解】 [時珍說]生長在西域各國。形似虎但比虎小,色黃。也像金色的猱狗,但獅子頭大而尾長。還有青色的獅。獅銅頭鐵額,鉤爪鋸牙,弭耳昂鼻,目光如電,吼聲如雷。有很長的髯須,公獅尾巴上的茸毛很多,每天能跑五百裏,乃毛蟲之王。它發怒時的威風表現在齒部,歡喜時威風則留在尾部。當它吼時百獸都會躲避起來,馬會嚇出血尿。食虎吞貔,裂犀分象。啖咬各種禽獸時,隻需用氣一吹,它們就會毛、羽紛落。它的乳汁加到牛、羊的乳汁中,都會使其化鹹水。這是物理相畏的原因。但是,《唐史》記載:唐高宗時,伽毗耶國所獻的天鐵獸,能擒殺獅子和大象。獅雖猛悍,還是有製服它的動物。西域畜養獅子,都在出生七日內眼未睜開時加以訓練,如果稍微長大一點就難以馴養了。

【釋名】又稱大蟲、李耳。[時珍說]虎,像其聲也。李耳原本是“狸兒”。

【集解】 [時珍說]山獸之王。山林延綿不絕的地方皆有虎。形如貓,大如牛,黃底黑紋,鋸牙鉤爪,胡須堅硬而尖,舌有手掌那麼大,生倒刺,頸項短,吼叫時鼻道有阻塞感。夜晚看物時一隻眼睛放光,一隻眼睛辨物。聲吼如雷,風也相隨而生,百獸都會恐懼。立秋後虎才開始吼嘯,仲冬時虎開始交配。月暈時也會交合。不再交合後,懷孕七個月而生。知道衝破之法,能擊地觀奇偶而撲食。虎噬物的順序隨月旬上下而從首或尾開始,搏殺食物,三次撲躍不中則會放棄捕殺。虎聞到羊角燒出的煙味就會逃走,是因為厭惡它的臭味。虎能殺害人、獸,而蝟和鼠卻能製服它。

虎骨 【氣味】 辛,熱,無毒。

【主治】 治邪惡氣,殺鬼疰毒,止驚悸。治惡瘡和頸淋巴結核破損後,久不收口。頭骨效果最佳。又可治屈伸不得,走動疼痛。治屍疰腹痛,傷寒溫氣,溫瘧,還可去犬、蛇咬毒。沾朱砂畫符可治療邪氣。煮汁浸浴能去骨節風毒腫。和醋浸泡膝部可止腳痛腫,治脛骨痛效果尤佳。還可追風鎮痛健骨,止久痢脫肛,獸骨鯁咽。

肉 【氣味】 酸,平,無毒。[時珍說]虎肉有土氣,味不佳,加鹽吃稍好一些。

【主治】 主惡心欲嘔,益氣力,止吐唾液,吃了還可以治定期發作的寒戰、高熱、出汗的瘧疾。可辟三十六種精魅。

血 【主治】 主壯神強誌。[時珍說]《抱樸子》說,三月三日殺取虎血、鴨血各等分和勻,用像胡麻子一樣的初生草,取草的子實合用,可改變人的形貌。

肚 【主治】 反胃吐食。取生肚勿洗,存滓穢,放在新瓦上固煆存性,加平胃散末一兩和勻,每次用白開水衝服三錢即見效。

腎【主治】 淋巴結核病。

膽 【主治】 小兒驚癇,腹瀉消瘦,神驚不安,可研水服用。

睛【主治】 治癲疾瘧病,小兒熱疾,驚悸狂啼,小兒受驚嚇後麵色發青、口吐涎沫、喘息、抽搐、疳氣,還可定心安神,明目去白內障。凡用於眼睛,都必須用酒浸泡後炙幹方可用。

