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8.藥酒(1 / 3)

(1)藥酒的特點

中國藥酒的應用延綿數千年,有不少寶貴的經驗和方劑已失傳,但人們對藥酒的應用至今不衰,這是與藥酒特殊功效分不開的。

① 藥酒本身就是一種可口的飲料。一杯口味醇正,香氣濃鬱的藥酒,既沒有古人所講“良藥苦口”的煩惱,也沒有現代打針補液的痛苦,給人們帶來的是一種佳釀美酒的享受,所以人們樂意接受。

② 藥酒是~~種加人中藥的酒,而酒本身就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它能促進人體胃腸分泌,幫助消化吸收,增強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代謝,增加細胞活力。所以,中醫認為其性熱,走而不守,既有調和氣血,貫通絡脈之功,又有振陽除寒,祛濕散風之效,故《漢書·食貨誌》讚之為“百藥之長”。

《本草綱目》引《博物誌》記載,有王肅、張衡、馬均三人冒霧晨行,一人飲酒,一人飲食,一人空腹。由於受寒和長途的疲勞,結果空腹者死,飲食者病,酒者健。此例也說明了酒的功效。

一些美國科研人員經實驗認為,適量攝人乙醇(酒精),可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減少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動脈粥樣硬化塊斑中膽固醇的主要供給者,高密度脂蛋白,能與低密度脂蛋白競爭血管壁中平滑肌細胞漿膜上的受體,從而抑製血管壁平滑肌細胞攝取和蓄積低密度脂蛋白,進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美國科研人員還對1300名有飲酒習慣的人做了調查:每日飲酒不超過相當白酒30g的量,大約可使70%的冠心病人減少死亡。波蘭的科研人員,通過對照屍檢,動物實驗,臨床觀察等方法探索研究,認為酒中的乙醇,對老年或中、老年人的腦動脈粥樣硬化,顯示了某種抑製作用。

以上這些資料都說明,適量地飲酒對人體有保健作用。

③ 酒又是一種良好的有機溶媒,其主要成分乙醇,有良好的穿透性,易於進人藥材組織細胞中,可以把中藥裏的大部分水溶性物質,以及水不能溶解,需用非極性溶媒溶解的有機物質溶解出來,起到更好地發揮生藥原有的作用,服用後又可借酒的宣行藥勢之力,促進藥物療效最大程度地迅速發揮。並可按不同的中藥配方,製成各種藥酒來治療各種不同的病證。

近年來,運用科研方法對某些藥酒作了實驗研究和臨床觀察,證實藥酒確有其獨特的功效。

青海省中醫院用蟲草酒對健康成人血流變與微循環作了實驗研究。蟲草酒是以冬蟲夏草為主要原料,輔以肉蓯蓉、人參、枸杞子、何首烏等名貴藥材,采用青稞酒精製而成,具有益氣生精,滋陰壯陽,調養血脈,振奮精神,延年益壽之功效。血液流變學是研究血液及其組成成分的流動性、黏滯性、變形性及凝固性的學科。血液黏度(V)和還原血液黏度(OV)是研究血液流變學的基本指標,總周阻力(RT)是反映血管狀況的指標,此指標包含總外周血管阻力和血液黏度兩個因素,並受平均動脈壓(MAP)和每分心輸出量的影響。血流量與血液黏度呈反比關係。影響血液黏度的任何一種因素發生變化,均可引起血液流動性及血流量的改變,使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實驗表明,蟲草酒能明顯升高MAP,明顯降低RI、V和OV,改善微循環(ALK),顯著縮短半更新時間(ALT)和平均滯留時間(TM),提示飲用蟲草酒能改善人體的血液流變性,即對血液流速可有顯著的加快作用,從而改善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灌注,有利於向組織輸送更多的氧和營養物質,亦有利於清除和輸送組織中的有害物質。內外調和,氣血和暢是延年益壽的一個重要條件。嚴重威脅中老年人的心、腦、腎血管病,多源於“血不活,有瘀滯。”蟲草酒具有暢通血流,消散瘀滯的功效,也為中老年的保健,提供了理論依據。

