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章 市語喧騰滾曲塵(1 / 3)

有地產嘉禾記載的樟樹,自然有清江名酒。更何況,那些築衛城人、吳城人早就用上了陶鬹、銅斝!

真個是“流泉處處入農輕”,水把大地養成了沃野。

有一首詩,應該是古人獻給樟樹之水的讚歌。它朗朗上口,又娓娓道來;它清麗如畫,又婉轉如曲。它是宋寶祐元年狀元姚勉的《清江曲》——

夾岸桃花燕子飛,一江春雨鱖魚肥。絲綸百尺煙波闊,深夜鳴榔載月歸。扁舟一葉橫沙嘴,得魚爛醉春風裏。綠陽深處酒醒時,江湖半落天如水。萬頃滄江五月涼,一川錦繡藕花香。綠蓑青笠鳴疏雨,老樹殘煙帶夕陽。野船煙火夜明滅,一笛風清楚江闊。無魚無酒且歸來,蓬裏蕭疏臥明月。江南江北老天涯,蕭蕭兩岸梧桐葉。漠漠平川蘆荻花,萬裏西風雙發華。柔櫓聲中山水綠,一萍買斷黃金屋。沙邊鷗鳥莫相猜,是非不到清江曲。荷葦折枯人未歸,寒波霜落燕初飛。人間節物時時換,又折梅花下釣磯。青山四麵清歌發,幾點沙鷗起天末。一任長年醉則休,醒時獨釣寒江雪。

我喜歡這首詩,是因為裏麵有一江春雨,一葉扁舟,一川錦繡,一笛風清,於是,便有了“一萍買斷黃金屋”的慷慨、“一任長年醉則休”的瀟灑。它鋪展的是一幅天人合一的山水長卷,而勞作在天地之間的人,是這幅長卷中的主體形象。他們是綠蓑青笠,他們是載月扁舟;他們是野船煙火,他們是老樹殘煙。他們可以爛醉春風裏,也可以酒醒綠陽深處。至於那“一任長年醉則休”的,恐怕隻有詩人自己了。在古老的遙遠,有好些詩人都在酒裏一醉長年。

比如,生活在東晉的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少年時受傳統儒經的影響,懷有兼濟天下大濟蒼生的壯誌。但是,由於門閥製度的存在,庶族寒門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門閥士族對高官權位的壟斷,陶淵明的理想注定如夢幻一般破滅。直到二十九歲,他才出仕為官,然終其一生,所做的不過是祭酒、參軍、縣丞之類的芝麻官而已,不僅壯誌無法施展,而且不得不降誌辱身同官場人物虛與委蛇。他為彭澤縣令時,終因不願為五鬥米折腰,上任八十餘天就解印掛職而歸隱田園,過著親自勞動、躬耕自給的鄉居生活。當然,那也是飲酒賦詩、怡然自樂的生活。陶淵明好酒,有一例為證。他在做彭澤縣令時,打算將縣裏撥給的公田全部種上可用來釀酒的糯稻,他說:“令吾常醉於酒足矣。”經妻子再三請求種晚稻,這才用一頃五十畝種糯稻,用五十畝種晚稻。辭官歸隱之後,他其實索性歸隱到了酒裏。他性嗜酒,飲必醉。朋友來訪,無論貴賤,隻要家中有酒,必與同飲。他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如逢豐收,可以“歡會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如遇災年,則“夏日抱長饑,寒夜列被眠”。他的老朋友經過潯陽,每天都到他家飲酒,臨走時留下兩萬錢,他全部送到酒家,陸續飲酒。他“攜幼入室,有酒盈樽”,他“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他“得酒莫苟辭”,他“綠酒開芳顏”。酒成了他的人生一知己,“酒雲能消憂”,“酒能去百慮”。盡管他無日不飲,仍覺得沒有飲夠,貧病交加的詩人在自挽詩中這樣表達自己的深深遺憾:“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尤其詩人對死後可以“鼓腹無所思”的幻想,煞是令人心酸:“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觚。春醪生蜉蟻,何時更能嚐。肴案盈我前,親舊哭我傍。”