鼻 【主治】 治癲疾,小兒因驚恐引起的四肢抽搐、昏倒。

牙【主治】 治男子陰瘡和膿水清稀難以收斂的瘡瘍。殺勞蟲,治狂犬咬傷而致的狂犬病,刮成細末,用酒衝服一方寸匕。

皮【主治】 治瘧疾。辟邪魅。在虎豹皮上睡臥,令人神驚。它的毛漬入瘡口,有大毒。

須 【主治】 治牙痛。

【附方】 [虎骨] 1.臂脛疼痛。用虎脛骨二兩(搗碎炙黃)、羚羊角屑一兩,新芍藥二兩切細,以上皆用酒泡七日秋冬時加倍。每日空腹飲一杯。2.腰腳不靈,攣急冷痛。虎脛骨五六寸,刮去肉膜,塗酥,炙黃搗細,裝袋中,以酒一鬥浸泡,在火上微溫七日後,隨量飲用。又方:用虎腰脊骨一具,前兩腳全骨一具,一起在石上捶碎,文火煆出油,即投酒中密封,春夏封一周,秋冬封三周。取出,每天隨量飲用三次。患病十年以上者,不過三劑,七年以下者,一劑即可痊愈。3.關節疼痛。虎脛骨酒炙三兩、沒藥七兩,共研末。溫酒每送服二錢,一天服三次。又方:用虎頭骨一具,塗酥,炙黃,捶碎,裝袋中,以酒二鬥浸泡五宿,隨量飲服。4.筋骨急痛。用虎骨和通草煮汁,空腹服半升,服後稍臥,汗出為效。切忌熱服,損害牙齒。小兒不宜服,以免影響牙齒發育。5.痔漏脫肛。虎脛骨兩節,以蜜二兩炙赤,搗末,加蒸餅做成如梧桐子大的丸子。每日清晨以溫酒送服二十丸。6.湯火傷。虎骨炙焦,研末敷塗。7.臁脛爛瘡。用齏汁揩洗患處後,刮虎骨末敷塗。

【釋名】亦稱程、失刺孫。

【集解】 [時珍說]遼東和西南等地的山中時常出沒。形似虎,稍小,白麵團頭,自己很愛惜毛彩。其花紋像錢紋的叫金錢豹,宜用皮做裘衣。花紋如艾葉的叫艾葉豹,皮毛比前者稍次。西域還有金線豹,花紋像金線。海中還有海豹,與天上的箕星相對。《廣誌》說,狐死在土丘之首,豹死在山之首,是它們不忘本的表現。豹胎有致美效用,乃獸中八種珍品之一。

肉【氣味】 酸,平,無毒。

【主治】 主安五髒,補絕傷。壯筋骨,強誌氣,辟鬼邪,耐寒暑和嚴重的高山深林瘴毒。冬天吃了能養人,使人威健勇猛。

【發明】 [詵說]豹肉使人誌性粗豪,一吃即會有這樣的感覺,但消化了就會安定下來。久食亦然。

脂 【主治】 和在生發膏中,朝塗暮生。亦可加到麵脂中。

鼻【主治】 狐魅。同狐鼻加水煮服。

【釋名】 [時珍說]許慎《說文解字》說,象字,象其耳、牙、鼻、足之形。

【集解】 [頌說]《爾雅》載,南方有梁山的犀牛、大象。現多出現在交趾、潮州、循州。那裏的人捕到象都爭著吃它的肉,並說肥的可以用來燒火。[藏器說]大象具有十二生肖所代表的動物的肉,各有分段,隻有象鼻肉是它自己的肉,烤來吃、煮爛吃味道更美。[時珍說]象出沒在交、廣、雲南及西域各國。多成群結隊。有灰、白二色,形體龐大,麵目醜陋。大的身高丈餘。眼睛像豬。四腳如柱子,無指甲而有爪甲。行走時先移動左腳,臥下時用臂著地。它的頭不能俯地,頸不能旋轉,耳朵下垂。它的鼻子大如它的腳臂,可下垂至地,鼻端很深,可以開閉。鼻中有小肉爪,能拾食針芥。吃物飲水都從鼻卷入口,一身的力量也都在鼻上。所以象傷了鼻即死。耳朵後有穴位,薄如鼓皮,刺之亦死。口內有食齒,上下嘴唇邊露出兩顆牙夾住鼻,雄象牙長六七尺,雌象牙長尺多罷了。雄雌象在水中交配,以胸相貼,與許多獸不同。它的生育期從五歲開始,六十歲骨頭才長滿。其性別要很久才能識別。喜愛吃草、豆、甘蔗和酒,而怕煙火、獅子、巴蛇。南方人殺野象,多設置機穽來陷它,或者在道路上埋象鞋,以此索住它的腳。捕活象則用雌象為媒而誘獲之。飼養它但不過於親熱它,久了便會漸漸懂得人的語言。人們像奴仆般牧養它,用鉤牽製它,左右前後無不從命。它的皮可以做成甲,切成條穿器物。[甄權說]西域人器重象牙,用來裝飾床座。中國顯貴用它製作上朝拿著的手杖。因而玉杯、象牙筷子,古代人就很崇尚。象聞到雷聲則牙花暴出,顧忌不前而擔心覆沒。古語說,犀牛因望月紋而生角,象因聞雷聲而長牙。象將每次換掉的牙都深埋於地,又頻頻顧睨,當地人用木製象牙隱藏以偷換象牙。

牙 【氣味】 甜,寒,無毒。

【主治】 治療鐵屑及雜物入肉。刮牙屑和水敷在傷口上,鐵屑、雜物立出。治療癇病,刮象牙屑炒黃,研末飲服。各種物刺在喉中,用象牙磨水飲服,諸物可取出。舊的象牙梳屑更佳。治療風癇驚悸,陰虛發熱(肺結核病人常見的熱型)及各種瘡。也適宜用生屑入藥。