又如山東狗骨膠藥酒,具有散寒鎮痛,活血祛風,強筋壯骨作用,對風濕性關節炎及類風濕關節炎有較好療效,臨床驗證222例,總有效率達到97.7%。在126例血沉觀察中,有血沉增快者93例(占77.5%),治療後有61例(占65%)恢複正常,其餘32例中有31例均有所下降。在107例抗“0”治療前後對比觀察中,治療前抗“0”增高者有46例,治療後24例恢複正常,21例有不同程度下降。

有人在研究龜齡集酒對小鼠免疫功能影響同時,對比觀察了龜齡集原始粉,龜齡集升煉藥粉的影響,發現三種藥劑,都能顯著提高小鼠巨噬細胞吞噬功能,並對小鼠溶血抗體的產生有顯著促進作用,但以藥酒的作用為最佳。

目前,國內外都在探索安全而有效的降血脂藥,我國醫務工作者選用人參、丹參、五加參(即刺五加)、三七等藥,製成三參酒,用於治療37名高脂血患者,結果表明,對膽固醇、叫旨蛋白、三酰甘油三項指標,均有明顯的下降作用,一個月療程組降脂有效率為77.5%,2個月療程組,降脂有效率為97.4%。

以上這些現代科研方法,同樣證實中國藥酒具有良好的治療保健作用。

④ 中國藥酒適應範圍較廣。由於藥酒具有以上所講這些優點,所以其治療範圍幾乎涉及臨床所有科目。如內科的風濕病,偏癱(中風後遺症),陽痿不用<性功能減退或障礙),咳喘(呼吸道感染);婦科的閉經、痛經、不孕、幹血癆、產後腹瀉、產後眩暈、乳腺炎;兒科的佝僂病、風癇;外科的閉塞性脈管炎;皮膚科的濕疹、鵝掌風、過敏性皮炎、麻風病、銀屑病、白癜風;傷骨科的跌打損傷、骨折;口齒科的牙痛、齲齒;五官科的耳鳴、耳聾、失音、目視昏暗等,總計百餘種病證。當然,其中有些可能是古代某一醫家個人的經驗,是否能普遍應用,還須進一步驗證,但曆時千百年,流傳至今,服用的人積累起來也不會少,所以總體來看,當以可取者多。

隨著中醫和西醫的相互結合和相互滲透,目前還出現不少新的,以現代病名為治療內容的藥酒。如預防人工流產綜合征的擴宮藥酒,避孕和抗著床用的避孕藥酒,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銀杏葉酒,治療囊蟲病的囊蟲靈,抗骨刺藥酒等等,反映了中國藥酒在近期新的發展。

5.由於酒有防腐、消毒作用,當藥酒含乙醇40%以上時,可延緩許多藥物的水解,增強藥劑的穩定性。所以藥酒久漬不易腐壞,長期保存不易變質,並可隨時服用,十分方便。此外,藥酒還能起到矯臭的作用,如烏梢蛇、蘄蛇等經製成藥酒後,可減弱腥氣。

(2)藥酒的服用

① 限量服用,由於藥酒中含有一定量乙醇(亦稱酒精),攝入過量,會損害人體健康。所以必須正確使用,才能充分發揮藥酒的功效,避免其危害人體。

長期過量飲酒會損害健康,甚至帶來嚴重後果,這在古代早有認識。《內經·素問》中批判了“以酒為漿”的生活方式,後世又提出了不少預防措施,如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中,就有不少醒酒、解酒方。明代李時珍更明確指出:“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禦寒,消愁遣興;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失精,生痰動火。俗夫沉酒無度,醉以為常者,輕則致疾敗行,甚則喪邦亡家而隕身亡命,其害不勝言哉“!”因此,在《普濟方》中還專列了解酒、惡酒等專門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