酒成了陶淵明賦詩的重要題材,酒仙陶淵明因此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在現存的一百六十多首陶詩中,提到酒的將近五十首,其中不乏專門寫酒的詩,僅《飲酒》詩便有二十首,另有《述酒》《止酒》詩各一首。《飲酒》二十首以“醉人”的語態或指責是非顛倒、毀譽雷同的上流社會,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險惡,或表現詩人退出官場後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現詩人在困頓中的牢騷不平。

陶淵明鄙夷功名利祿的誌趣、守誌不阿的節操和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之情,深刻影響了後世文人,正如王國維所言,“其人格亦自足千古”。甚至,中國古代的文人有嗜酒的共性,這也與陶淵明的影響是分不開的。白居易便在詩中坦言:“先生去我久,紙墨有遺文。篇篇勸我飲,此外無所雲。我從老大來,竊慕其為人。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杜甫在安史之亂之後,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他把陶淵明視為知己,稱:“濁酒尋陶令,丹砂訪葛洪。”李白更是仰慕陶淵明的人品和詩作,他寫道:“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無弦,漉酒用葛巾。清風北窗下,自謂羲皇人。何時到栗裏,一見平生親。”歐陽修則說:“吾愛陶淵明,愛酒又愛閑。”

說到陶淵明,我不由地想起玄學盛行的魏晉,想起嗜酒成癖的玄學名士。“竹林七賢”便是這個時期文人的代表。魏末晉初,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七人,常在當時的山陽縣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那時的名士,不必須奇才,能痛飲酒、熟讀《離騷》者,即可稱名士。竹林七賢皆有酒名。比如,阮籍年輕時在政治上曾抱有濟世之誌,然而,他麵對的政局十分險惡,隻好稱病辭官,歸隱故裏,並且天天喝酒,每喝必醉。不久,朝政果然被司馬懿獨專。司馬氏的心腹屢次試探阮籍對時局的看法,阮籍都借酒裝醉,躲過災禍。當司馬昭提出要與阮籍家聯姻時,聰明的阮籍幹脆借酒大醉六十天,放浪佯狂,使聯姻之事無法進行;山濤生活儉約,飲酒,卻有一定限度,至八鬥而止,與其他人的狂飲至於大醉不同;劉伶更是一個酒鬼。他反對司馬氏的黑暗統治和虛偽禮教,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有文字稱“劉伶澹默少言,不妄交遊。惟與阮籍、嵇康友善。性嗜酒,縱情肆誌。常乘一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插而隨之,說:死便埋我。曾著《酒德頌》一篇,主張‘幕天席地,縱意所如’。”他對“銜杯漱醪,奮髯箕踞,枕曲藉糟”的生活方式心向往之。一次有客來訪,他不穿衣服。客責問他,他說:“我以天地為宅舍,以屋室為衣褲,你們為何入我褲中?”他這種放蕩不羈的行為表現出對名教禮法的否定;還有個叫阮鹹的,被晉武帝認為耽酒浮虛而不為所用,他與阮籍一樣放達狂浪不羈。他曾與姑母家鮮卑婢女私下要好,母親死時,按禮姑姑要還家,但阮鹹要求把婢女留下,這在當時是不為禮教所容的。後來婢女走了,阮鹹借驢騎上追趕,終於把婢女追回來了,並生了一個兒子叫阮孚,為世所譏。他不隨便交朋友,隻和親友知交弦歌酣飲。有一次,他的親友在一起喝酒,他也來參加,不用酒杯,而是用大盆盛酒,喝得醉醺醺的。當時有一大群豬走來飲酒,阮鹹就和豬一起喝酒。他一麵飲酒,一麵鼓琴,真是不亦樂乎。於是,其“與豕同飲”傳為笑話。由上述名士的醉態可見,置身於動蕩的社會,他們其實是一群智者,文士們不但無法施展才華,而且時時擔憂生命,因此崇尚老莊哲學,到虛無縹緲的神仙境界中去尋找精神寄托,用清談、飲酒、佯狂等形式來排遣苦悶的心情,醉態是掩護自己的偽裝色,是逃逸現實的通行證,醉態也是走向自然、高蹈山林的精神旗幟。

我想起魏晉南北朝的這批醉漢,是因為通過他們的醉生夢死,可以發現那時的人已經掌握了較高的釀酒技術,那時的酒已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並且,人們在不斷發展和發掘酒的作用,酒以治病,酒以養老,酒以成禮,酒以成歡,酒以忘憂,酒以壯膽,如此等等。