肉 【氣味】 甘、淡,平,無毒。

【主治】 燒灰,和油塗擦禿瘡。多吃會讓人發胖。

【發明】 [時珍說]象肉肥脆,有點類似豬肉,味淡而滑,所以利於開通七竅。煮湯汁服,可治小便不通。燒灰飲服,治小便多。

膽 【氣味】 苦,寒,微毒。

【主治】 主明目和治療小兒疳積。治瘡腫,用水化後塗在傷口上。還可治口臭,用棉裹少許貼於齒根,第二天早晨漱去,數次即愈。

睛 【主治】 治療目疾,和人乳滴於眼中。

皮 【主治】 治梅毒引起的硬下疳而不下沉,燒灰和油敷塗。又治金瘡久不愈。

骨 【主治】 主解毒。胸前的小橫骨,燒灰和酒服,讓人能浮於水麵。

【附方】 1.小便不通。象牙生煎服。2.小便過多。象牙燒灰飲服。3.骨刺入肉。象牙刮末,和水煮過的白梅肉調勻塗患處,能使骨刺變軟。4.下疳。象皮燒灰和油敷塗。5.瘡口不合。治方同上。

【釋名】亦稱兕。[時珍說]犀字,篆文象形。

【集解】 [別錄說]出自永昌山穀和益州,即現在的滇南一帶。[弘景說]犀有兩個角,以額上長角的為勝。又有通天犀,角上有一白縷,直上頂端,夜露不能沾濕,入藥很神驗。有人說此物是水犀,角中出水。《漢書》所謂駭雞犀者,放置米飼養雞,都驚駭不敢啄食,放置屋上則烏鳥不敢聚集。[恭說]雌犀紋理細膩,斑白分明,服用為上乘,入藥不如雄犀。《抱樸子》說,水犀刻為魚,銜它入水,水會自然分開三尺。[頌說]犀像水牛,豬頭、大腹、矮腳。腳像大象,有三隻蹄。黑色,舌上有刺,喜食荊棘,皮上每個毛孔生三根毛。那裏的人獵取犀,先在山路中置許多如豬羊棧的朽木,犀牛前腳直,常常依木休息,爛木忽然折斷,犀仆倒久不能站立,即被格殺。每一頭犀一年褪一次角,必自己埋於山中,海邊的人製作木角隱藏偷換犀角,再三不離此處。若直接取角,它就會藏於別處,就尋覓不到了。《異物誌》說,山東海水中有牛,喜歡聽絲竹音樂聲。那裏的人動用樂器,牛出水來聽音樂,就能捕獲它。有鼻角、頂角,以鼻角為上等。[時珍說]犀牛出於西番、南番、滇南和交州等地。有山犀、水犀、兕犀三種。又有毛犀似之。山犀居住在山林,人們常常獵得。水犀出入於水中,最難捕獲,並且有兩角,鼻角長而額角短。水犀皮有珠甲,山犀沒有。兕犀即犀中的雌性,隻有一角在頂部,紋理細膩,斑白分明,不能入藥。原來牯角紋理粗,而雌犀紋理細。洪武初年,九真曾上貢兕角。犀角紋理如魚子形,稱粟紋,紋中有眼,稱粟眼。黑中有黃花的是正透,黃中有黑花的是倒透,花中有花的則是重透,都叫通犀,是上品。花中有如椒豆斑狀的為次等,烏犀純黑無花的為下品。夜間對著天看有光的,稱為夜明犀,所以能通神靈而使水分開,飛禽走獸見到它都驚駭。《山海經》載,有白犀,白色。《開元遺事》載,有辟寒犀,色如金子。交趾國所貢,冬月天亦暖氣襲人。《白孔六帖》記,有辟暑犀,唐文宗得到它,夏日可清暑氣。《嶺表錄異》中記:有辟塵犀,用作簪子、梳子和帶胯佩帶後,塵土不近身體。《杜陽編》載,有蠲忿犀,作帶蠲叫人免除憤怒。這些都是稀世之寶。

角【氣味】 苦、酸、鹹,寒,無毒。

【主治】 主百毒蠱疰,解鴆羽、蛇毒,除邪,不驚夢而睡。久服可輕身。又治傷寒引起的各種烈性傳染病,寒熱頭痛,各種毒氣。讓人俊健。辟中惡毒氣,定心神,解高熱,散風毒。治發背癰疽瘡腫,化膿流水。治療疾熱如火,煩毒入心,狂言妄語。鎮驚悸,鎮肝明目,安五髒,補虛勞,退熱消痰,解山溪瘴毒。磨成汁可治吐血、鼻出血、帶血及傷寒畜血、發狂亂語、斑黃悶亂、痘瘡稠密、內熱黑陷或者不結痂。瀉肝涼心、清胃解毒。

【發明】 [時珍說]《抱樸子》說,犀吃百草的毒及眾木的棘刺,所以能解毒。凡血吸蟲之鄉的飲食,以此角攪後,有毒則產生白沫,無毒則不會。用它來煮毒藥,則不再有毒。《北戶錄》說,凡中毒箭,用犀角刺傷口,立愈。昔日溫嶠過武昌牛渚磯,遇見多種怪物。嶠以犀角照,則水族現形。

【附方】 [犀角]1.吐血不止。用犀角、生桔梗各二兩研末。酒每送服二錢。2.小兒驚癇(嚼舌,翻眼,不知人事)。用犀角磨水取濃汁服下,立效。亦可服犀角末。3.消毒解熱。用生犀角尖,磨水取濃汁,頻頻飲服。4.下痢鮮血。用犀角、地榆、生地黃各一兩,共研末,加蜜煉成如彈子大的丸子。每取一丸,加水一升,煎至五合,去渣,溫服。5.服藥過量。犀角燒成末,用水衝服一方寸匕。

野豬

【集解】[時珍說]山林處處皆有。陝西、洛間更多。野豬形體很像家豬,但腹小腳長,毛褐色,牙長出口外似象牙,有的重達二三百斤。它能與虎搏鬥,常結隊而走。獵人隻敢射獵最後的。如果射中前麵的野豬則跑散並傷人。又能掠鬆脂,滾泥沙塗遍全身用以抵禦箭矢。野豬最能破壞禾苗,也吃蛇虺。它的肉像馬肉,是紅色的,其味勝過家豬,母的肉味更美。《淮南子》載,野豬好穴居,洞穴連成一片,像宮室,陰天用以防雨,晴天用以遮陽。

肉【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治癲癇,補養肌膚,益五髒,讓人肥健,不發風虛氣。烤來吃可治腸道出血。

脂 【主治】 煉淨和酒,每日服三次,可以讓乳婦多乳,十天後即可供三四個小兒吃,一直無乳者也會有乳。服後可以怡人臉色,除風腫毒,治疥癬。

膽 【主治】 惡熱毒氣,鬼疰癲癇,小兒各種疳積,用研棗的水衝服,每日兩次。

皮 【主治】 燒成灰,治頸淋巴結核破損,久不收口和惡瘡。

豪豬

【釋名】亦稱蒿豬、山豬、鸞豬。

【集解】 [頌說]陝、洛、江東各地山中都有。髦中間有長而尖如箭的毛,能刺人。[時珍說]豪豬深山老林中有,多成群結隊,破壞莊稼。形如豬但項上、背脊上有棘鬣,長達尺餘,如筷子粗,形狀則像簪子和帽刺,每根棘刺的顏色都是黑色的。發怒時直立起來,像箭一樣刺人。羌人用它的皮做靴子。自體雄雌交配而孕。《倦遊錄》說,南海有泡魚,大如鬥,身上長棘刺,能變為豪豬。

肉 【氣味】 甘,大寒,有毒。[頌說]不可多吃,會發風而使人虛瘦。

【主治】 通利大腸。

【釋名】 [時珍說]熊者,雄也。熊字篆文象形。

【集解】[別錄說]生於雍州山穀。[弘景說]今東西各山中皆有。[頌說]形狀像大豬,性情輕捷,好攀緣,上高木,見人就顛倒自投落於地上。冬伏入洞穴,春季才出洞。它的腳叫蹯,乃八珍之一,古人很珍視它,但很難煮熟。熊生性厭惡鹽巴,食之即死。《搜神記》說,熊居樹洞中,有東部的土人擊樹,叫它“子路”即出,不呼則不動。[時珍說]熊如大豬而眼睛豎起長,足似人腳而是黑色的。春夏二季膘肥時,皮厚筋駑,常爬樹引氣,或墜地自取樂,俗稱跌膘,即《莊子》所說的熊經鳥申。冬月蟄伏時不吃東西,饑餓則舐自己的腳掌,所以它的美味在掌。《孟子》一書引以為喻。它行走在山中,即使幾千裏,必有它蜷伏之地,在石崖枯木中,山中人稱為熊館。它生性厭惡髒物及傷殘之物,打獵者隻要把這些東西放置於洞中,熊則會合穴自死,或被棘刺傷,它出洞穴抓傷,傷骨而死。它的膽在春天靠近頭,夏天在腹部,秋天則在左腳。熊、羆都屬壯毅之物,屬陽性,所以《書》中用來比喻沒有二心的臣相,而《詩》書中則認為是男子的吉祥。羆頭長腳個高,猛健多力,能拔起樹木,遇人則能像人一樣直立,所以被稱為人熊,還有豬熊,形體如豬。馬熊,形體如馬,都是羆類。有人說:羆即雄性的熊。它的脂如熊白,而且肌理粗味淡,但功效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