釀酒需要糧食。那時的江西境內已廣泛種植水稻、麥、粟、菽、桑、麻等各類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至於水稻,江西有著悠久的種植曆史,而且,贛鄱地區是亞洲和世界稻作農業一個重要發祥地。關於稻作起源,考古界一直爭論不休。1993與1995年,其源起有了新發現。中美農業考古隊對江西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的兩次合作發掘,在距今一萬兩千年前、屬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地層中發現了人工栽培稻植矽石。經植物學家研究,這種水稻兼具秈、粳稻特征,是一種由野生稻向人工培植稻演化的古栽培稻類型,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遺存之一;而在漢代,南方稻田生產中已普遍采用鐵農具和推廣牛耕,一整套農機具如犁鏵、耒、鍤、鏟、鋤、鐮等鐵農具和杵臼、碓、風車、磨等脫粒加工木石農具,已能適應水田精耕細作技術體係的要求。至遲到東漢時期,長江流域的水稻種植已基本擺脫“火耕水耨”的落後狀態,開始走上精耕細作的道路,江西地區也不例外。西晉時,豫章郡的水稻生產已遠近聞名。史載,太康年間,“有嘉禾生於豫章”。晉懷帝即位後,甚至把年號都改名為永嘉。經東吳、東晉近兩百年的開發經營,江西農業快速發展,至南朝劉宋時,江西已成為江南稻米的重點產區之一,不僅稻米質量好,而且產量高,糧儲豐富。豫章郡的大量土地被辟為良田,水稻廣為種植,以味道精美而享譽四麵八方,家家都儲藏了糧食,人們不愁吃喝;豐年則向商人和遊客提供糧食,即使荒年也不必告求於人去購買。豫章郡江之西岸多良田,極肥沃的土地竟能畝產稻穀二十斛,大約相當如今四石多,在當時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條件下,算是高產紀錄了;且生產出的稻米放在容器中,竟如白玉一般閃閃發光,其質量之高可想而知。隋唐的筠州轄如今包括樟樹在內的諸縣(市),其所產稻米在南朝時已極佳,“州內有米山”,“生禾香茂,為米精美”。

想來,歸田後,“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的陶淵明,“夫耕於前,妻鋤於後”,其種植的自然少不了糯稻。他還要靠收獲的糯穀,自家來釀造美酒呢,他說:“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這種糯米酒,江西民間一般都會釀造,其方法是先將糯穀舂成白米,洗淨後煮成飯,再加上酒曲,然後放在甕中讓其自然發酵,並掌握一定的溫度。待酒熟後還要進行過濾,將酒糟濾去才能飲用。方法雖然不很複雜,但要釀出香醇的美酒,卻需一定的技術。

糧食的充裕為釀酒業提供了大量原料。魏晉南北朝時期,釀酒業已十分發達,僅《齊民要術》中就記載有十幾種釀酒的方法。據有關專家研究,那些方法都極為先進。南北朝時有個善釀酒之人,叫劉白墮,其釀製之酒用口小腹大的瓦罐裝盛,放在烈日下暴曬,十天以後,罐中的酒味不變,“飲之香美,醉而經月不醒”。北魏京師洛陽朝貴多出郡登藩,遠相餉饋,逾於千裏,以其遠至,號曰“鶴觴”,此酒也名“騎驢酒”;永熙年間,有一位叫毛鴻賓的攜帶這種酒上路,遇到盜賊,盜賊喝了這種酒,立即醉倒,後被擒拿歸案,此酒又被稱作“擒奸酒”,當時遊俠以口碑為之作了活廣告,稱:“不畏張弓拔刀,唯畏白墮春醪。”釀酒是糧食業重要的轉化形式,釀酒消耗糧食巨大,而江西糧食豐裕,為釀酒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此時,樟樹鄰近的宜春縣生產“宜春酎”,頗為有名。該縣西四裏有宜春水,水質甘美,是釀酒的上等水源,加之當地生產的優質稻米,故能釀出好酒。《晉書?地道記》雲:“宜春美酒,隋歲舉上貢,刺史親付計吏。”由於宜春酎是著名的美酒,到了隋代,已成為貢酒。其實,在同樣有地產嘉禾記載的樟樹,也是處處好酒。更何況,那些築衛城人、吳城人早就用上了陶鬹、銅斝!